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78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结构及电池,包括极耳本体,极耳本体具有头部和底部;所述底部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均连接于所述头部;其中,在所述极耳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将所述极耳本体插在电池的集流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极耳结构,能够减少极耳焊接占用的空间,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的容量。的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结构及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平台电压高以及安全性能良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3C、新能源车等领域。
[0003]目前,部分锂电池的集流体采用复合集流体,中间的高分子层完全绝缘不导电,需要同时导通上下两层金属层,才能使整个集流体电导通,即需导通复合集流体两侧金属镀层。
[000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极耳焊接占用的空间大,活性物质涂覆量少,导致电池容量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一方面,提供一种极耳结构,通过优化极耳结构,能够减少极耳焊接占用的空间,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容量。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极耳结构,包括极耳本体,极耳本体具有头部和底部;所述底部包括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均连接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耳本体(1),具有头部(11)和底部(12);所述底部(12)包括第一连接层(121)和第二连接层(122),所述第一连接层(121)和所述第二连接层(122)均连接于所述头部(11);其中,在所述极耳本体(1)的厚度方向(H)上,所述第一连接层(121)和所述第二连接层(122)之间具有间隙,用于将所述极耳本体(1)插在电池的集流体(31)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0.1

0.3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121)和所述第二连接层(122)均沿所述集流体(31)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和所述底部(12)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85

95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1)沿竖直设置,所述底部(12)沿水平设置,所述头部(11)和所述底部(12)形成倒置的T字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耳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树伟张宇熊周财屈永辉纪荣进李聪陈贤锐王诗龙郑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