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30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所述1T1C铁电存储器包括:氧化物绝缘层、衬底、栅极电极、源极区、漏极区、漏极电极、源极电极、电容底电极、铁电层、电容顶电极、钝化保护层、源极接触点、栅极接触点、漏极接触点、电容底电极接触点和电容顶电极接触点;其中,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域和第二绝缘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制备基于Al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电存储器在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和高密度存储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等。其中,1T1C结构是铁电存储器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即一个晶体管一个电容,该结构利用铁电材料的双稳态性质实现数据的存储。由于铁电材料的双稳态性质,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铁电材料具有两种稳定的极化状态,分别对应0和1两种不同的存储状态,所以铁电材料在铁电存储器中被广泛应用。在1T1C结构中,铁电薄膜作为电容的铁电层,是实现铁电存储器功能的关键材料
[0003]目前一种新型的铁电材料Al1‑
x
X
x
N正在崛起,相比之前的氧化铪基材料其拥有极高的剩余极化值,能提高1T1C存储器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存储密度。目前制备Al1‑
x
X
xr/>N的常规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物绝缘层、衬底、栅极电极、源极区、漏极区、漏极电极、源极电极、电容底电极、铁电层、电容顶电极、钝化保护层、源极接触点、栅极接触点、漏极接触点、电容底电极接触点和电容顶电极接触点;其中,所述氧化物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区域和第二绝缘区域;所述衬底上生长有所述钝化保护层;在所述衬底和所述钝化保护层中,由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沉积有所述源极区、生长有所述第一绝缘区域、沉积有所述漏极区和生长有所述第二绝缘区域;所述源极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源极电极;所述源极电极通过通孔引线连接有所述源极接触点,且所述源极接触点设置于所述钝化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栅极电极;所述栅极电极通过通孔引线连接有所述栅极接触点,且所述栅极接触点设置于所述钝化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漏极区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漏极电极;所述漏极电极通过通孔引线连接有所述漏极接触点;所述第二绝缘区域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电容底电极;所述电容底电极通过通孔引线连接有所述电容底电极接触点;所述漏极接触点和所述电容底电极接触点相连,且均设置于所述钝化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电容底电极的上表面依次生长有所述铁电层和所述电容顶电极;所述电容顶电极通过通孔引线连接有所述电容顶电极接触点,且设置于所述钝化保护层的上表面;所述铁电层的材质采用Al1‑
x
X
x
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电层的厚度为3~5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保护层的材质采用氮化硅,且所述钝化保护层的厚度为100nm~2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引线的材质采用金属铝。5.一种基于掺杂氮化铝薄膜的1T1C铁电存储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青华刘鑫丁泽新周群辉刘宇熙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