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86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该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铜巴、柔性电路板和绝缘件;铜巴与电芯堆叠体的输出极电连接;绝缘件注塑形成于铜巴上,绝缘件与柔性电路板连接以支撑柔性电路板,且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柔性电路板与铜巴之间以将柔性电路板与铜巴绝缘隔开。有益效果包括:绝缘件与铜巴注塑为一体,通过绝缘件为柔性电路板提供安装支撑,简化了结构;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柔性电路板和铜巴之间将柔性电路板和铜巴隔开,从而实现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的隔离,绝缘件同时起到了隔离及支撑的作用,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装和装配工序,降低了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芯组件作为电池模组的核心之一,既包括如输出铜巴等高压部分,又包括如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等低压部分,为了保证电芯组件的良好性能,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需要进行隔离。
[0003]目前,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的隔离结构复杂,隔离结构的零部件数量多,需要通过专用工装、专用工序进行装配或焊接等,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组件的高低压隔离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
[0006]电芯堆叠体;
[0007]铜巴,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输出极电连接;
[0008]柔性电路板;以及
[0009]绝缘件,所述绝缘件注塑形成于所述铜巴上,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以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且所述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铜巴之间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铜巴绝缘隔开。
[0010]可选的,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电芯,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拉伸余量部,所述拉伸余量部能够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伸展以抵御所述电芯堆叠体的膨胀变形。
[0011]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局部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往复弯折并叠设形成所述拉伸余量部。
[0012]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输出连接部,所述输出连接部与所述绝缘件通过连接件卡接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输出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输出连接部与所述绝缘件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相连,并与所述主体部配合限定出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卡接的卡槽。
[0015]可选的,所述输出连接部朝向所述绝缘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平整面,所述绝缘件朝向所述输出连接部的一侧具有第二平整面,所述第一平整面与所述第二平整面贴合,并通过所述连接件锁定。
[0016]可选的,所述铜巴为输出极铜巴,包括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输出极电连接的输出极连接部和对外电连接的外连接部,所述输出极连接部与所述外连接部通过过渡部相连,所述绝缘件注塑包裹住所述过渡部。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芯组件。
[0018]可选的,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位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外侧,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端板连接。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绝缘件与铜巴注塑为一体,通过绝缘件为柔性电路板提供安装支撑,无需额外设置支撑结构,简化了结构;基于此,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柔性电路板和铜巴之间将柔性电路板和铜巴隔开,从而实现高压部分与低压部分的隔离,绝缘件同时起到了隔离及支撑的作用,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装和装配工序,降低了电芯组件及电池模组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电芯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8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后视图;
[0028]图9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主视图;
[0029]图10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右视图;
[0030]图11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左视图;
[0031]图12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俯视图;
[0032]图13为图1中柔性电路板与绝缘件连接时的仰视图;
[0033]图14为图8中D

D处的剖视图。
[0034]零件标号说明
[0035]电芯堆叠体100,电芯101,铜巴200,输出极连接部201,外连接部202,过渡部203,柔性电路板300,拉伸余量部301,输出连接部302,第一连接孔303,绝缘件400,第二连接孔401,连接件500,主体部501,第一限位部502,第二限位部503,装配导向面504,端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
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8]参见图1至图7、图14,在一些可选实施中,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电芯堆叠体100、铜巴200、柔性电路板300以及绝缘件400。铜巴200与电芯堆叠体100的输出极电连接;绝缘件400注塑形成于铜巴200上,绝缘件400与柔性电路板300连接以支撑柔性电路板300,且绝缘件4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柔性电路板300与铜巴200之间以将柔性电路板300与铜巴200绝缘隔开。
[0039]可选的,绝缘件40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可以为塑料。
[0040]可选的,铜巴200为输出极铜巴,用于电芯堆叠体100的电压输出。铜巴200包括与电芯堆叠体100的输出极电连接的输出极连接部201和对外电连接的外连接部202,输出极连接部201与外连接部202通过过渡部203相连,绝缘件400注塑包裹住过渡部203,过渡部203作为铜巴200的非电连接部分,只需要将输出极连接部201和外连接部203电连接,而无需与其它部件电连接,绝缘件400将过渡部203包覆住使得过渡部203与其它部件绝缘隔开,避免发生短路以及避免干扰其它部件。
[0041]上述实施例的电芯组件,绝缘件400与铜巴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堆叠体;铜巴,与所述电芯堆叠体的输出极电连接;柔性电路板;以及绝缘件,所述绝缘件注塑形成于所述铜巴上,所述绝缘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以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且所述绝缘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铜巴之间以将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铜巴绝缘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个堆叠设置的电芯,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拉伸余量部,所述拉伸余量部能够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伸展以抵御所述电芯堆叠体的膨胀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局部沿所述电芯的堆叠方向往复弯折并叠设形成所述拉伸余量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输出连接部,所述输出连接部与所述绝缘件通过连接件卡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飞王吕滨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