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42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属于通信领域中的多址接入技术。为了解决针对时频双选衰落信道下的下行多址接入场景中由于信道和多用户干扰引起的误比特率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每个用户的二元域信息比特映射到素数域上的唯一可译码,发射机通过对每个J元组进行模p求和,复用发送信息;再通过线性码编码器和调制器,将信息从有限域映射到时延多普勒域上,再映射到时域上,经过数模转换后发送到无线信道中;在接收机端,先解调得到时延多普勒域的接收信号,消除干扰后,接收机中的解调器将复数域信号变换到有限域上,再通过译码器处理,根据唯一和映射性质进行唯一映射,最后根据其各自的加法逆元素对恢复出其相应的信息比特。应的信息比特。应的信息比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领域中的多址接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面临具有高移动性的多址接入场景,如无人机自组网通信、车间通信等。在这种场景下存在显著的多普勒效应,信道会具有时频双选衰落特性,从而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中引起严重的子载波间串扰,使得系统的性能严重恶化。因此,设计适用于时频双选衰落信道的多址接入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0003]正交时频空间调制(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是潜在能克服时频双选衰落信道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将信道建模在时延多普勒域上,这样的好处在于时延多普勒域信道具有稀疏性,且随时间变化速度要更慢,因此便于进行信道估计。不同于OFDM在时频域进行符号调制,OTFS将调制后的符号映射在时延多普勒域上。经过信号变换,单个信息符号就能跨越整个时频域,即经历了整个传输时间和带宽,因此可以经历所有的信道状态。然而,当系统中存在多用户时,除了时频双选衰落信道引起的干扰之外,还存在用户之间的干扰,从而使得用户通信的误比特率显著降低,因此设计适用于时频双选衰落信道的下行多址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针对时频双选衰落信道下的下行多址接入场景中由于信道和多用户干扰引起的误比特率性能较差的问题。
[0005]一种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所述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06]设第j个用户发送的二元域信息比特序列为其中,j=1,2,...,J,J为系统所需容纳的用户数;b
j,k
为二元域信息比特,K为每个用户的信息比特数;
[0007]将每个用户的二元域信息比特映射到素数域GF(q)上的唯一可译码,即UD码;GF(q)上序列u
j
=(u
j,0
,u
j,1
,...,u
j,k
,...,u
j,K
‑1),将信息比特从二元域映射到素数域上,所有用户对应位置的u
j,k
组成一个J元组,即(u
1,k
,u
2,k
,...,u
J,k
),其中0≤k<K;此时UD码作为通信资源,用于承载用户的信息;
[0008]J个元素的模q求和记作将其称为这个元组的和;(q

u1,q

u2,...,q

u
J
)是笛卡尔积C1×
C2×
...
×
C
J
中的一个元组,且该元组的和为若任意两个J元组(u1,u2,...,u
J
)和(u
′1,u
′2,...,u

J
)的和满足则该元组和该元组的和一一对应,此时中能够唯一地译出其相应的元组(u1,u2,...,u
J
),称这样
的笛卡尔积C1×
C2×
...
×
C
J
满足唯一和映射性质;发射机通过对每个J元组进行模p求和,从而来复用J个用户的发送信息,即令且u
k
∈GF(q)\0,由此得到元组和序列u=(u0,u1,...,u
k
,...,u
K
‑1);
[0009]再通过线性码编码器编码得编码序列其中,为该线性码的生成矩阵,K
c
为编码后的编码序列长度;
[0010]然后通过调制器将信息比特转换为信息符号,从而将信息从有限域映射到时延多普勒域上,调制后获得的符号序列为其中,其中,为调制阶数;再将x逐列排为一个M
×
N的矩阵X
DD

[0011]最后,通过OTFS调制将时延多普勒域信号映射到时域上,得到时域的发送信号X
T
,经过数模转换,得到连续的时域信号x
T
(t),并发送到无线信道中;
[0012]在接收机端,针对时域的接收信号为y
j,T
,进行OTFS解调,得到时延多普勒域的接收信号Y
j,DD
,相应地得到时延多普勒域的收发信号的关系y
j
=H
j,DD
x+z
j
;其中,z
j
表示时延多普勒域的噪声向量,H
j,DD
为时延多普勒域的等效信道矩阵;
[0013]采用检测器或均衡器消除干扰得到每个用户的估计信号
[0014]然后,接收机中的解调器将复数域信号变换到有限域上,从而可得比特序列v

