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烧结体、蜂窝结构体、电加热催化器及复合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包含该复合烧结体而构成的蜂窝结构体、以及具备该蜂窝结构体的电加热催化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为了对从汽车等的发动机中排出的废气中包含的HC、CO、NOx等有害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使用在柱状的蜂窝结构体等担载有催化剂的催化转换器。该催化转换器中,在废气的净化处理时,催化剂需要升温至活性温度,但是,在发动机刚启动后等,催化转换器的温度较低,因此,废气的净化性能有可能降低。特别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HV)中,仅利用马达进行行驶,由此催化剂的温度容易降低。因此,利用了电加热催化器(EHC:Electrically Heating Catalyst),其在导电性的催化转换器连接一对电极,通过通电而使催化转换器自身发热,由此将催化剂预热。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如下技术,即,被利用于电加热催化器的蜂窝结构体中,将构成蜂窝结构体的电阻体硅粒子彼此面接合,并在该硅粒子的连接体的周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包含:硅相、堇青石相、以及高阻碳化硅相,所述复合烧结体中的硅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复合烧结体而言为3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所述复合烧结体中的堇青石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复合烧结体而言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所述复合烧结体中的高阻碳化硅的含有率相对于所述复合烧结体而言为2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烧结体中的硅粒子的体积基准下的中值粒径为9μ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烧结体的气孔率为30%以上且5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烧结体的平均气孔径为2.5μm以上且4.0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烧结体于20℃的体积电阻率为1.0Ω
·
cm以上且100Ω
·
c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烧结体,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烧结体在950℃的大气中暴露50小时之后的暴露后的复合烧结体的体积电阻率的变化率为10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田和也,阿闭恭平,山本规介,富田崇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