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鸿志专利>正文

气旋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81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气旋发电装置,主要于一装置主体的上、下二侧分别设有一加热部及一集风部,并于该加热部与集风部间以一颈部相连接,藉此,当对加热部内设储热单元加热后,即可提高加热部内空气温度,而使加热部内形成低压区,以吸引外部空气从集风部进入装置主体内,并于通过束缩颈部时增加风速,而提高颈部处所设风力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依此运用太阳能制造人工气旋,形成稳定风向用以发电设计,即无须增加扇叶长度或塔座高度与面积,以利降低风力发电装置的建置及维修成本,另也不会受季节、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影响,以利维持发电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旋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与风力发电
,尤指一种气旋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按,太阳能上升气流塔(Solar updrift tower)是运用太阳光加热环绕着高耸烟囱塔之宽广中央底部如温室状屋顶收集器结构下方的空气,以此产生的对流空气通过烟囱效应导致热空气在塔中上升。此气流驱动置于烟囱上升气流中并于烟囱底部周围的风力涡轮机发电。依模型计算估计,一座100MW的电厂将需要一座1,000米的塔和一个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的温室。然而其占地面积广大,建置保养维修困难。
[0003]聚光太阳能塔(Solar tower),也称为“中央塔”发电厂或“定日镜”发电厂,是一种使用塔接收聚焦阳光的太阳炉。它使用一系列平坦的可移动镜子将太阳光线聚焦在收集塔上。聚光太阳能热发电被视为可再生,无污染能源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案。早期的设计使用这些聚焦的射线来加热水,并使用产生的蒸汽为涡轮机提供动力。2021年智利首座110MW太阳塔塔高243公尺,占地7.5x106平方公尺(750甲),并有10600个反光镜。然而该设计也是占地面积广大的集热片,高耸的集热塔,建置与保养维修困难,更不利生态环境,有证据表明,如此大面积的太阳能集中装置可以融化飞过它们的鸟类,数组中心附近的温度可以达到550℃,再加上太阳通量本身,足以焚烧鸟类,而更远的地方羽毛会被烧焦,最终导致鸟类死亡。
[0004]另风力发电为现今各国主要采用的绿能发电,为了取得更多风力潜能,现有风力发电装置通常会以增加扇叶长度或塔座高度等来获得最大风力发电效率。因此,设置于陆地上的风力发电装置必须扩大土地面积,另离岸风力发电装置则必须建置海底工程,以致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的建置成本及后续维修费用都相当昂贵,且风力发电装置体积越大对环境生态影响也就越大。再者,自然风吹的方向与角度不定,纵使有追风装置也无法尽收风力,最多可运用6~8成风力,风力与用电季节往往难以配合,在冬季风力强劲故发电多,但冬季用电量却相对较少,而夏季风力微弱发电少,但用电量却相对较多,因此,不易配合用电季节需求,另风力发电受限于自然风速无法掌握,而风速大小又受到季节、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影响,以致现有风力发电装置于实施上有发电不稳定,难以配合用电需求时段等缺失。
[0005]缘是,本技术鉴于现有太阳热能与风力发电装置于使用实施上仍有上述缺失,乃藉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气旋发电装置,其主要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风力发电装置的建置成本及维修费用,且可以提供发电稳定性之气旋发电装置。
[0007]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技术创作人乃研拟如下气旋发电装置,主要设有一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含有上、下相对设立之一加热部及一集风部,且于该加热部及该集风部间以一颈部相连接,并使该颈部截面积小于该加热部及该集风部,又于该加热部
内设有一加热槽,该装置主体之加热槽的槽壁设有一反射层,另于该装置主体之加热部的周壁设有数第一聚光部件,且于该加热部上端处形成该加热槽之槽口,另于该集风部周侧设有复数个入风口,并于该集风部中心设有一进风通道,以与其周侧复数个入风口相通,该装置主体外壁包覆有一隔热层,又于该颈部中心设有一导风通道,以与该加热槽及该进风通道相连通,另设有一储热单元,并使该储热单元装设于该装置主体之加热槽内,该储热单元包含有一散热座,该散热座上设置有一储热材,又设有至少一风力发电单元,以装设于该装置主体之该导风通道中,另设有一集热单元,该集热单元系于该加热槽之槽口上方处设有一第二聚光部件,以与该储热单元之储热材位置相对应,以与该储热单元形成传热导链接。
