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089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转接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及锂电池,本转接片结构包括:转接片本体;其中所述转接片本体上开设有极耳连接区域和极柱连接区域;所述极耳连接区域处开设有一安装缺口,所述极柱连接区域位于安装缺口内且与极耳连接区域相连;所述极耳连接区域的底部的与极耳相连接,且所述极柱连接区域的底部与极柱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极耳连接区域处开设安装缺口用于安装极柱连接区域,能够增加转接片结构与极耳焊接可利用长度,从而提高整个电芯过流能力,实现充分利用电芯内部空间,提高电芯装配比,提高电芯充电速率与电芯性能,降低电芯使用过程中温度,极高电芯安全性能。极高电芯安全性能。极高电芯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及锂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转接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锂电池结构中,不管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都有过流要求。过流能力越高,在充电过程中所用时间越少,因此电池过流能力是衡量电池能力重要指标,在电池结构中,过流能力最弱一个环节,就是极耳过流能力,提高极耳过流能力,对提高整个电池过流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阶段电池由顶贴片、注液铝钉、注液橡胶钉、盖板组件、负极转接片、正极转接片、双极组、Mylar膜、壳体、蓝膜、底托板组成,其中极耳过流能力与极耳横截面积大小有关系,但是因为极组厚度是定值,只有增加极耳横截面长度来提高极耳过流能力。而目前锂电池中转接片结构所采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极耳连接区域1和极柱连接区域2呈Y形设置,导致转接片与极耳焊接有效长度不够。
[0004]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及锂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片本体;其中所述转接片本体上开设有极耳连接区域和极柱连接区域;所述极耳连接区域处开设有一安装缺口,所述极柱连接区域位于安装缺口内且与极耳连接区域相连;所述极耳连接区域的底部与极耳相连接,且所述极柱连接区域的底部与极柱相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区域处还开设有一空置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区域呈H形设置,所述极耳连接区域的两平行边底部与相应极耳焊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本体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区域高于极耳连接区域设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极耳过流能力的转接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魏思伟蒋治亿王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