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00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涉及肺脉高压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器,所述放置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性弯折杆和第二弹性弯折杆,第一弹性弯折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环,第二弹性弯折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环,第一弹性弯折杆上包裹有第一气囊膜,第二弹性弯折杆上缠绕有第二气囊膜;弹性块卡合在卡槽的内部,固定第一插接块在放置腔内部的位置,然后推动推动管使第二插接块向放置腔移动,且完成后剪断多余长度的拉绳,拉绳弹力作用下弹回至放置腔中,然后通过密封盖螺旋连接在推动管的管口上,上述结构使第一按压环和第二按压环夹紧在卵圆孔的两侧,固定放置器在卵圆孔上的位置,使放置器不易脱落。落。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肺脉高压
,具体是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疆有广大的高原缺氧寒区地域,随着国防建设、高原旅游业、探险运动等的发展,高原环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国1.4亿人在高海拔地区(2500米以上)常年居住,每年大量高原官兵在高海拔地区长期驻防,每年有超过4000万人进入高海拔地区。然而,在这些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压和氧气分压的降低,人体吸入的氧气浓度比海平面低得多。因此,这种高原低氧环境会引起机体的一些病理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急性高原病、高海拔脑水肿、高海拔肺水肿和HPH,尤其对人体的心肺循环系统的影响更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近十余年,不同研究中心试图另辟蹊径,人为在左右心房交界的房间隔处经导管介入手术打孔造瘘,甚至外科手术下造口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因为操作较复杂、打孔技术设备增加昂贵费用、并发症较多、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造瘘孔容易闭合等等,国际范围都应用非常有限,但是,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开放左右心房两侧通路,达到减压目的,却又克服了后者副作用多、额外创伤、费用昂贵、自行再生长关闭而失败等缺点,但是,上述专利结构中的牵引环不便于与造瘘孔贴合,从而影响放置器的存放,容易导致放置器的脱落,会影响后期患者的身体恢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包括放置器,所述放置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性弯折杆和第二弹性弯折杆,第一弹性弯折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环,第二弹性弯折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环,第一弹性弯折杆上包裹有第一气囊膜,第二弹性弯折杆上缠绕有第二气囊膜,第一按压环与第二按压环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第二按压环与第一按压环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块。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弯折杆和第二弹性弯折杆在放置器上呈圆周状排列。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放置器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放置腔的内部开设有对称的卡槽。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上均开设有对称的凹槽,凹槽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弹性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插接块和第二插接块均与放置腔为配合构件,弹性块与卡槽为配合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按压环的一侧固定且贯通连接有推动管,第一插接块上系有拉绳,拉绳贯穿第二按压环和第二插接块并延伸至推动管的外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使用时将放置器放置在心脏上的卵圆孔的位置,然后双手持钳,首先夹紧推动管,固定推动管在卵圆孔上,然后在通过手术钳夹紧拉绳,通过拉绳拉动第一插接块向放置腔方向移动,第一插接块在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按压环向放置器方向移动,第一按压环移动时会使第一弹性弯折杆向外侧弯折成弓状,使第一弹性弯折杆将第一气囊膜向外侧撑起,使其成接近扁平状(如图3所示),且弹性块卡合在卡槽的内部,固定第一插接块在放置腔内部的位置,然后推动推动管,使第二插接块向放置腔移动,重复上述步骤,且完成后剪断多余长度的拉绳,拉绳弹力作用下弹回至放置腔中,然后通过密封盖螺旋连接在推动管的管口上,上述结构使第一按压环和第二按压环夹紧在卵圆孔的两侧,固定放置器在卵圆孔上的位置,使放置器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常规状态下剖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常规状态下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工作状态下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工作状态下剖视示意图;
[0017]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18]1、放置器;101、放置腔;102、卡槽;2、第一按压环;201、第一弹性弯折杆;202、第一气囊膜;203、第一插接块;204、弹性块;205、弹簧;3、第二按压环;301、第二弹性弯折杆;302、第二气囊膜;303、第二插接块;4、拉绳;5、推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包括放置器1,放置器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和第二弹性弯折杆301,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和第二弹性弯折杆301在放置器1上呈圆周状排列,第一弹性弯折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环2,通过手术钳夹紧拉绳4,通过拉绳4拉动第一插接块203向放置腔101方向移动,第一插接块203在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按压环2向放置器1方向移动,第二弹性弯折杆3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环3,推动推动管5,使第二插接块303向放置腔101移动,重复上述步骤,使第一按压环2和第二按压环3夹紧在卵圆孔的两侧,固定放置器1在卵圆孔上的位置,使放置器1不易脱落,第一弹性弯折杆201上包裹有第一气囊膜202,第二弹性弯折杆301上缠绕有第二气囊膜302,第一按压环2与第二按压环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203,第二按压环3与第一按压环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块303,第二按压环3的一侧固定且贯通连接有推动管5,第一插接块203上系有拉绳4,拉绳4贯穿第二按压环3和第二插接块303并延伸至推动管5的外侧。
[0020]如图1所示,放置器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101,放置腔101的内部开设有对称的卡槽102,第一插接块203和第二插接块303上均开设有对称的凹槽,凹槽的内部通过弹簧205
固定连接有弹性块204,第一插接块203和第二插接块303均与放置腔101为配合构件,弹性块204与卡槽102为配合构件,弹性块204卡合在卡槽102的内部,固定第一插接块203在放置腔101内部的位置。
[0021]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放置器1放置在心脏上的卵圆孔的位置,然后双手持钳,首先夹紧推动管5,固定推动管5在卵圆孔上,然后在通过手术钳夹紧拉绳4,通过拉绳4拉动第一插接块203向放置腔101方向移动,第一插接块203在移动时会带动第一按压环2向放置器1方向移动,第一按压环2移动时会使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向外侧弯折成弓状,使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将第一气囊膜202向外侧撑起,使其成接近扁平状(如图3所示),且弹性块204卡合在卡槽102的内部,固定第一插接块203在放置腔101内部的位置,然后推动推动管5,使第二插接块303向放置腔101移动,重复上述步骤,且完成后剪断多余长度的拉绳4,拉绳4弹力作用下弹回至放置腔101中,然后通过密封盖螺旋连接在推动管5的管口上,上述结构使第一按压环2和第二按压环3夹紧在卵圆孔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包括放置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器(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和第二弹性弯折杆(301),第一弹性弯折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压环(2),第二弹性弯折杆(30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按压环(3),第一弹性弯折杆(201)上包裹有第一气囊膜(202),第二弹性弯折杆(301)上缠绕有第二气囊膜(302),第一按压环(2)与第二按压环(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203),第二按压环(3)与第一按压环(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接块(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弯折杆(201)和第二弹性弯折杆(301)在放置器(1)上呈圆周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卵圆孔开放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宾杨自更李彩玲张楠张婧毛竞宁海虹王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