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无取向硅钢是含碳量极低的一种硅铁二元合金,含Si量一般在0.2%~4.0%之间,其铁损及磁感应强度较低,主要用于容量较大的中、大型电机以及发电机,是电子、电力和军事工业不可替代的软磁合金材料,按照Si或(Al+Si)含量的不同,分为低牌号硅钢((Al+Si)<1.5%)、中高牌号硅钢((Al+Si):1.5~4.5%)。无取向硅钢冶炼工艺路径为“脱硫站
→
顶底复吹转炉
→
RH真空炉
→
连铸”。其中,RH真空炉的主要冶金功能包括脱碳、调整钢水温度、脱氧、脱硫、合金化、去除夹杂物。
[0003]RH精炼炉冶炼无取向硅钢时,钢水温度以及氧含量是重要的技术参数,钢水温度要满足连铸顺利浇铸的需要,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漏钢、铸坯鼓肚等生产质量事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若无取向硅钢为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则在钢水的RH处理过程中,依次确定钢水在进站时、脱碳过程中、脱碳结束前、脱碳结束前的补氧后、脱氧结束后、RH破空前的测温定氧时间在达到测温定氧时间;若取向硅钢为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则在钢水的RH处理过程中,依次确定钢水在进站时、脱碳过程中、脱碳结束前、脱碳结束前的补氧后、脱硫结束后、RH破空前的测温定氧时间;在达到测温定氧时间后,发出测温定氧提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具体如下:若基于钢水进站时的测温定氧测定结果不加脱氧碳粉、不吹氧、不加冷料,则在距RH开始抽真空时刻的设定时长Ⅰ后进行测温定氧;若基于钢水进站时的测温定氧测定结果需进行加脱氧碳粉、吹氧、加冷料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则在满足如下条件后进行测温定氧:条件(1):在最后一个操作完成后的设定时长Ⅱ;条件(2):距RH开始抽真空时刻的设定时长Ⅰ;设定时长Ⅰ为钢包和真空槽的温降稳定及析氧充分所需的时长,设定时长Ⅱ为钢水加入物质与钢水的化学反反应及混匀所需的时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时机具体如下:若基于脱碳过程中测温定氧测定结果,需要加脱氧碳粉、吹氧、加冷料中的任一个操作,则在满足如下条件后测温定氧:条件(1):在最后一个操作完成后的设定时长Ⅱ;条件(2):高真空累加时间≥A分钟,其中,A基于真空泵抽气能力、钢水量、RH处理结束碳含量目标值进行设置;若基于脱碳过程中测温定氧测定结果,不需要加脱氧碳粉、吹氧、加冷料,则在高真空累加时间≥A分钟后进行测温定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碳结束前的补氧后的测温定氧时机具体如下:基于脱碳结束前测温定氧测定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氧,若需要补氧,则吹氧结束后的设定时长Ⅱ后进行测温定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无取向硅钢在RH精炼过程中的测温定氧时机智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无取向硅钢为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则脱碳结束前是否需要补氧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若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获取的氧含量<脱碳结束目标氧含量,则在脱碳结束前需要进行补氧;根据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结果计算是否需要在脱碳结束前吹氧补偿温度,针对低牌号无取向硅钢:若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时的钢水温度+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时的钢水氧含量/25
‑
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时刻至RH破空时刻的钢水自然温降
‑
合金化合金温降
‑
脱硫剂温降<RH破空目标温度时,则在脱碳结束前需要进行补氧;若取向硅钢为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则脱碳结束前是否需要补氧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若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获取的氧含量<脱碳结束目标氧含量,则在脱碳结束前需要进行补氧;根据脱碳结束前的测温定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勇,李应江,左从华,胡晓光,陶振兴,李宝庆,张雷,吴亚男,王志政,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