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鸿志专利>正文

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和丙烯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80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和丙烯回收系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连接管线和惰性气源,回收连接管线上设置两个手阀,两个手阀之间设置压力表,惰性气源用于对过滤器充压;丙烯回收系统的螺杆压缩机设置气体入口、润滑油入口和压缩出口,本单元还包括由压缩出口、第一气液分离器、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入口顺次连接组成的润滑油循环了系统;过滤器上设有带有阀门的惰性气充压接口和排液口;本系统还包括上述回收装置,使用时,惰性气充压接口与惰性气源连通,用于对过滤器充压;排液口经回收连接管线与气体入口连通。本装置能够对压缩机更换过滤器滤芯过程中的润滑油进行密闭回收,避免了润滑油的损失及环境污染。失及环境污染。失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和丙烯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配套设备
,具体为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和丙烯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丙烯回收系统设备主要由螺杆压缩机、冷却器、汽液分离器、过滤器、膜分离器等部件组成。从聚丙烯装置过来的排放气先进入到气柜中,然后经过螺杆压缩机增压到2.0MpaG左右,由于增压较高,在螺杆压缩机中部还注入润滑油,使油与气一起增压,润滑油起到密封、润滑的作用,升压后的润滑油与丙烯气混合物进入压缩机下部的第一气液分离器中,经过分离的润滑油依次经润滑油冷却器冷却、润滑油过滤器过滤后再次进入螺杆压缩机重复使用。第一气液分器器顶部分离出来气相经过出口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二气液分离器中,液态丙烯由底部经输送泵送走,第二气液分离器顶部的不凝气经过过滤器进入到膜分离器,丙烯等烃类在膜分离器的渗透侧富集,然后返回到压缩机入口,进一步压缩冷凝回收。由于排放气中杂质较多,这里的的润滑油过滤器设置了备用设备件,如一开一备或多开一备,使用过程中当润滑油过滤器压差达到报警值后便切换过滤器,然后对堵塞的过滤器进行清洗或更换滤芯操作,由于过滤器压差较高,目前拆卸时,一般现将过滤器切出系统(关闭其出入口阀),然后润滑油直接外排至常压的桶、罐中。如此操作存在一些问题:1、过滤器中压力较高,油中溶解了较多的烃类气体,如丙烯,对外排放不环保,如果外部空间狭小则还存在爆炸风险。
[0003]2、此油品常常作为废油处理,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条件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和丙烯回收系统,本装置能够对压缩机更换过滤器滤芯过程中的润滑油进行密闭回收,节约了资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连接管线和惰性气源,回收连接管线上设置两个阀门,两个阀门之间设置压力表,惰性气源用于对过滤器充压,惰性气源上设置有切断阀。
[0006]本技术主要用于将已经切出运行系统的润滑油过滤器中润换油驱赶至低压密闭系统中,使用时,当润滑油过滤器压差报警后,立即将备用润滑油过滤器投用、报警的润滑油过滤器切除(关闭其出入口),将回收连接管线的一端与过滤器的排液口连接、另一端与密闭容器连通,然后打通此管线的流程,使过滤器降压,降压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密闭容器中,然后将惰性气源与充压口连接,利用带压的惰性气对过滤器充压,使得该过滤器中的油品、气体受压后流入密闭容器中,从而实现密闭回收。此处提供的惰性气源可以是工厂中已有的氮气源,也可以是利用储罐储存的带一定压力的氮气。此处惰性气体的压力需要高于密闭容器中的压力。利用两阀之间的压力表可以判定惰性气源压力是否大于密闭容器的
压力,这一点很重要,要避免润滑油过滤器中的油气逆流至惰性气源中。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个阀门之间还设置放空管线,放空管线上设有阀门。进一步,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个阀门为针型阀。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回收连接管线为金属软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端和所述惰性气源的出气口均设置活接头,用于与其他管线或接口连接。
[0010]一种丙烯回收系统,包括螺杆压缩机;螺杆压缩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气体入口和压缩出口、中部设置润滑油入口,压缩出口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气液分离器底部依次连接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过滤器的出口与螺杆压缩机的润滑油入口连通,从而实现循环油的循环利用;所述螺杆压缩机工作时至少存在一个备用的润滑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过滤器上设有带有阀门的惰性气充压接口和带有阀门的排液口;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上述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回收装置的惰性气源用于对所述润滑油过滤器充压、回收连接管线用于将排液口与螺杆压缩机的气体入口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惰性气充压接口位于所述润滑油过滤器的顶部;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润滑油过滤器的底部,这样有利于充分排尽过滤器中的润滑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装置能够对压缩机更换过滤器滤芯过程中的润滑油进行密闭回收,节约了资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采用本回收装置的丙烯回收系统,其润滑油过滤器与螺杆压缩部的低压气相入口连通,利用惰性气充压将过滤器中的润滑油、解析气送入螺杆压缩机中,实现了润滑油过滤器中润滑油的密闭回收,节约了资源,同时不存在可燃气排放,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了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施例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施例丙烯回收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指出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包括回收连接管线101和惰性气源102,回收连接管 101线上设置两个针型阀1011,两个针型阀1011之间设置压力表1012和排放管线1013,排放管线上也设置有阀门1014。惰性气源102采用工厂的低压氮气,用于对润滑油过滤器充压,惰性气源102上设置有针型阀便于控制对润滑油过滤器进行充压。由于使用过程
中润滑油过滤器数量较多,每个润滑油过滤器均配套一套回收装置造价较高,因此本实施例考虑将本回收装置移动使用,回收连接管线101采用金属软管,回收连接管线101的两端和惰性气源102 的出气口均设置活接头,用于与其他管线或接口连接。
[0020]一种丙烯回收系统,包括螺杆压缩机1;螺杆压缩机的两端分别设置气体入口11和压缩出口13、中部设置润滑油入口12,螺杆压缩机1用于压缩丙烯气体,润滑油起润滑、密封作用;压缩出口13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2,第一气液分离器2用于将压缩后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主要是分离气体和润滑油;第一气液分离器2底部依次连接润滑油冷却器3、润滑油过滤器4,润滑油过滤器3与螺杆压缩机1的润滑油入口12连通,从而实现循环油的循环利用;螺杆压缩机1有两个润滑油过滤器4,工作时一开一备;第一气液分离器2顶部的气相依次连接第二冷却器5和第二气液分离器6,第二气液分离器6主要是分离液体丙烯和不凝气,此时的不凝气中含有部分丙烯;第二气液分离器6底部的液相经泵7增压后外送、顶部的气相依次连接气体过滤器8和膜分离器9连接,膜分离器9用于分离出气体中的非烃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连接管线和惰性气源,回收连接管线上设置两个阀门,两个阀门之间设置压力表,惰性气源用于对过滤器充压,惰性气源上设置有切断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个阀门之间还设置放空管线,放空管线上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个阀门为针型阀。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连接管线为金属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过滤器密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连接管线的两端和所述惰性气源的出气口均设置活接头,用于与其他管线或接口连接。6.一种丙烯回收系统,包括螺杆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志秦越超陈永昕马德友李明贺陈曦任显波刘岩黄林林宁哲孙卓赵大雷王中亮汪洋陈永周赵忠超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李鸿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