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98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涉及水生态修复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两组浮力板,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拉环,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吸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储料盒,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内壁底端设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的顶端开设有多组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储料盒、吸料盘、下料口、防堵刷的相互配合,使得当将储料盒内放满培养基后,培养基通过下料口缓慢进入壳体中,防堵刷持续转动对下料口进行刷动,防止了培养基被堵在下料口中导致培养基无法顺利的进入到壳体中,壳体中河水内的微生物吃到培养基后提高了微生物的发生速率,更加适应土著环境。更加适应土著环境。更加适应土著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域生态修复,亦称“水域生态恢复”,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关技术手段对受损、退化或被破坏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恢复过程,即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主要通过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和管理等技术,进行重建、改进、修补、更新、再植等,有的沿海国投放人工鱼礁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0003]现有的水生态修复系统在进行使用时,通常会通过向水生态中添加微生物以达到促进水生态快速修复的效果,微生物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培养繁殖,有些并不适用于土著环境,不便与直接对土著微生物进行加速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两组浮力板,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拉环,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吸料机构;
[0006]下料机构包括储料盒,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内壁底端设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的顶端开设有多组下料口,且多组下料口贯穿于壳体的顶端外壁,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安装环。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设有一号电机,所述插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且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储料盒的内部,所述转杆延伸至储料盒内部的一端侧壁设有两组防堵刷,且防堵刷的底端延伸至下料口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内壁开设有两组安装槽,两组所述安装槽的顶端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块,两组所述顶块的顶端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滑槽的内壁,两组所述安装槽的底端开设有固定槽。
[0009]优选的,所述插块的侧壁设有两组安装轴,且两组安装轴与两组安装槽契合,所述顶板的顶端设有两组提手。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多种所述转轴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一端侧壁设有多组搅拌杆,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防水壳,且二号电机位于防水壳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两组进出水口,两组所述进出水口的内壁设有过滤网。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储料盒、吸料盘、下料口、防堵刷的相互配合,使得当将储料盒内放满培养基后,培养基通过下料口缓慢进入壳体中,防堵刷持续转动对下料口进行刷动,防止了培养基被堵在下料口中导致培养基无法顺利的进入到壳体中,壳体中河水内的微生物吃到培养基后提高了微生物的发生速率,更加适应土著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立体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下料机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储料盒剖视图。
[0018]图中:100、壳体;101、浮力板;102、拉环;103、进出水口;104、过滤网;
[0019]201、储料盒;202、下料盘;203、下料口;204、安装环;205、插块;206、顶板;207、一号电机;208、转杆;209、防堵刷;210、安装槽;211、滑槽;212、顶块;213、固定槽;214、安装轴;215、提手;
[0020]301、二号电机;302、转轴;303、搅拌杆;304、防水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如图1

4所示,壳体100的侧壁设有两组浮力板101,壳体100的外壁设有拉环102,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吸料机构;
[0024]下料机构包括储料盒201,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储料盒201,储料盒201的内壁底端设有下料盘202,下料盘202的顶端开设有多组下料口203,且多组下料口203贯穿于壳体100的顶端外壁,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安装环204,安装环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205,插块205的顶端设有顶板206,顶板206的顶端设有一号电机207,插块2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208,且一号电机207的输出端连接于转杆208的一端,转杆208的一端延伸至储料盒201的内部,转杆208延伸至储料盒201内部的一端侧壁设有两组防堵刷209,且防堵刷209的底端延伸至下料口203的内部,安装环204的内壁开设有两组安装槽210,两组安装槽210的顶端开设有滑槽211,两组滑槽2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顶块212,两组顶块212的顶端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滑槽211的内壁,两组安装槽210的底端开设有固定槽213,插块205的侧壁设有两组安装轴214,且两组安装轴214与两组安装槽210契合,顶板206的顶端设有两组提手215。
[0025]当将储料盒201内放满培养基后,培养基通过下料口203缓慢进入壳体100中,防堵刷209持续转动对下料口203进行刷动,防止了培养基被堵在下料口203中导致培养基无法顺利的进入到壳体100中,当储料盒201内部的培养基没有了之后只需向上提起提手215,提手215带动顶板206向上移动,顶板206通过插块205带动两组安装轴214脱离固定槽213进入
到安装槽210中,此时转动插块205,使得安装轴214沿安装槽210转动,到安装轴214与安装槽210的侧壁接触时即可向上提起提手215带动插块205从安装环204中拔出,此时即可通过安装环204向储料盒201中天机培养基,培养基添加完成后只需将两组安装轴214对准两组安装槽210后插入安装槽210,再沿安装槽210转动插块205,插块205带动两组安装轴214沿安装槽210转动,当安装轴214到达顶块212下方时,安装轴214可通过顶块212的斜面将顶块212挤入滑槽211中,当安装轴214到达固定槽213上方后,顶块212可通过弹簧复位将安装轴214顶入固定槽213中,此时储料盒201内的培养基即添加完成,浮力板101可使得壳体100浮于水体表面,拉环102可通过绳索与岸边建筑固定,方便添加培养基。
[0026]请着重参阅图1

2,壳体100的底端设有二号电机301,二号电机301的输出端设有转轴302,且转轴302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00的内部,多种转轴302延伸至壳体100内部的一端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侧壁设有两组浮力板(101),所述壳体(100)的外壁设有拉环(102),所述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吸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储料盒(201),所述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储料盒(201),所述储料盒(201)的内壁底端设有下料盘(202),所述下料盘(202)的顶端开设有多组下料口(203),且多组下料口(203)贯穿于壳体(100)的顶端外壁,所述壳体(100)的顶端设有安装环(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块(205),所述插块(205)的顶端设有顶板(206),所述顶板(206)的顶端设有一号电机(207),所述插块(20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208),且一号电机(207)的输出端连接于转杆(208)的一端,所述转杆(208)的一端延伸至储料盒(201)的内部,所述转杆(208)延伸至储料盒(201)内部的一端侧壁设有两组防堵刷(209),且防堵刷(209)的底端延伸至下料口(203)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微生物发生结构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清涟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