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4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楼承板上沿跨度方向均设通孔,楼承板上表面设置若干铁片,每个铁片分别对应一个通孔,铁片上设置孔,孔与通孔同轴;包括桁架,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桁架沿楼承板跨度方向放置,桁架上设置贯穿孔,贯穿孔的位置与楼承板上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桁架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包括螺杆,螺杆下部固定限位环;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螺纹孔;螺杆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桁架的贯穿孔、楼承板的通孔、铁片的孔后与固定块旋接固定。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不影响钢筋铺设和穿设管线,并且可拆卸,可重复使用,不受尺寸和成本限制,制作成本低,尽可能的减少钢材不必要的浪费。尽可能的减少钢材不必要的浪费。尽可能的减少钢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以前的楼板都是预制板,因为是在预制厂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预制板在建筑上的用处很多,如公路旁边的水沟上盖住的水泥板;房顶上做隔热层的楼板都是预制板。
[0003]目前根据国家要求,楼板大多数为叠合楼板,施工时先放置桁架楼承板,然后在楼承板上穿设钢筋,最后直接在楼承板上浇筑水泥成型楼板。一般楼板跨度较大,因此桁架楼承板需要在楼承板上固定等长的钢筋桁架以防止楼承板在浇筑时承压变形。在浇筑时钢筋桁架也同样被浇筑在混凝土内。这种方式是目前楼板施工的主流工艺,但是存在如下缺点:楼板施工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承压凸起变形的,因此对于桁架的强度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大量优质钢材,并且楼板跨度越大,对桁架强度要求越高,不仅需要桁架更长,而且要求桁架的钢筋更粗,钢材消耗量呈指数增加;浇筑前需要在楼承板上铺设钢筋,凸起的桁架会对钢筋造成阻碍,降低施工空间,不利于钢筋的铺设,影响楼板强度,同时也不方便穿线穿管;楼板浇筑成型后桁架就失去了作用,起承重作用的是后期铺设的钢筋,那么桁架就成了无效结构,白白浪费了钢材;现在有新型的桁架楼承板是用纤维水泥板代替混凝土板,通过连接件将桁架固定在纤维水泥板上。这种楼承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桁架在纤维水泥板上方,在浇筑时连接件与纤维水泥板之间承受极大的拉力,而纤维水泥板较薄,因此需要复杂的工艺将连接件与纤维水泥板复合固定连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不影响钢筋铺设和穿设管线,并且可拆卸,可重复使用,不受尺寸和成本限制,制作成本低,尽可能的减少钢材不必要的浪费。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楼承板,楼承板上沿跨度方向均设通孔,楼承板上表面设置若干铁片,每个铁片分别对应一个通孔,铁片上设置孔,孔与通孔同轴;包括桁架,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桁架沿楼承板跨度方向放置,桁架上设置贯穿孔,贯穿孔的位置与楼承板上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桁架横截面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包括螺杆,螺杆下部固定限位环;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螺纹孔;螺杆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桁架的贯穿孔、楼承板的通孔、铁片的孔后与固定块旋接
固定,限位环抵在桁架上,将桁架与楼承板固定连接。
[0006]工作原理及过程:工作时,将本专利技术的桁架楼承板吊装至预定位置,然后楼承板两端搭在两侧的承重墙上,然后穿设管线、铺设钢筋,最后灌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不会侵占板上空间,因此楼承板上有足够的空间铺设钢筋和穿设管线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桁架在楼承板上方导致的空间不足的问题。因为楼板的厚度有国家标准,在钢筋密度一定的前提下,更厚的楼板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强度,反而会增加楼板重量以及降低层高。如果楼承板上方空间不足,铺设钢筋时就非常麻烦,钢筋可能存在弯曲等多种问题,如果混凝土层过薄可能会导致钢筋裸露在楼板外,只能增加浇筑厚度来淹没钢筋,这样就增加楼板重量以及降低了居住空间。因此本申请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本申请将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并且可方便拆卸重复使用,那么也就不用考虑桁架的高度、厚度、强度和成本,桁架可以做的很厚、强度很高,为楼承板提供足够的支撑,更好的保证了楼承板平整性,避免了弯曲。这样楼承板作为天花板无需再进行找平工作,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建筑成本。铁片不像现有技术那样承受向上的拉力,而是承受向下的压力,因此铁片只需要简单的粘贴在楼承板上即可,无需通过复杂的工艺复合固定,大大降低了成本。铁片能降低固定块的压强,避免楼承板损坏。待混凝土干燥凝固后,旋转螺杆并抽出,将桁架与楼承板分离,桁架重复使用。
