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4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包括行走轮、刹车组件、移动座、居中机构、固定板和操作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居中机构,能够通过手轮带动双头螺杆旋转,而双头螺杆的旋转则驱使侧板一和侧板二一起向内侧移动,从而确保了物品始终位于行走轮上方保持平衡,也就有助于工人手扶操作杆并推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刹车组件,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停止本运轨车,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时候的便利性,另外也能避免物品受到碰撞损坏。另外也能避免物品受到碰撞损坏。另外也能避免物品受到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是物流运输的重要途径,通过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建设,物流运输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其中在对轨道交通进行建设时,需要使用到运轨车对铁轨等大物件进行转移,目前的运轨车结构简单,通常具有一个用于支撑铁轨的车架,车架下连接有行走轮,车架的一侧设有操作杆,使用时依据杠杆平衡原理,将铁轨放在车架上,再以车轮踏面与导轨顶面为支承点下压操作杆,边压扶操作杆,边推动操作杆,将铁轨等物件运送至所需要地方,而运轨车对放置在运轨车上的铁轨不具有限位的作用,容易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导致工人需要重新装载铁轨,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铁轨等物件掉落容易将工人的脚部砸伤,出现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112721983B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而该运轨车虽然能够限制物件不掉落,但是确无法保证运轨车的平衡,从而使得工人很难控制操作杆,另外该运轨车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很难及时停下,也就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解决了现有的运轨车虽然能够限制物件不掉落,但是确无法保证运轨车的平衡,从而使得工人很难控制操作杆,另外该运轨车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很难及时停下,也就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麻烦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包括导轨,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行走轮、刹车组件、移动座、居中机构、固定板和操作杆;所述行走轮为两个,两个所述行走轮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座底面中央前后位置,两个所述行走轮下侧均与导轨相连;所述刹车组件下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底面中央,所述刹车组件上侧与操作杆末端相连接;所述居中机构设在移动座上侧;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右上侧中央,所述固定板右上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0005]作为优选,所述居中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双头螺杆、活动块一、插孔一、插轴一、侧板一、侧板二、插轴二、插孔二、活动块二和手轮;所述导槽呈横向开设在移动座顶面上;所述双头螺杆活动连接在导槽中央,所述双头螺杆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活动块一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内部左侧,所述活动块一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左侧的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活动块一顶面上开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插孔一;所述插轴一为数个,数个所述插轴一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插孔一相连,数个所述插轴一顶部均与侧板一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二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内部右侧,所述活动块二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右侧的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活动块二顶面上开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插孔二;所述插轴二为数个,数个所述插轴二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插孔二相连,数个所述插轴二顶部均与侧
板二底部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T形导槽,且与活动块一和活动块二的外部相匹配。
[0007]作为优选,所述手轮为可折叠手柄的手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刹车组件的具体结构包括安装座、刹车块、滑槽、拉簧、上连杆、下连杆、刹车线和刹车手柄;所述安装座下侧中央开设有滑槽;所述刹车块上侧外部呈竖向活动连接在滑槽内部,所述刹车块上侧通过拉簧与滑槽顶面相连接;所述上连杆上侧与滑槽上侧中央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杆下侧与下连杆上侧铰接,且下连杆下侧与刹车块上侧内部中央活动连接;所述刹车线下侧外部固定连接在安装座右侧内部,所述刹车线下侧内部的钢丝绳端部则与上连杆下侧与下连杆上侧的铰接位置相连接,所述刹车线上侧与刹车手柄相连接,且刹车手柄固定连接在操作杆末端位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刹车块底面上设有防滑耐磨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这里设置的居中机构,能够通过手轮带动双头螺杆旋转,而双头螺杆的旋转则驱使侧板一和侧板二一起向内侧移动,从而确保了物品始终位于行走轮上方保持平衡,也就有助于工人手扶操作杆并推动。
[0012](2)本技术中设置的刹车组件,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停止本运轨车,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时候的便利性,另外也能避免物品受到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居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A位置的放大图。
[0017]1‑
导轨;2

行走轮;3

刹车组件;4

移动座;5

居中机构;6

固定板;7

操作杆;51

导槽;52

双头螺杆;53

活动块一;54

插孔一;55

插轴一;56

侧板一;57

侧板二;58

插轴二;59

插孔二;510

活动块二;511

手轮;31

安装座;32

刹车块;33

滑槽;34

拉簧;35

上连杆;36

下连杆;37

刹车线;38

刹车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包括导轨1,还包括行走轮2、刹车组件3、移动座4、居中机构5、固定板6和操作杆7;所述行走轮2为两个,两个所述行走轮2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底面中央前后位置,两个所述行走轮2下侧均与导轨1相连;所述刹车组件3下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底面中央,所述刹车组件3上侧与操作杆7末端相连接;所述居中机构5设在移动座4上侧;所述固定板6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右上侧中央,所述固定板6右上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7。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居中机构5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51、双头螺杆52、活动块一53、插孔一54、插轴一55、侧板一56、侧板二57、插轴二58、插孔二59、活动块二510和手轮511;所述导槽51呈横向开设在移动座4顶面上;所述双头螺杆52活动连接在导槽51中央,所述双头螺
杆52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511;所述活动块一53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51内部左侧,所述活动块一53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52左侧的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活动块一53顶面上开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插孔一54;所述插轴一55为数个,数个所述插轴一55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插孔一54相连,数个所述插轴一55顶部均与侧板一5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二5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包括导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走轮(2)、刹车组件(3)、移动座(4)、居中机构(5)、固定板(6)和操作杆(7);所述行走轮(2)为两个,两个所述行走轮(2)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底面中央前后位置,两个所述行走轮(2)下侧均与导轨(1)相连;所述刹车组件(3)下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底面中央,所述刹车组件(3)上侧与操作杆(7)末端相连接;所述居中机构(5)设在移动座(4)上侧;所述固定板(6)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4)右上侧中央,所述固定板(6)右上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单轨型运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中机构(5)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51)、双头螺杆(52)、活动块一(53)、插孔一(54)、插轴一(55)、侧板一(56)、侧板二(57)、插轴二(58)、插孔二(59)、活动块二(510)和手轮(511);所述导槽(51)呈横向开设在移动座(4)顶面上;所述双头螺杆(52)活动连接在导槽(51)中央,所述双头螺杆(52)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511);所述活动块一(53)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51)内部左侧,所述活动块一(53)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52)左侧的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活动块一(53)顶面上开设有数个纵向排列的插孔一(54);所述插轴一(55)为数个,数个所述插轴一(55)下侧分别与对应的插孔一(54)相连,数个所述插轴一(55)顶部均与侧板一(5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二(510)外部活动连接在导槽(51)内部右侧,所述活动块二(510)中央设置的螺纹孔与双头螺杆(52)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庞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