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82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具有滑动机构、阻尼器以及连接机构,滑动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阻尼器的左右两侧;滑动机构包括滑块以及滑板,滑块通过连接机构与建筑主体连接,滑板紧固设置在建筑主体上,用于产生与滑块相反的阻尼力;阻尼器固定在建筑体内部,通过连接机构与滑块连接,用于减轻建筑主体产生的震动;连接机构包括调整杆、悬挂杆以及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连接阻尼器,另一端连接建筑主体;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的抗震条件非常严格,难以在非地震时减轻建筑主体的震动的问题。主体的震动的问题。主体的震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是一种用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阻尼器,它通过在地震波传播时产生双阶起滑效应来降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这种阻尼器通常由多个摩擦块组成,每个摩擦块都带有一个摩擦系数,并在地震波传播时产生摩擦力,从而减缓摩擦块的移动。具体来说,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的结构通常包括多个地震波传播路径,每个路径都包含一个或多个摩擦块。当地震波到达第一个路径时,摩擦力被产生并减缓了摩擦块的移动,使得摩擦块停留在该路径上。然后,地震波到达下一个路径时,摩擦力再次被产生,但这一次摩擦力没有使摩擦块移动,而是使摩擦块相对于地面向上起滑。这种双阶起滑效应使得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被阻尼器所吸收,从而降低了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建筑、桥梁、隧道等。它能够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和结构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能够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摇晃程度,提高建筑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滑动机构(10)、阻尼器(20)以及连接机构(30),所述滑动机构(10)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阻尼器(20)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动机构(10)包括滑块(11)以及滑板(12),所述滑块(11)通过所述连接机构(30)与所述建筑主体连接,所述滑板(12)紧固设置在所述建筑主体上,用于产生与所述滑块(11)相反的阻尼力;所述阻尼器(20)固定在建筑体内部,通过所述连接机构(30)与所述滑块(11)连接,用于减轻所述建筑主体产生的震动;所述连接机构(30)包括调整杆(31)、悬挂杆(32)以及固定杆(33),所述固定杆(33)的一端连接所述阻尼器(20),另一端连接所述建筑主体,用于将所述阻尼器(20)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上;所述悬挂杆(3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1)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滑块(11);所述调整杆(31)设置在所述滑块(11)的上部,用于控制所述滑块(11)的滑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0)包括摩擦垫片(21)、摩擦力导向器(22)、连接柱(23)以及减震机构(24),所述摩擦垫片(21)为两个,均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摩擦力导向器(22)设置在两个所述摩擦垫片(21)的中间位置,与所述摩擦垫片(21)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摩擦垫片(21)的压力分布;所述摩擦垫片(21)均通过所述固定杆(33)固定在所述建筑主体上;所述连接柱(23)设置在所述两个所述摩擦垫片(21)的中间位置,底部与所述建筑主体固定连接,顶部设置有所述减震机构(24),所述减震机构(24)用于减轻所述建筑主体的震动;所述减震机构(24)包括外管(241)、副缸(242)、内管(243)、挡板(244)、永磁环(245)、导磁环(246)以及隔磁环(247),所述外管(241)顶部与所述建筑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外管(241)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副缸(242),中间有一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由所述内管(243)组成,所述密闭腔体中充满磁流变液;所述副缸(242)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所述挡板(244),所述内管(243)固定在所述挡板(244)之间;所述内管(243)包括内管上端板(2431)、内管挡板(2432)以及内管下端板(2433),所述内管上端板(2431)、所述内管挡板(2432)以及所述内管下端板(2433)依次套设在所述内管(243)上;所述内管(243)穿过所述挡板(244)并将所述内管下端板(2433)设置在所述副缸(242)内,所述内管下端板(2433)底部设置有副缸碟簧;所述外管(241)的顶部以及所述副缸(24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孔,所述内管上端板(2431)以及所述内管下端板(2433)的直径均小于或等于开孔的直径,所述内管挡板(2432)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直径;所述内管挡板(2432)与所述挡板(244)之间还设置有碟簧;所述内管(243)上还固定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由中间的所述永磁环(245)以及两侧的所述导磁环(246)构成,所述永磁环(245)的外周、所述导磁环(246)之间还设置有所述隔磁环(2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0)的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建筑主体之间通过复位筋连接,所述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建筑主体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定位筋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定位筋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机构(2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建筑主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与所述滑板(12)之间嵌入一条防滑橡胶沟槽,用于发挥摩擦力起到更稳定的反震效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阶起滑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
为刚性滑块,表面设置有多个小凸起,用于增加摩擦力。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红亮许岳峰张健健詹永芳谭增力许荣邱瑾李春波肖瑶芮越峰徐泽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