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354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具,它包括转轴(1)和锁芯,转轴(1)设有与锁芯I上的凸块I形状和尺寸相配的沉孔(1.1),沉孔(1.1)由梯形孔(1.1.1)和矩形孔(1.1.2)组合而成,在矩形孔(1.1.2)左右侧对称开有与锁芯II上的凸块II的左右侧的顶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1.3),其与梯形孔(1.1.1)和矩形孔(1.1.2)融为一体;矩形孔(1.1.2)底边的横向中间开有与所述的锁芯II上的凸块II底端的底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1.1.4),其与矩形孔(1.1.2)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具其转轴的沉孔(1.1)不仅与锁芯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而且还与锁芯I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制造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锁具中转轴和锁芯相配合的结构。
技术介绍
锁具包括转轴及锁芯,所述的锁芯底端设有轴向凸块,所述的转轴设有轴向沉孔,所述的凸块安装在所述的沉孔内。开锁时,钥匙插入锁芯后转动锁芯,锁芯就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再通过定位板带动锁舌(或直接带动锁舌)縮进锁体内,从而完成开锁过程。实现整个过程的前提条件就是所述的锁芯底端的轴向凸块的形状和尺寸必须与所述的转轴的轴向沉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配。 现有技术的锁具中的转轴设有与锁芯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的沉孔,所述的沉孔由上端的梯形孔和下端的矩形孔组合而成。此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该转轴的沉孔的形状和尺寸与锁芯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但与锁芯I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不相配,因此,锁芯I的凸块能安装在转轴的沉孔内,而锁芯II上的凸块不能安装在转轴的沉孔内。锁芯I是国内市场较为流通的一款产品,锁芯II是国外市场较为流通的一款产品,由此可知,所述的转轴只能适应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来说没有竞争力,这将给出口具有该种转轴的锁具带来压力,使企业造成不少业务流失。不仅如此,如果国外用户购买了具有该种转轴的锁具,一旦锁具损坏需要更换锁芯,锁芯II不能与其相配,这给国外用户寻找与转轴相配的锁芯增加困难,从而给国外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其转轴的沉孔不仅与锁芯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而且还与锁芯II上的凸块的形状和尺寸相配的锁具。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锁具,它包括转轴和锁芯,所述的锁芯底端设有轴向凸块,所述的转轴设有与锁芯I上的凸块I形状和尺寸相配的沉孔,所述的沉孔由上端的梯形孔和下端的矩形孔组合而成,在所述的矩形孔左右侧对称开有与锁芯II上的凸块II的左右侧的顶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其中一条斜边为所述的梯形孔斜边的延长边,该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另一条斜边与所述的矩形孔的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与所述的梯形孔和矩形孔融为一体;所述的矩形孔底边的横向中间开有与所述的锁芯II上的凸块II底端的底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所述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与所述的矩形孔融为一体。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锁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所述的矩形孔左右侧对称开有与锁芯II上的凸块II的左右侧的顶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其中一条斜边为所述的梯形孔斜边的延长边,该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另一条斜边与所述的矩形孔的侧边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与所述的梯形孔和矩形孔融为一体;所述的矩形孔底边的横向中间开有与所述的锁芯II上的凸块II底端的底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所述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与所述的矩形孔融为一体,使得所述的锁芯II上的凸块II的尺寸和形状与所述的转轴沉孔的尺寸和形状相配,从而使得锁芯I的凸块I和锁芯II的凸块II均可安装在所述的转轴的沉孔内,使得本技术的锁具不但能适应国内市场,还能适应国外市场,使企业赢得双重效益,也给国外用户带来不少方便。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一侧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顶角到另一侧的梯形孔的斜边的距离为6—。+°°5毫米;所述的梯形孔的上底边到所述的矩形孔的底边的距离为6. 4—。+°°5毫米;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的顶角到所述的矩形孔底边的距离为3. 5±0. 03毫米;所述的矩形孔的底边的长度为6. 2—。+°°5毫米。