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98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无法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互联网服务应用的实际服务质量进行监控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包括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依次进行通信连接,设计感知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生成感知周期,获取感知周期内的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并通过对感知周期内的用户操作行为进行监控与分析得到设计系数。操作行为进行监控与分析得到设计系数。操作行为进行监控与分析得到设计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是全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业务质量直接影响WLAN、有线宽带的业务发展,然而当前网络指标无法反映业务质量、用户业务感知无法量化评估、优化工作只能围绕网络指标分段分层开展的问题,凸显出互联网业务质量指标不完善、监控手段的匮乏;
[0003]且现有技术中的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在进行服务质量分析时,仅能够通过网络时延、抖动等参数对网络状态进行监测,而无法对用户的页面、网络感知进行分析,也无法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互联网服务应用的实际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导致服务评价结果与用户的使用感受不相匹配,难以为产品优化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方向;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无法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互联网服务应用的实际服务质量进行监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对互联网服务应用的实际服务质量进行监控的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包括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所述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依次进行通信连接;
[0008]所述设计感知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生成感知周期,获取感知周期内的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通过对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与预设的设计阈值SJmax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09]所述网络感知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并得到感知周期的感知表现值与感知波动值,将感知表现值、感知波动值分别与预设的感知表现阈值、感知波动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感知周期内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10]所述反馈分析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反馈进行分析。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误点数据W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操作进行标记,将用户执行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操作的L1秒内执行返回操作
的过程标记为误点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误点过程数量标记为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用户连续执行相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操作的过程标记为连续过程,若连续过程的间隔时长小于L2秒,则将对应的连续过程标记为连点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连点过程数量标记为连点数据LD;放大数据F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用户进行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界面局部放大的操作标记为放大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放大过程数量标记为放大数据FD。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与预设的设计阈值SJmax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设计系数SJ小于设计阈值SJmax,则判定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满足要求;若设计系数SJ大于等于设计阈值SJmax,则判定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不满足要求,设计感知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页面优化信号。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感知周期内的感知表现值与感知波动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感知周期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过程标记为感知过程,以加载时间为X轴、页面加载完成度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感知过程中设置若干个感知点,以感知点的加载时间为横坐标、感知点的页面加载完成度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对感知点进行标记,将感知点自左向右依次进行连接得到感知折线,将最右侧感知折线与X轴的垂线标记为截止线,由感知折线、截止线以及X轴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将封闭图形的面积值标记为完成值,将完成值与最右侧感知点的横坐标的比值标记为感知过程的加载系数,对感知周期内所有感知过程的加载系数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感知表现值,由感知周期内所有感知过程的加载系数构成加载集合,对加载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感知波动值。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感知表现值、感知波动值分别与预设的感知表现阈值、感知波动阈值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感动表现值大于等于感知表现阈值且感知波动值小于感知波动阈值,则判定感知周期内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满足要求;否则,判定感知周期内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不满足要求,网络感知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网络优化信号。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反馈分析模块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反馈进行分析的具体过程包括:获取感知周期内的投诉数据TS以及评分数据PF,投诉数据TS为感知周期内接收到的用户投诉次数,评分数据PF为感知周期内进行用户回访评分的平均值;通过对投诉数据TS以及评分数据PF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反馈系数FK;将反馈系数FK与预设的反馈阈值FKmax进行比较:若反馈系数FK小于反馈阈值FKmax,则判定用户反馈不满足要求,反馈分析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服务优化信号;若反馈系数FK大于等于反馈阈值FKmax,则判定用户反馈满足要求。
[0016]该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生成感知周期,获取感知周期内的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设计系数SJ,通过设计系数SJ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18]步骤二: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将感知周期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过程标记为感知过程,获取感知过程的感知系数,对
感知周期内所有感知过程的加载系数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感知表现值,由感知周期内所有感知过程的加载系数构成加载集合,对加载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感知波动值,通过感知表现值与感知波动值对感知周期内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19]步骤三: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反馈进行分析:获取感知周期内的投诉数据TS以及评分数据PF并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反馈系数FK,通过反馈系数FK对用户反馈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20]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如下:
[0021]1、通过设计感知模块可以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所述设计感知模块、网络感知模块以及反馈分析模块依次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设计感知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生成感知周期,获取感知周期内的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通过对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以及放大数据FD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与预设的设计阈值SJmax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所述网络感知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进行感知分析并得到感知周期的感知表现值与感知波动值,将感知表现值、感知波动值分别与预设的感知表现阈值、感知波动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感知周期内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用户体验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所述反馈分析模块用于对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反馈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误点数据W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用户操作进行标记,将用户执行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操作的L1秒内执行返回操作的过程标记为误点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误点过程数量标记为误点数据WD;连点数据L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用户连续执行相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操作的过程标记为连续过程,若连续过程的间隔时长小于L2秒,则将对应的连续过程标记为连点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连点过程数量标记为连点数据LD;放大数据FD的获取过程包括:将用户进行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界面局部放大的操作标记为放大过程,将感知周期内的放大过程数量标记为放大数据F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设计系数SJ与预设的设计阈值SJmax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设计系数SJ小于设计阈值SJmax,则判定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满足要求;若设计系数SJ大于等于设计阈值SJmax,则判定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在感知周期内的页面设计用户体验不满足要求,设计感知模块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送页面优化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服务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感知周期内的感知表现值与感知波动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感知周期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的页面加载过程标记为感知过程,以加载时间为X轴、页面加载完成度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感知过程中设置若干个感知点,以感知点的加载时间为横坐标、感知点的页面加载完成度为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对感知点进行标记,将感知点自左向右依次进行连接得到感知折线,将最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芳刘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卓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