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昭达专利>正文

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69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所述热能升压箱包括升压箱体、空压机和位于升压箱体内的高压储气罐;电机和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均通过单向传动结构与空压机联动;所述空气滤箱、空压机、高压储气罐、电控流量阀和高压涡轮机构一端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高压涡轮机构一端的出气口与散热箱连通;高压涡轮机构另一端的进气口与空气滤箱连通,出气口与升压箱体连通,所述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与升压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动力集能机构与散热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以高压空气作为热交换载体,建立高压空气压缩存贮系统给热源降温,并收集热能转换为机械动力输出。并收集热能转换为机械动力输出。并收集热能转换为机械动力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回收的
,尤其涉及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大多数企业生产模式较为粗放,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而且还会使用专门的散热设备来给设备散热,从而浪费更多的能源,因此如何高效地回收余热来节省成本成为各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以高压空气作为热交换载体,建立高压空气压缩存贮系统给热源降温,并收集热能转换为机械动力输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包括散热箱、空气滤箱、热能升压箱、气动力集能机构、高压涡轮机构、电控流量阀、电机和单向传动结构;所述气动力集能机构包括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和第二气动力集能机构;所述热能升压箱包括升压箱体、空压机和位于升压箱体内的高压储气罐;电机和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均通过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1)、空气滤箱(2)、热能升压箱(3)、气动力集能机构(4)、高压涡轮机构(5)、电控流量阀(6)、电机(8)和单向传动结构(9);所述气动力集能机构(4)包括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和第二气动力集能机构;所述热能升压箱(3)包括升压箱体(31)、空压机(32)和位于升压箱体(31)内的高压储气罐(33);电机(8)和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均通过单向传动结构(9)与空压机(32)联动;所述空气滤箱(2)、空压机(32)、高压储气罐(33)、电控流量阀(6)和高压涡轮机构(5)一端的进气口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高压涡轮机构(5)一端的出气口与散热箱(1)连通;高压涡轮机构(5)另一端的进气口与空气滤箱(2)连通,出气口与升压箱体(31)连通,所述第一气动力集能机构与升压箱体(31)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动力集能机构与散热箱(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涡轮机构(5)包括高压涡轮机构主体(51)、高压涡轮外罩(52)、叶轮外罩(53)和主轴结构;所述叶轮外罩(53)设有叶轮吸气口(531)和加压排气口(532),所述高压涡轮外罩(52)设有高压进气口(521)和涡轮排气口(522);所述叶轮吸气口(531)与空气滤箱(2)相联通,加压排气口(532)与升压箱体(31)相连通,所述高压进气口(521)与高压储气罐(33)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涡轮排气口(522)与散热箱(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源降温及其余热再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气罐(33)包括储气罐(331)、高压气管(332)和应力测定应变片(333);所述储气罐(331)安装在升压箱体(31)内部一侧,所述高压气管(332)缠绕在储气罐(331)外侧,所述高压气管(332)输入端与空压机(32)相连通,所述高压气管(332)输出端与储气罐(331)连通,储气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达曾宪越
申请(专利权)人:曾昭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