[0008]如上所述之气旋发电装置,其中,该集热单元包含有一组设于该装置主体外部之支架,且于该支架上设有一环绕该装置主体周侧之轨道,又于该轨道上组设有一移动模块,并于该移动模块组设有一组立杆底端,且于该组立杆上端组设有一角度调节模块,另使该角度调节模块与一支杆一端相组设,另设有一追日模块,以与其移动模块及角度调节模块讯号链接。
[0009]如上所述之气旋发电装置,其中,该装置主体之加热槽其槽口的口径不大于该加热槽的最大槽宽处。
[0010]如上所述之气旋发电装置,其发电方法乃使该集热单元将热能传导予该装置主体其加热槽内所设储热单元,再由储热单元将热能释放出去,以提高加热槽内空气温度,产生上升热空气,而使该加热槽内形成相对低压,以吸引外部空气从该装置主体下方集风部所设入风口进入该装置主体内所设进风通道,再经过该颈部之导风通道流往加热槽,当空气通过截面积小之导风通道时,加速空气流量产生高风速,以提高该导风通道内所设风力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
[0011]如上所述之气旋发电装置,其中,该储热单元包含有一散热座,并于该散热座上设置有一储热材,另使该集热单元包含有一组设于该装置主体外部之支架,且于该支架上设有一环绕该装置主体周侧之轨道,又于该轨道上组设有一移动模块,并于该移动模块组设有一组立杆底端,且于该组立杆上端组设有一角度调节模块,另使该角度调节模块与一支杆一端相组设,并使该支杆另端组设有一第二聚光部件,且使该第二聚光部件位于该装置主体其加热槽之槽口上方,以与该储热单元之储热材位置相对应,又设有一追日模块,以与其移动模块及角度调节模块讯号链接,乃使该集热单元之追日模块侦测太阳位置,再驱使该移动模块沿着该支架所设轨道行进,以令与该移动模块相链接之第二聚光部件配合太阳位置进行方位调整,又该追日模块驱使该角度调节模块作动,以使第二聚光部件配合太阳位置调节其倾仰角度,而使该第二聚光部件对准太阳位置,以聚集太阳辐射能投射于该储热单元之储热材上,以对该储热材进行加热,并由该储热单元之散热座将热能释放于该加热槽中,以提高该加热槽内空气温度,以产生上升热空气,而使该加热槽内形成相对低压。
[0012]藉此,本技术于使用实施时,当对加热部内设之储热单元加热后,该储热单元所释放热能可提高加热部内空气温度,致使热空气快速上升外流,而使加热部内形成低压区,故可吸引外部空气从该装置主体下方集风部所设入风口进入装置主体内,当空气通过束缩之颈部时可提高其流量以产生高风速,以利提升颈部所设风力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据此,本技术藉由仿效自然界气旋形成原理,运用太阳能制造人工气旋,形成稳定风向
用以发电设计,即无须增加扇叶长度或塔座高度或底座面积等来提高风力发电效率,故可有效降低风力发电装置的建置成本及维修费用,另可减少对土地面积需求,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且可不受季节、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影响,以利维持发电稳定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的气旋发电装置及其发电方法利用太阳辐射能等,于装置主体内产生热对流效应,以使空气通过装置主体内设风力发电单元时发电,据此,即无须藉由增加风力装置其扇叶长度或塔座高度等来获得最大风力发电效率,以有效降低风力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旋发电装置,主要设有一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体(1)包含有上、下相对设立的一加热部(11)及一集风部(12),且于该加热部(11)及该集风部(12)间以一颈部(13)相连接,并使该颈部(13)截面积小于该加热部(11)及该集风部(12),又于该加热部(11)内设有一加热槽(111),并于该装置主体(1)其加热槽(111)的槽壁设有一反射层,另于该装置主体(1)的加热部(11)的周壁设有数第一聚光部件(113),且于该加热部(11)上端处形成该加热槽(111)的槽口(112),另于该集风部(12)周侧设有复数个入风口(121),并于该集风部(12)中心设有一进风通道(122),以与其周侧该复数个入风口(121)相通,且于该装置主体(1)外壁包覆有一隔热层,又于该颈部(13)中心设有一导风通道(131),以与该加热槽(111)及该进风通道(122)相连通,另设有一储热单元(2),并使该储热单元(2)装设于该装置主体(1)的该加热槽(111)内,该储热单元系包含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志连长华林启灿张皓钦侯易佑
申请(专利权)人:李鸿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