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74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镜帽。包括镜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透镜的卡孔,所述透镜嵌入所述卡孔内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透镜与帽体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则透镜与帽体二者中有一个出现破损时,另一个可实现再次安装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本申请设置时,只是将透镜的一部分伸出帽体外,另一部分位于帽体外,整体结构稳定性强,相较于透镜整体置于帽体外而言,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透镜的作用,降低其易损率。降低其易损率。降低其易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帽


[0001]本技术涉及光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透镜帽。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晶体管外壳等封装的管帽结构,通常是将帽体与透镜通过焊料等进行焊接固定,帽体与透镜固定后则无法进行拆卸,若是出现透镜破损或帽体的情况,只能对整个管帽进行整体更换,虽然现有的管帽中,提出了很多对透镜的保护方案。但是也不能完全避免透镜损坏。这就导致当透镜或帽体中出现破损无法使用时,完好无损的帽体或透镜不能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透镜与帽体可拆卸固定连接的透镜帽。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透镜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透镜的卡孔,所述透镜嵌入所述卡孔内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
[0005]所述透镜的顶面及底面均为弧面设置,所述透镜顶面的弧度大于所述透镜底面的弧度。
[0006]所述透镜自中部对应顶面及底面分为凸出部及嵌入部,所述凸出部凸出所述帽体设置,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帽体内,所述凸出部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嵌入部的最小宽度。
[0007]所述帽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对应所述凸出部与嵌入部连接处弯折设置,所述本体顶部弯折的端部与所述凸出部侧壁相抵;
[0008]所述嵌入部位于所述帽体内,所述嵌入部的侧壁与所述本体内壁过盈配合。
[0009]所述本体底部朝向远离透镜的方向弯折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透镜帽,实现了透镜与帽体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则透镜与帽体二者中有一个出现破损时,另一个可实现再次安装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本申请设置时,只是将透镜的一部分伸出帽体外,另一部分位于帽体外,整体结构稳定性强,相较于透镜整体置于帽体外而言,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透镜的作用,降低其易损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帽体;2、透镜;201、凸出部;202、嵌入部;3、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透镜帽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透镜2的卡孔3,所述透镜2嵌入所述卡孔3内与所述帽体1固定连接。
[0017]所述透镜2的顶面及底面均为弧面设置,所述透镜2顶面的弧度大于所述透镜2底面的弧度。
[0018]所述透镜2自中部对应顶面及底面分为凸出部201及嵌入部202,所述凸出部201凸出所述帽体1设置,所述嵌入部202位于所述帽体1内,所述凸出部201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嵌入部202的最小宽度。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光的汇聚效果。
[0019]所述帽体1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对应所述凸出部201与嵌入部202连接处弯折设置,所述本体顶部弯折的端部与所述凸出部201侧壁相抵;
[0020]所述嵌入部202位于所述帽体1内,所述嵌入部202的侧壁与所述本体内壁过盈配合。
[0021]所述本体底部朝向远离透镜2的方向弯折设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1),所述帽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透镜(2)的卡孔(3),所述透镜(2)嵌入所述卡孔(3)内与所述帽体(1)固定连接;所述透镜(2)的顶面及底面均为弧面设置,所述透镜(2)顶面的弧度大于所述透镜(2)底面的弧度;所述透镜(2)自中部对应顶面及底面分为凸出部(201)及嵌入部(202),所述凸出部(201)凸出所述帽体(1)设置,所述嵌入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永贺可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丰雁达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