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88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垃圾设备领域,特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罩壳设置多个壳进风孔,两侧散热板设置多个侧板进风孔,灯罩壳上方设置风扇;导热装置内设置灯座,灯座安装灯管,灯罩壳为下部为长方形;导热装置包括导热架、安装架、铝膜,铝膜设置在导热架内侧,导热架和铝膜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输出长方形光源,且聚光效果良好。果良好。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垃圾设备领域,特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塑料垃圾进行红外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被检测光源进行聚光照射,以便于识别率。由于塑料垃圾分拣过程中,为单个塑料垃圾快速逐渐通过,所以需要长条形光源进行检测,且连续工作中,聚光装置发热较大,也需要即使散热。
[0003]现有的红外检测结构复杂,一般聚光为圆形聚光,且没有通过没变反射进一步提高聚光效能,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红外检测中卤素灯的工装》(申请号202121534172.9)公开的了底座连接到支架上,支架固定到转换座;卤素灯通过卡盘卡紧到导光筒上,基座上有连接卡盘的螺纹孔,隔热罩套在导光筒外并连接到基座上;风扇将外部冷却空气吸入箱体,经过箱体的通风孔进入导光筒和隔热罩的间隙,最后从隔热罩出风孔排出。该专利导光筒为圆形,不能输出长方形光源,不适合于对输送线的设备进行红外识别,且结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本技术通过灯罩壳、导热装置及灯管的结构配合设置,使本技术能够输出长方形光源,且聚光效果良好。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包括灯罩壳、壳进风孔、两侧散热板、侧板进风孔、导热装置、灯座、灯管、风扇,导热装置外侧设置灯罩壳、两侧散热板,灯罩壳、两侧散热板与导热装置之间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灯罩壳设置多个壳进风孔,两侧散热板设置多个侧板进风孔,灯罩壳上方设置风扇;导热装置内设置灯座,灯座安装灯管,灯罩壳为下部为长方形;导热装置包括导热架、安装架、铝膜,铝膜设置在导热架内侧,导热架和铝膜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
[0006]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架为凹凸结构形式的散热架。
[0007]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设置两个。
[0008]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灯管为卤素灯。
[0009]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灯罩壳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出制造加工。
[0010]根据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装置、灯罩壳、两侧散热板除壳进风孔、侧板进风孔和风扇之外其余空间皆封闭。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常温工作时,可以长期稳定工作;散热聚光效果好,最终输出长条形光源,便于对输送线上高速运动的塑料垃圾进行红外检测。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导热装置的主视图(去掉侧边铝膜)。
[0017]图6为本技术导热装置的左视图(去掉侧边铝膜)。
[0018]图7为本技术导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导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灯罩壳1、壳进风孔2、两侧散热板3、侧板进风孔4、导热装置5、导热架51、安装架52、铝膜53、灯座6、灯管7、风扇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包括灯罩壳1、壳进风孔2、两侧散热板3、侧板进风孔4、导热装置5、灯座6、灯管7、风扇8,导热装置5外侧设置灯罩壳1、两侧散热板3,灯罩壳1、两侧散热板3与导热装置5之间具有空腔。灯罩壳1设置多个壳进风孔2,两侧散热板3设置多个侧板进风孔4,灯罩壳1上方设置风扇8,导热装置5、灯罩壳1、两侧散热板3除壳进风孔2、侧板进风孔4和风扇8之外其余空间皆封闭,这样当风扇8向外抽风时,外部冷风经过壳进风孔2、侧板进风孔4进入空腔,与导热装置5进行热交换后被风扇8抽出,从而实现快速的降温。本技术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风扇8,如图2中设置两个风扇8。
[00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导热装置5内设置灯座6,灯座6安装灯管7,灯座6和灯管7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图1中设置了一套灯座6和灯管7。本技术的灯管7最好为卤素灯,卤素灯更便于连续进行红外检测。
[0024]本技术灯罩壳1为下部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这样灯管7发出光源为长条形光源,在对废塑料红外检测时,可以将光线聚焦在废塑料上,更适用于废塑料红外检测作为光源照射被测物品。
[0025]如图5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导热装置5包括导热架51、安装架52、铝膜53,铝膜53设置在导热架51内侧,导热架51和铝膜53通过安装架52固定连接,安装架52具有一定的高度,灯罩壳1安装在安装架52上,使灯罩壳1与导热架51之间具有空腔。如图6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导热架51最好为凹凸结构形式的散热架,增加冷风与导热架5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散热铝膜53具有聚光和导热作用,在不降低散热效果的情况下提升了聚光效果。
[0026]本技术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风扇8可快速对将热,在常温工作时,整个装置的温度在80℃以下,可以长期稳定工作,且本技术采用灯罩壳1可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出制造加工,散热聚光效果好,最终输出长条形光源,便于对输送线上高速运动的塑料垃圾进行红外检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包括灯罩壳、壳进风孔、两侧散热板、侧板进风孔、导热装置、灯座、灯管、风扇,导热装置外侧设置灯罩壳、两侧散热板,灯罩壳、两侧散热板与导热装置之间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灯罩壳设置多个壳进风孔,两侧散热板设置多个侧板进风孔,灯罩壳上方设置风扇;导热装置内设置灯座,灯座安装灯管,灯罩壳为下部为长方形;导热装置包括导热架、安装架、铝膜,铝膜设置在导热架内侧,导热架和铝膜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聚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煜东付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东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