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35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楼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每个建筑空间单元和机电设备单元上均植入智能计算节点,相邻的智能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以构建三维拓扑网络,每个智能计算节点均设有系统对外接口,用以供具备权限的用户连接后获取系统许可权限的所有信息,为建筑提供了类似于迷走神经的智能系统,安装过程中利用若干智能计算节点取缔传统系统中的中央计算机,以群智能的方式提供更灵活、更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不仅显著降低构建过程所需的工作量,还降低对建筑中“物”的监控和管理需求,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以达到高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楼宇
,尤其涉及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舒适性的要求也日渐上涨,这要求楼宇的管理人员要更充分的了解楼宇的具体情况,传统的楼宇智能化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系统构建过程,施工工期也较长,导致运维人员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且对楼宇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着较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以减少系统的搭建过程,同时减少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
[0005]包括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每个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和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均植入智能计算节点,相邻的所述智能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以构建三维拓扑网络,每个所述智能计算节点均设有系统对外接口,用以供具备权限的用户连接后获取系统许可权限的所有信息。
[0006]传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现场工作量大、专业要求高、时间紧张易出错,自控系统的现场施工、调试是一个非常复杂、极其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现场配置测控点数量极大,另一方面是系统组态困难、专业要求高。群智能系统按标准设备划分基本单元,并且定义了各类标准设备的控制管理标准信息集,本申请利用智能计算节点之间自识别、自组织和相互协作,从而实现智能计算节点的即插即用和控制策略应用的下载即运行,大大降低了调试难度,缩短了调试时间。
[0007]其中,所述智能计算节点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的标准计算节点,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建筑空间单元上的空间计算节点,所述标准计算节点用于机电设备的控制和与其他设备的协同控制,所述空间计算节点用以控制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内的末端设备和环境监控,所述空间计算节点和所述标准计算节点均设有用以获取对外接口的扩展模块。
[0008]所述标准计算节点用于冷机、锅炉、水泵、风机、空调箱等为建筑提供冷源、热源、水源、空气源等源类的大型机电设备的控制,所述空间计算节点用于特定空间单元区域内的末端设备和环境监控,如一个空间单元的所述空间计算节点会集成控制该空间内的环境参数传感器、风机盘管或变风量末端、照明装置、门禁、电动窗帘等。
[0009]其中,所述空间计算节点和所述标准计算节点均设有WIFI模块以及RS485通信接口,所述WIFI模块用以完成系统与外网的信息交互,所述RS485通信接口用以连接建筑空间单元内的各类环境传感器以及末端设备。
[0010]对于大型机电设备,如果直接采购内置智能计算芯片的智能设备,将减小传统方案中DDC控制箱与机电设备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的工程量;如果为机电设备配置一个标准计
算节点,通过标准计算节点的I/O接口和RS485接口连接机电设备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施工方式与传统方案相同,但与DDC控制箱相比,标准计算节点与标准设备单元一一对应,每类设备的接线标准相同,降低工人误接线的概率。
[0011]其中,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包括均设有智能计算节点的环境参数传感器、风机盘管、变风量末端、照明装置、门禁以及电动窗帘。
[0012]其中,所述机电设备单元包括均设有智能计算节点的冷机、锅炉、水泵、风机以及空调箱。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在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中对应植入至少一个智能计算节点;
[0014]将智能计算节点与对应的设备进行连接;
[0015]再将相邻的智能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以构建三维拓扑网络;
[0016]具备权限的用户接入任一智能计算节点的系统对外接口即可掌握楼宇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的情况。
[0017]对应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改进,对应提出管理方法,先将管理系统进行搭建,随后各智能计算节点启用后,具有权限的人员通过系统对外接口接入,即可全面掌握楼宇情况。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为建筑提供了类似于迷走神经的智能系统,安装过程中利用若干智能计算节点取缔传统系统中的中央计算机,以群智能的方式提供更灵活、更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不仅显著降低构建过程所需的工作量,还降低对建筑中“物”的监控和管理需求,以达到高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提供的三维拓扑网络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提供的具体实施例的搭建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方法的步骤图。
[0023]1‑
空间计算节点、2

标准计算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包括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每个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和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均植入智能计算节点,相邻的所述智能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以构建三维拓扑网络,每个所述智能计算
节点均设有系统对外接口,用以供具备权限的用户连接后获取系统许可权限的所有信息。
[0026]传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现场工作量大、专业要求高、时间紧张易出错,自控系统的现场施工、调试是一个非常复杂、极其耗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为现场配置测控点数量极大,另一方面为系统组态困难、专业要求高。群智能系统按标准设备划分基本单元,并且定义了各类标准设备的控制管理标准信息集,本申请利用智能计算节点之间自识别、自组织和相互协作,从而实现智能计算节点的即插即用和控制策略应用的下载即运行,大大降低了调试难度,缩短了调试时间。
[0027]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计算节点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的标准计算节点2,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建筑空间单元上的空间计算节点1,所述标准计算节点2用于机电设备的控制和与其他设备的协同控制,所述空间计算节点1用以控制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内的末端设备和环境监控,所述空间计算节点1和所述标准计算节点2均设有用以获取对外接口的扩展模块。
[0028]所述标准计算节点2用于冷机、锅炉、水泵、风机、空调箱等为建筑提供冷源、热源、水源、空气源等源类的大型机电设备的控制,所述空间计算节点1用于特定空间单元区域内的末端设备和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电设备单元以及若干建筑空间单元,每个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和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均植入智能计算节点,相邻的所述智能计算节点之间通过管线连接以构建三维拓扑网络,每个所述智能计算节点均设有系统对外接口,用以供具备权限的用户连接后获取系统许可权限的所有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计算节点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电设备单元上的标准计算节点,以及与设置在所述建筑空间单元上的空间计算节点,所述标准计算节点用于机电设备的控制和与其他设备的协同控制,所述空间计算节点用以控制所述建筑空间单元内的末端设备和环境监控,所述空间计算节点和所述标准计算节点均设有用以获取对外接口的扩展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宇一体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计算节点和所述标准计算节点均设有WIFI模块以及RS485通信接口,所述WIFI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栋吕秋林殷一心牟星雨孙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