[0007]包括定位块,定位块上表面设置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夹角与桁架下端顶角的角度一致,定位块中间设置定位孔,定位孔的轴线与V形缺口的角平分线重合,定位孔与螺杆配合,定位块下表面与定位孔轴线垂直。因为桁架是中空的,螺杆在穿过贯穿孔时极易穿偏,将定位块的V形缺口与桁架下端顶角紧贴配合,那么定位孔就与桁架的贯穿孔同轴,螺杆沿定位孔穿入,可以准确穿入贯穿孔,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桁架下边沿是V形,螺杆上的限位环没法稳定的抵在桁架下边沿,螺杆容易偏移晃动。使用定位块后,当定位块的V形缺口与桁架下端顶角紧贴配合时,定位块下底面也就与贯穿孔的轴线垂直,限位环上表面可以与定位块下底面紧密贴合,有效防止因螺杆晃动而导致的通孔扩孔失效及楼承板断裂失效。
[0008]贯穿孔下端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缝,定位缝所在平面与贯穿孔轴线重合,并且定位缝所在平面与桁架中心线垂直;定位块的V形缺口上垂直固定定位板,定位板所在平面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定位板不遮挡定位孔,定位板的厚度与定位缝的宽度对应。定位块与桁架配合时,定位板插入定位缝,此时贯穿孔与定位孔就完全同轴,实现螺杆的精准穿孔。贯穿孔下边缘本身是弧面,形成导向面,方便定位板插入。当螺杆直径不同时,更换与之匹配的定位块,实现不同螺杆的精准穿孔。
[0009]定位板上边沿设置倒角。倒角形成导向面,方便定位板插入定位缝。
[0010]定位块的V形缺口表面嵌装磁铁。磁铁可以吸附在桁架上,不用操作人员持续手持固定,避免掉落。
[0011]螺杆尾端固定转动环。需要转动螺杆时,将杆件插入转动环来转动,达到省力的效果。
[0012]包括螺筒,螺筒上固定吊环,螺筒与螺杆顶端螺纹配合固定。通过吊环与起重机的吊绳连接,方便楼承板的吊装。吊装完毕后,旋下螺筒以解除连接。这样连接、解开方便,并
且连接牢固,不会出现脱钩的情况。
[0013]桁架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若干螺孔,螺孔内配合螺栓,螺栓的螺纹端尖锐。楼承板吊装就位后,此时两连接板分别对应两侧的承重墙,旋转螺栓,使得螺栓尖端卡入墙体,以支撑桁架。承重墙为混凝土墙,表面粗糙,方便螺栓的卡入固定。传统的支撑结构是立杆,立在下层楼板上,这样就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活动空间,影响楼承板下的其他作业。本申请这样不会侵占下层空间,工人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作业,上层楼板浇筑与下层墙体施工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加快工期。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桁架分离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由于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不会侵占板上空间,因此楼承板上有足够的空间铺设钢筋和穿设管线等,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桁架在楼承板上方导致的空间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将桁架置于楼承板下方,并且可方便拆卸重复使用,那么也就不用考虑桁架的高度、厚度、强度和成本,桁架可以做的很厚、强度很高,为楼承板提供足够的支撑,更好的保证了楼承板平整性,避免了弯曲。这样楼承板作为天花板无需再进行找平工作,简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建筑成本。铁片只需要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分离式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承板(1),楼承板(1)上沿跨度方向均设通孔(16),楼承板(1)上表面设置若干铁片(6),每个铁片(6)分别对应一个通孔(16),铁片(6)上设置孔,孔与通孔(16)同轴;包括桁架(2),桁架(2)置于楼承板(1)下方,桁架(2)沿楼承板(1)跨度方向放置,桁架(2)上设置贯穿孔(14),贯穿孔(14)的位置与楼承板(1)上通孔(16)的位置一一对应,桁架(2)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三角形;包括螺杆(3),螺杆(3)下部固定限位环(7);包括固定块(5),固定块(5)上设置螺纹孔;所述螺杆(3)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桁架(2)的贯穿孔(14)、楼承板(1)的通孔(16)、铁片(6)的孔后与固定块(5)旋接固定,限位环(7)抵在桁架(2)上,将桁架(2)与楼承板(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分离式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块(4),定位块(4)上表面设置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的夹角与桁架(2)下端顶角的角度一致,定位块(4)中间设置定位孔(8),定位孔(8)的轴线与V形缺口的角平分线重合,定位孔(8)与螺杆(3)配合,定位块(4)下表面与定位孔(8)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分离式楼板,其特征在于:贯穿孔(14)下端两侧分别设置定位缝(15),定位缝(15)所在平面与贯穿孔(14)轴线重合,并且定位缝(15)所在平面与桁架(2)中心线垂直;定位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双赵庆军秦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