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35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浇筑系统,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移动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还设置有对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可控制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与下模具表面的第一凹槽、上模具表面的第二凹槽进行配合,从而起到对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夹紧固定作用,使得下模具和上模具在不影响浇筑过程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活动安装,拆卸便捷,无需较多的操作工序,加工效率更高,可根据加工零部件的不同对模具进行更换调整,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浇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的,汽车零部件种类的不同,其加工方式也不同,其中,有部分汽车零件就需要使用模具进行浇筑成型,如申请号为202023127798.6的专利所提出的一种聚氨酯汽车零件用浇筑成型设备,针对现有的不便于对聚氨酯汽车零件的浇筑成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外壁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壁与电机输出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回型框,所述圆块的外壁与回型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回型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0003]但是上述浇筑设备其模具位置是固定的,对不同的零件加工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因此还需要更换浇筑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操作工序较为繁琐,加工效率较低,因此对此做出改进,提出浇筑系统。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浇筑系统,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板(2),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移动板(2)移动的驱动机构(3),所述移动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5),所述下模具(5)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6),所述移动板(2)的内部还设置有对下模具(5)和上模具(6)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4),所述工作台(1)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上表面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存料箱(9),所述上模具(6)的顶部设置有浇筑口(601),所述存料箱(9)的底部且位于浇筑口(601)的上方设置有浇筑管(9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8)包括有液压缸(801)和侧板(802),所述侧板(80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7)的上表面两侧,所述液压缸(801)的输出端安装有顶板(803),所述顶板(803)的移动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杆(804),所述安装杆(804)的另一端与存料箱(9)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802)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位槽(8021),每个所述限位槽(8021)的内部均安装有限位杆(8022),所述顶板(803)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8031),每个所述限位块(8031)均滑动套设在限位杆(8022)的杆身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安装槽(301)和第一驱动电机(302),所述第一安装槽(301)开设在工作台(1)的内部两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2)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2)的输出端安装有调节丝杆(303),所述调节丝杆(303)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对应位置处第一安装槽(301)的一端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林刘兴费明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煜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