上述尺寸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与国外流通的锁芯II上的凸起的尺寸相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锁具中转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锁具中转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锁具的锁芯分离转轴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锁具中锁芯I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锁具中锁芯II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现有技术r、转轴,1. r、沉孔,1. i. r、梯形孔,1.1.2'矩形孔。 本技术1、转轴,1. 1、沉孔,1. 1. 1、梯形孔,1. 1. 2、矩形孔,1. 1. 3、第一等腰三角形孔,l. 1. 4、第二等腰三角形孔,2、锁芯1,2. 1、凸块1,2. 1. 1、直角梯形凸块,2. 1. 2、矩形通孔1,2. 1. 3、凸起1,3、锁芯11,3. 1、凸块II,3. 1. 1、等腰梯形凸块,3. 1. 2、等腰三角形凸块,3. 1.3、圆形沉孔,3. 1.4、矩形通孔I1,3. 1.5、凸起1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锁具包括转轴1'和锁芯,所述的锁芯底端设有轴向凸块,所述的转轴r设有与锁芯i 2上的凸块i 2. i形状和尺寸相配的沉孔i. r,所述的沉孔i. r由上端的梯形孔1.1. r和下端的矩形孔1.1.2'组合而成。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锁具包括转轴1和锁芯,所述的锁芯底端设有轴向凸块,所述的转轴l设有沉孔l. l,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所述的沉孔l. 1由上端的梯形孔1. 1. 1和下端的矩形孔1. 1. 2组合而成。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在所述的矩形孔1. 1. 2左右侧对称开有与锁芯II 3上的凸块II 3. 1的左右侧的顶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 3,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 3的其中一条斜边为所述的梯形孔斜边的延长边,该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 3的另一条斜边与所述的矩形孔1. 1. 2的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 3与所述的梯形孔1. 1. 1和矩形孔1. 1. 2融为一体;所述的矩形孔l. 1.2底边的横向中间开有与所述的锁芯I1 3上的凸块I1 3. l底端的底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1. 1. 4,所述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1. 1. 4与所述的矩形孔l. 1.2融为一体。所述的一侧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3的顶角到另一侧的梯形孔1. 1. 1 的斜边的距离为6—。+°°5毫米;所述的梯形孔1. 1. 1的上底边到所述的矩形孔1. 1. 2的底边 的距离为6. 4—。+°°5毫米;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 1. 3的顶角到所述的矩形孔1. 1. 2底 边的距离为3. 5±0. 03毫米;所述的矩形孔1. 1. 2的底边的长度为6. 2—。+°°5毫米。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所示,锁芯I 2的凸块I 2. l是由两块直角梯形凸块2. 1. 1 组成,所述的两块直角梯形凸块2. 1. 1对称设置,所述的直角梯形凸块2. 1. 1的斜边向上, 上底边向外,直角向下设置,所述的两块直角梯形凸块2. 1. 1的下底边之间设有矩形通孔I 2. 1.2。所述的矩形通孔I 2. 1.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凸起I 2. 1.3。锁芯II 3的凸块I13. 1 是由等腰梯形凸块3. 1. l和等腰三角形凸块3. 1.2组合而成,在所述的等腰梯形凸块3. 1. 1 与等腰三角形凸块3. 1.2连接处的横向中间设有圆形沉孔3. 1.3,所述的圆形沉孔3. 1.3内 设有矩形通孔II 3. 1.4,所述的矩形通孔I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具,它包括转轴(1)和锁芯,所述的锁芯底端设有轴向凸块,所述的转轴设有与锁芯I(2)上的凸块Ⅰ(2.1)形状和尺寸相配的沉孔(1.1),所述的沉孔(1.1)由上端的梯形孔(1.1.1)和下端的矩形孔(1.1.2)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矩形孔(1.1.2)左右侧对称开有与锁芯Ⅱ(3)上的凸块Ⅱ(3.1)的左右侧的顶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1.3),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1.3)的其中一条斜边为所述的梯形孔(1.1.1)斜边的延长边,该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1.3)的另一条斜边与所述的矩形孔(1.1.2)的侧边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孔(1.1.3)与所述的梯形孔(1.1.1)和矩形孔(1.1.2)融为一体;所述的矩形孔(1.1.2)底边的横向中间开有与所述的锁芯Ⅱ(3)上的凸块Ⅱ(3.1)底端的底角尺寸和形状相配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1.1.4),所述的第二等腰三角形孔(1.1.4)与所述的矩形孔(1.1.2)融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凌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达利家具五金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