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65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一种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绝缘膜包括底膜、第一侧膜和第二侧膜,底膜具有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沿底膜的长度方向,第一侧膜至少部分突出于底膜,第二侧膜至少部分突出于底膜;第一侧膜具有第一切边,第二侧膜具有第二切边,第一切边和第三边具有夹角,第二切边和第三边具有夹角;底膜、第一侧膜和第二侧膜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在绝缘膜包裹电极组件时,第一侧膜沿第一边相对底膜进行翻折,第二侧膜沿第二边相对底膜进行翻折,第二包覆段相对第一包覆段翻折,第四包覆段相对第三包覆段翻折。第四包覆段相对第三包覆段翻折。第四包覆段相对第三包覆段翻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在二次电池通常需要在电芯的外周设置一层绝缘用的薄膜。但是现有的绝缘膜其制备难度较高,且绝缘膜与电芯之间还具有一定的装配难度。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制备难度低且与电芯装配难度低的绝缘膜成为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0005]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绝缘膜和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包括底膜、第一侧膜和第二侧膜;底膜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在所述底膜的宽度方向上相背设置,所述第三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第一侧膜连接所述第一边,且所述第一侧膜包括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相连接的第一包覆段和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一包覆段连接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包覆段突出于所述第三边;第二侧膜连接所述第二边,且所述第一侧膜包括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相连接的第三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所述第三包覆段连接所述第二边,所述第四包覆段突出于所述第三边;所述底膜、所述第一侧膜和所述第二侧膜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在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第一侧膜沿所述第一边相对所述底膜进行翻折,所述第二侧膜沿所述第二边相对所述底膜进行翻折,所述第二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一包覆段翻折,所述第四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三包覆段翻折,所述第二包覆段和所述第四包覆段至少部分重叠连接;所述第三边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边延伸,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底膜和所述第一侧膜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膜和所述第二侧膜之间;所述第一侧膜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凹槽限定出的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二侧膜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凹槽限定出的第二弯曲段;在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包覆段和所述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包覆段和所述第四包覆段;在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一包覆段翻折,所述第四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三包覆段翻折。
[0006]本申请通过设置绝缘膜的底膜、所述第一侧膜和所述第二侧膜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是的整张绝缘膜可以通过热压、流延等方式一体成型,然后第一侧膜和所述第二侧膜突
出底膜的部分可以通过超切的方式制作,该结构的优势在于不仅减少绝缘膜的制备余料,还能够使得多张绝缘膜可以一体成型,并以连续裁切的方式分为多张,提升了绝缘膜的制造效率,而且整张膜对电芯进行包覆,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定位。
[0007]并且,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得底膜没有尖锐的顶角,避免包膜过程中底膜刺穿或划伤卷绕式电极组件的隔膜,提升产品良率和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而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定处的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使得在翻折包覆段时,弯曲段为包覆段提供了弯折的自由度,能够避免出现过于尖锐的弯折角度以及避免出现弯折干涉的情况。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包覆段背向所述第一包覆段且靠近所述第四包覆段的一侧具有第一切边,所述第四包覆段背向所述第三包覆段且靠近所述第二包覆段的一侧具有第二切边,所述第一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
[0009]本申请还通过在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形成设置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使得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在折叠后,避免出现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互相挤压造成卡抵,减少重新人工捋顺的过程;并且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可以引导合围时,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错位部分重叠定位,提升包膜操作人员的便利性。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α,所述第二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β,其中,1
°
≤α≤8
°
,1
°
≤β≤8
°
。通过设置第一切边和第二切边形成的夹角均在上述范围内,不但可以引导合围时,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错位部分重叠定位,提升包膜操作人员的便利性;该范围内的夹角,还可以避免绝缘膜裁切范围过大而造成的电芯暴露的问题。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轮廓均为圆弧形。
[0012]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壁为圆弧形,进一步减少出现尖锐折角的情况,以此避免造成人工包膜时误撕裂绝缘膜的情况,提升产品良率和工作效率,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使得在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后,第一边不具有尖角,从而减少出现尖锐折角的情况,以此避免造成人工包膜时误撕裂绝缘膜的情况,提升产品良率和工作效率,降低储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装置还括底托板,所述底膜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底托板安装定位,所述定位孔为圆形,所述定位孔满足关系式:0.9≤(L1

R1)/(L2

R1)≤1.1,其中R1为所述定位孔的半径,在所述底膜的宽度方向上,L1为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到所述第一边的距离,L2为所述定位孔的圆心到所述第二边的距离。通过设置定位孔距离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距离满足上述关系式,可以确保绝缘膜和电芯装配时,不会出现安装偏移的情况,进一步减少安装中出现的误差。
[0015]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包覆段突出于所述第三边的长度为N1,20mm≤N1≤40mm。在满足第二包覆段的长度N1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在绝缘膜折叠后,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能够有部分重叠,且由于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规格尺寸相近,能够避免出现包覆电芯不完全的现象。
[00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包覆段突出于所述第三边的长度为N2,在所述底膜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边的长度为Y1:1.25≤(N1+N2)/Y1≤1.75。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确保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对电芯能够完全包覆;并且还可以确保第二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不至于过长,避免导致多余的包覆膜堆叠产生卷曲。
[00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膜还包括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二侧膜还包括第二弯曲段;在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包覆段和所述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包覆段和所述第四包覆段;在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膜和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包括底膜、第一侧膜和第二侧膜;所述底膜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在所述底膜的宽度方向上相背设置,所述第三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一侧膜连接所述第一边,且所述第一侧膜包括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相连接的第一包覆段和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一包覆段连接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包覆段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三边;所述第二侧膜连接所述第二边,且所述第一侧膜包括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相连接的第三包覆段和第四包覆段,所述第三包覆段连接所述第二边,所述第四包覆段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突出于所述第三边;所述底膜、所述第一侧膜和所述第二侧膜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在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第一侧膜沿所述第一边相对所述底膜进行翻折,所述第二侧膜沿所述第二边相对所述底膜进行翻折,所述第二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一包覆段翻折,所述第四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三包覆段翻折,所述第二包覆段和所述第四包覆段至少部分重叠连接;所述第三边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边延伸,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边延伸,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底膜和所述第一侧膜之间,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底膜和所述第二侧膜之间;所述第一侧膜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凹槽限定出的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二侧膜还包括由所述第二凹槽限定出的第二弯曲段;在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包覆段和所述第二包覆段,所述第二弯曲段相背的两边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包覆段和所述第四包覆段;在所述绝缘膜包裹所述电极组件时,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一包覆段翻折,所述第四包覆段相对所述第三包覆段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段背向所述第一包覆段且靠近所述第四包覆段的一侧具有第一切边,所述第四包覆段背向所述第三包覆段且靠近所述第二包覆段的一侧具有第二切边,所述第一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α,所述第二切边和所述第三边具有夹角β,其中,1
°
≤α≤8
°
,1
°
≤β≤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轮廓均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为圆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括底托板,所述底膜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底托板安装定位,所述定位孔为圆形,所述定位孔满足关系式:0.9≤(L1

R1)/(L2

R1)≤1.1,其中R1为所述定位孔的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松檀基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