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23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的密封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组件和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及内圈倒角;所述密封组件的橡胶圈嵌入轴承外圈密封槽内,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唇与轴承内圈接触;轴承密封结构在于密封结构本身及轴承内圈结构的配套,内圈不带槽,结构简单,减少车削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车加工及淬回火后产生的应力;内唇边同内圈挡边外径面之间形成非接触副,非接触副长,油脂泄漏通道加长,压力损失明显;外唇同内圈倒角之间形成过渡性接触,接触力轻,温升小,外侧接触易散发热量;外唇同倒角之间外侧向接触,有利于避免灰尘进入。有利于避免灰尘进入。有利于避免灰尘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的密封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属于轴承密封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密封结构分为两类:一类为内圈有槽型,如图1所示;另一类为内圈无槽型,如图2所示。内圈有槽型常受密封槽精度、位置的影响,以及密封圈制造精度和变形的影响,造成实际装配密封圈后,轴承密封性能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造成异常漏脂和温升。另外,因为内圈车槽,致使生产中内圈无法同基型产品通用,给生产制造流程控制带来困难,特别是对于多品种小批量中大型号产品,则更为突出。图2结构的密封圈内唇和密封圈外唇皆与内圈挡边外径面之间非接触,防漏脂性能较差。而且轴承旋转灵活性不好,轴承的防尘性能同样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各现有技术中轴承的密封结构存在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该轴承密封结构在于密封结构本身及轴承内圈结构的配套,内圈不带槽,结构简单,减少车削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车加工及淬回火后产生的应力。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组件和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及内圈倒角;所述密封组件的橡胶圈嵌入轴承外圈密封槽内,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唇与轴承内圈接触;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圈挡边外径面为不带槽的水平面,这样结构简单,减少车削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车加工及淬回火后产生的应力;所述内圈倒角为圆弧倒角;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与圆弧倒角平滑过度连接且共同作为密封组件的配合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圈和钢骨架,钢骨架外部被橡胶圈包裹,通过钢骨架对整个密封组件加强;橡胶圈内径方向形成内唇和外唇,且所述内唇设置延伸部,延伸部的外表面为一斜面构成润滑脂流动引导面;
[0008]进一步的,延伸部的内表面与轴承内圈挡边外径面之间形成非接触的长间隙密封;长间隙密封指非接触副位置,非接触副长,油脂泄漏通道加长,压力损失明显;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唇与内圈倒角之间形成过渡性接触,即处于轻微非接触和轻微接触状态,接触力轻,温升小;
[0010]具体的,所述的外唇与内圈倒角的过渡性接触是使外唇置于内圈倒角的外侧,外侧接触易散发热量;同时,外唇同内圈倒角之间外侧向接触,有利于避免灰尘进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唇与外唇之间形成容脂环,能有效起到防漏脂、防温升及防尘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唇位于内唇的外侧与其形成的容脂环为尖角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唇与内圈倒角接触的端部为尖角结构。
[0014]本技术的密封结构在轴承的安装时,密封组件通过橡胶圈与轴承进行扣合成一体,橡胶圈嵌入轴承外圈的密封槽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轴承密封结构在于密封结构本身及轴承内圈结构的配套,内圈不带槽,结构简单,减少车削工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可减少车加工及淬回火后产生的应力;
[0017]内唇边同内圈挡边外径面之间形成非接触副,非接触副长,油脂泄漏通道加长,压力损失明显;
[0018]外唇同内圈倒角之间形成过渡性接触,接触力轻,温升小,外侧接触易散发热量;外唇同倒角之间外侧向接触,有利于避免灰尘进入;
[0019]内外唇间形成容脂环,能有效起到防漏脂、防温升及防尘作;
[0020]内唇外表面的润滑脂流动引导面的设置,从结构上保证润滑脂能有规律的流动,因而泄漏减少;
[0021]内外唇间形成容脂环的设置,当轴承旋转时,内部空间的润滑脂被抛出,润滑脂通过长间隙非接触副后有微小量泄漏到容脂室,该容脂室不仅能阻挡住泄漏至此的微量润滑脂不外流,而且使压力降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内圈有槽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现有内圈无槽型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橡胶圈、2、密封槽、3、内圈挡边外径面、4、内圈倒角、5、内圈、6、内唇、7、外唇、8、润滑脂流动引导面、9、非接触的长间隙密封、10、容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如图3所示的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组件和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3及内圈倒角4;所述密封组件的密封圈嵌入轴承外圈密封槽内,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唇与轴承内圈5接触;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圈挡边外径面3为不带槽的水平面;
[002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3与圆弧倒角平滑过度连接且共同作为密封组件的配合部;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圈1和钢骨架,钢骨架外部被橡胶圈1包裹,通过钢骨架对整个密封组件加强;橡胶圈1内径方向形成内唇6和外唇7,且所述内唇设6置
延伸部,延伸部的外表面为一斜面构成润滑脂流动引导面8;
[0031]进一步的,延伸部的内表面与轴承内圈挡边外径面3之间形成非接触的长间隙密封9;长间隙密封指非接触副位置,非接触副长,油脂泄漏通道加长,压力损失明显;
[0032]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唇7与内圈倒角4之间形成过渡性接触,
[0033]具体的,所述的外唇7与内圈倒角4的过渡性接触是使外唇7置于内圈倒角4的外侧;
[0034]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唇6与外唇7之间形成容脂环10,能有效起到防漏脂、防温升及防尘作用。
[0035]进一步的,所述外唇7位于内唇6的外侧与其形成的容脂环8为尖角结构;
[0036]进一步的,所述外唇7与内圈倒角4接触的端部为尖角结构。
[0037]该轴承密封结构在于密封结构本身及轴承内圈5结构的配套,内圈5不带槽,减少车加工;同时,密封组件的外唇7与轴承内圈5接触;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圈内唇和密封圈外唇皆与内圈挡边外径面之间非接触,防漏脂性能较差的缺陷;采用本方案的密封结构,保证轴承旋转灵活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尘性能,进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组件和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及内圈倒角;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圈和钢骨架,钢骨架外部被橡胶圈包裹,通过钢骨架对整个密封组件加强;橡胶圈内径方向形成内唇和外唇,且所述内唇设置延伸部,延伸部的外表面为一斜面构成润滑脂流动引导面;所述密封组件的橡胶圈嵌入轴承外圈密封槽内,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唇与轴承内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挡边外径面为不带槽的水平面,所述内圈倒角为圆弧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球轴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的内圈挡边外径面与圆弧倒角平滑过度连接且共同作为密封组件的配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圈无槽角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吉唐丽虓苏野高明阳肖周轩顿丽华刘学吕永鹏王有强常伟张昭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