;再通过译码器得到序列u

=(u
′1,u
′2,...,u

K
);
[0015]根据唯一和映射性质将每个u
k

唯一地映射为(u
k,1

,u
k,2

,...,u
k,J

);最后,该第j个用户的接收机能够获得其元素对序列(u
1,j

,u
2,j

,...,u
K,j

);
[0016]接着,每个用户再根据其各自的加法逆元素对C
j
能够恢复出其相应的信息比特。
[0017]进一步地,系统所需容纳的用户数进一步地,系统所需容纳的用户数表示向下取整。
[0018]进一步地,将每个用户的二元域信息比特映射到素数域GF(q)上的唯一可译码的过程如下:
[0019]将所有加法逆元素对组成的集合定义为在集合中选取J个加法逆元素对,并分给每个用户,分别将其表示为C1,C2,...,C
J
,1≤J≤(q

1)/2;将这J个加法逆元素对组成的集合记作集合的第j个加法逆元素对能够表示为C
j
=(t
j
,q

t
j
),其中t
j
∈GF(q)\0;
[0020]根据每个用户各自的加法逆元素对C
j
,分别将每个信息比特b
j,k
映射为u
j,k
={t
j
,q

t
j
}。
[0021]进一步地,通过调制器将信息比特转换为信息符号的过程如下:
[0022]先将每个v
n
转换为一个二进制s元组,即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设第j个用户发送的二元域信息比特序列为其中,j=1,2,...,J,J为系统所需容纳的用户数;b
j,k
为二元域信息比特,K为每个用户的信息比特数;将每个用户的二元域信息比特映射到素数域GF(q)上的唯一可译码,即UD码;GF(q)上序列u
j
=(u
j,0
,u
j,1
,...,u
j,k
,...,u
j,K
‑1),将信息比特从二元域映射到素数域上,所有用户对应位置的u
j,k
组成一个J元组,即(u
1,k
,u
2,k
,...,u
J,k
),其中0≤k<K;此时UD码作为通信资源,用于承载用户的信息;J个元素的模q求和记作将其称为这个元组的和;(q

u1,q

u2,...,q

u
J
)是笛卡尔积C1×
C2×
...
×
C
J
中的一个元组,且该元组的和为若任意两个J元组(u1,u2,...,u
J
)和(u1′
,u2′
,...,u
J

)的和满足则该元组和该元组的和一一对应,此时中能够唯一地译出其相应的元组(u1,u2,...,u
J
),称这样的笛卡尔积C1×
C2×
...
×
C
J
满足唯一和映射性质;发射机通过对每个J元组进行模p求和,从而来复用J个用户的发送信息,即令且u
k
∈GF(q)\0,由此得到元组和序列u=(u0,u1,...,u
k
,...,u
K
‑1);再通过线性码编码器编码得编码序列其中,为该线性码的生成矩阵,K
c
为编码后的编码序列长度;然后通过调制器将信息比特转换为信息符号,从而将信息从有限域映射到时延多普勒域上,调制后获得的符号序列为其中,其中,为调制阶数;再将x逐列排为一个M
×
N的矩阵X
DD
;最后,通过OTFS调制将时延多普勒域信号映射到时域上,得到时域的发送信号X
T
,经过数模转换,得到连续的时域信号x
T
(t),并发送到无线信道中;在接收机端,针对时域的接收信号为y
j,T
,进行OTFS解调,得到时延多普勒域的接收信号Y
j,DD
,相应地得到时延多普勒域的收发信号的关系y
j
=H
j,DD
x+z
j
;其中,z
j
表示时延多普勒域的噪声向量,H
j,DD
为时延多普勒域的等效信道矩阵;采用检测器或均衡器消除干扰得到每个用户的估计信号然后,接收机中的解调器将复数域信号变换到有限域上,从而可得比特序列v

;再通过译码器得到序列u

=(u1′
,u2′
,...,u
K

);根据唯一和映射性质将每个u
k

唯一地映射为(u
k,1

,u
k,2

,...,u
k,J

);最后,该第j个用户的接收机能够获得其元素对序列(u
1,j

,u
2,j

,...,u
K,j

);接着,每个用户再根据其各自的加法逆元素对C
j
能够恢复出其相应的信息比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所需容纳的用户数需容纳的用户数表示向下取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有限域的OTFS下行多址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将
每个用户的二元域信息比特映射到素数域GF(q)上的唯一可译码的过程如下:将所有加法逆元素对组成的集合定义为在集合中选取J个加法逆元素对,并分给每个用户,分别将其表示为C1,C2,...,C
J
,1≤J≤(q

1)/2;将这J个加法逆元素对组成的集合记作集合的第j个加法逆元素对能够表示为C
j
=(t
j
,q

t
j
),其中t
j
∈GF(q)\0;根据每个用户各自的加法逆元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启月李浩天刘灏赵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