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81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具体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处理仓;导光管;聚光采光罩;设于污水处理仓顶部的穿孔块,且穿孔块安装于导光管内;多个穿设于穿孔块上的,且下端延伸至污水处理仓内的通体发光光纤;设于污水处理仓内的曝气单元。由聚光采光罩将自然光聚集导入至导光管中,再由导光管反射至通体发光光纤中,由通体发光光纤将光纤散发至污水处理仓的污水中,进而使得光线在透光性较差的废水水体中也能均匀分布,为废水的光合细菌生物处理或者光催化化学处理提供光照条件,节约了能源,实现大范围光线的聚集,不受光源位置的影响,同时采用导光管传输光线,从而反应器布置和光源采集位置能分开灵活布置。布置。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污水处理领域有时需要利用光能才能参与反应,如光合细菌参与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和光催化化学处理方法等。光合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能够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以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或二氧化碳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硫酸盐等污染物。光催化氧化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催化剂如TiO2、ZnO、CdS和光照射情况下,生成强氧化性自由基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废水的处理,同时避免了副产物的生成,是一种很好的废水处理技术。废水一般具有颜色和悬浮物,光在废水中的穿透性差,同时废水处理构筑物一般为不透光结构,因而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光促反应器,利用自然光,让光线进入到废水内部空间并均匀分布,从而为利用光促反应实现废水处理提供有利的光照条件。
[0003]现有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光催化反应处理废水的方法及光催化反应器”(申请号:201410187582.9)给出的一光催化反应器,以自然光可紫外光作为光源,采用凹透镜和反光板进行聚光,然后将光线导入光纤中,反应器中设备若干光纤,同时将催化剂固定在光纤中,在反应器中提供光照,实现光催化反应处理废水,与该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不同的是,本申请采用聚光采光罩进行聚光,能实现大范围光线的聚集,不受光源位置的影响,同时采用导光管传输光线,从而反应器布置和光源采集位置能分开灵活布置,相比该现有专利技术专利布置更加灵活,同时通体发光光纤表面无需固化材料,主要用于将光线均匀传输至反应器内部,提供更均匀的光照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仓,还包括:
[0006]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顶部的导光管,所述导光管远离污水处理仓的一端设有聚光采光罩;
[0007]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顶部的穿孔块,且所述穿孔块安装于导光管内;
[0008]多个穿设于所述穿孔块上的,且下端延伸至所述污水处理仓内的通体发光光纤;
[0009]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内的曝气单元。
[0010]优选地,所述通体发光光纤上设有多个用于生成微生物膜的组合填料。
[0011]优选地,所述曝气单元包括:
[0012]穿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上的,且封闭端位于所述污水处理仓内的曝气管;
[0013]设于所述曝气管上的,且位于所述通体发光光纤下方的曝气盘。
[0014]优选地,所述穿孔块上设有反光调节单元,所述反光调节单元包括:
[0015]同轴安装于所述穿孔块上的胀套,所述胀套通体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胀套内同轴设有滑动腔;
[0016]设于所述滑动腔内的,且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推块,所述推块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增,所述胀套内还设有与推块配合使用的锥槽;
[0017]多个沿所述胀套轴向阵列开设于胀套上的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与滑动腔、锥槽贯通;
[0018]用于在所述曝气管内通气时,驱动所述推块在锥槽内朝上滑动的浮动部。
[0019]优选地,所述浮动部包括:
[0020]一体成型连接于所述曝气管上的,且内部空心的连通座;
[0021]设于所述连通座顶部的,且与所述连通座内部连通的滑动座;
[0022]卡合于所述滑动座内的,且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活塞;
[0023]连接于所述活塞上的,且滑动穿出所述滑动座的推杆,所述推杆上端滑动穿入胀套内,且与所述推块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推杆上同轴滑动穿设有浮动杆,所述浮动杆上端穿出推块且设有刮环,所述刮环与导光管内壁抵触连接,所述浮动杆由往复升降部驱动其往复升降移动。
[0025]优选地,所述往复升降部包括:
[0026]设于所述滑动座内的镂空支架,所述镂空支架上开设有供浮动杆移动能自由通过的通槽;
[0027]设于所述浮动杆下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位于连通座内部;
[0028]转动连接于所述连通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弧形转动板,所述转轴上还套装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能够与弧形板滚动接触。
[0029]优选地,所述浮动杆上套装有限位环,所述浮动杆上还套绕有弹簧,所述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弹性抵顶限位环和镂空支架。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聚光采光罩、穿孔块和多个通体发光光纤,由聚光采光罩将自然光聚集导入至导光管中,再由导光管反射至通体发光光纤中,由通体发光光纤将光纤散发至污水处理仓的污水中,进而使得光线在透光性较差的废水水体中也能均匀分布,为废水的光合细菌生物处理或者光催化化学处理提供光照条件,节约了能源,实现大范围光线的聚集,不受光源位置的影响,同时采用导光管传输光线,从而反应器布置和光源采集位置能分开灵活布置,相比该现有专利技术专利布置更加灵活,同时通体发光光纤表面无需固化材料,主要用于将光线均匀传输至反应器内部,提供更均匀的光照条件;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曝气单元,利用曝气时对污水产生湍流,进而使得污水中的微生物与通体发光光纤接触几率增大,提高处理效率;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组合填料,通体发光光纤上分布有组合填料,组合填料上生长有微生物膜,通过通体发光光纤向组合填料上的微生物膜中的光合微生物提供光照,促进光合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污染物的去除。使用太阳能新能源用于废水的光促处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反光调节单元,使得在曝气压力较大时,增大导光管反射至通体
发光光纤上的光照强度,进而使得曝气量增大时,同步增大光照强度;
[003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刮环和往复升降部,刮环在上下移动时,能够将凝结于导光管靠近穿孔块一侧的内壁上的水汽刮除,避免影响导光管反射至通体发光光纤上的光照强度。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中省略污水处理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曝气管、浮动杆、穿孔块和连通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图3中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40]图5为图3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41]图6为图5中A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2]图7为图5中B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43]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9为图8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45]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转轴、弧形转动板和转动臂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1为图10中结构的侧视角度示意图。
[0047]图中:1

聚光采光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3)顶部的导光管(2),所述导光管(2)远离污水处理仓(3)的一端设有聚光采光罩(1);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3)顶部的穿孔块(10),且所述穿孔块(10)安装于导光管(2)内;多个穿设于所述穿孔块(10)上的,且下端延伸至所述污水处理仓(3)内的通体发光光纤(4);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3)内的曝气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体发光光纤(4)上设有多个用于生成微生物膜的组合填料(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包括:穿设于所述污水处理仓(3)上的,且封闭端位于所述污水处理仓(3)内的曝气管(7);设于所述曝气管(7)上的,且位于所述通体发光光纤(4)下方的曝气盘(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光导光光促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块(10)上设有反光调节单元,所述反光调节单元包括:同轴安装于所述穿孔块(10)上的胀套(11),所述胀套(11)通体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胀套(11)内同轴设有滑动腔(18);设于所述滑动腔(18)内的,且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推块(17),所述推块(17)外径自上而下依次递增,所述胀套(11)内还设有与推块(17)配合使用的锥槽(16);多个沿所述胀套(11)轴向阵列开设于胀套(11)上的条形缺口(19),所述条形缺口(19)与滑动腔(18)、锥槽(16)贯通;用于在所述曝气管(7)内通气时,驱动所述推块(17)在锥槽(16)内朝上滑动的浮动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争孙铁刚孙翼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迪亚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