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93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其结构包含阶段运输巷和分段连接溜井,分段连接溜井设有对称的第一、第二连接溜井,相邻分段连接溜井通过第二连接溜井连通汇集连接槽和汇集槽形成倒裤衩型溜井结构,多个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溜井结构系统,同时每个分段连接溜井的第一连接溜井都连通有单独的分段运输巷,解决了高位卸矿的同时低位也能够正常卸矿,避免了下分段的格筛遭到破坏,然后汇集连接槽比汇集槽长出部分均布置缓冲垫,矿石下溜时,会先被缓冲垫缓冲进行减速后再溜至下分段,每个分段都有缓冲垫进行缓冲下矿,降低卸矿的冲击力,减少井壁的破坏,降低了卸矿粉尘大的问题,整体实现了各分段矿石可同时均匀缓速下溜。可同时均匀缓速下溜。可同时均匀缓速下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矿山溜井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溜井是指利用自重从上往下溜放矿石的巷道,它在平硐开拓或竖井开拓的矿山获得广泛应用,习惯所指的溜井有两种:一种是供上部阶段转放矿石或废石到下部阶段或下部矿仓,为一个或多个阶段服务的,称主溜井,它属于辅助开拓巷道;另一种是供采场内转放矿石到阶段运输巷道,为一个或多个采场服务的称采场溜井,后者属于采准巷道,非煤矿山通常是多分段同时开采,多分段的矿石通过溜井储存卸载到最底部阶段运输巷再统一运输,溜井结构一般为主溜井连接各分段进行直溜下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在高位溜井卸矿时,因为矿石下落的速度等原因,为了保证卸矿的安全,下层的分段无法同时卸矿,即使采用分支错位下矿,也会被上层矿石所阻挡,从而导致无法正常的下矿,同时因为矿石下落的冲击力,下分段格筛容易被砸坏,并容易破坏井壁结构和产生大量粉尘影响下分段生产,虽然有采用多段溜口闸门控制矿石的溜放,可以减少矿石下落冲击力,并可在多段溜井中储存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其结构包括矿洞结构(1)、山体(2)、矿体(3),所述山体(2)内设有矿体(3),所述矿洞结构(1)用于矿体(3)从山体(2)内运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洞结构(1)包括阶段运输巷(a)、分段连接溜井(b)、底部连接溜井(c)、统一运输巷(d),所述统一运输巷(d)设于山体(2)底部,所述统一运输巷(d)一端贯穿山体(2),所述统一运输巷(d)顶端与底部连接溜井(c)底部相通,所述底部连接溜井(c)顶端通过分段连接溜井(b)与阶段运输巷(a)相通;所述阶段运输巷(a)包括顶部运输巷(a1)、第一分段运输巷(a2)、第二分段运输巷(a3)、第三分段运输巷(a4)、底部运输巷(a5),所述顶部运输巷(a1)、第一分段运输巷(a2)、第二分段运输巷(a3)、第三分段运输巷(a4)、底部运输巷(a5)均与矿体(3)相通,所述顶部运输巷(a1)、第一分段运输巷(a2)、第二分段运输巷(a3)、第三分段运输巷(a4)、底部运输巷(a5)远离矿体(3)端分别连通有不同的分段连接溜井(b),所述底部运输巷(a5)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底部通过底部连接溜井(c)与统一运输巷(d)顶部相通,所述第三分段运输巷(a4)设于底部运输巷(a5)上方,所述第三分段运输巷(a4)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与底部运输巷(a5)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相通,所述第二分段运输巷(a3)设于第三分段运输巷(a4)上方,所述第二分段运输巷(a3)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与第三分段运输巷(a4)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相通,所述第一分段运输巷(a2)设于第二分段运输巷(a3)上方,所述第一分段运输巷(a2)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与第二分段运输巷(a3)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相通,所述顶部运输巷(a1)设于第一分段运输巷(a2)上方,所述顶部运输巷(a1)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与第一分段运输巷(a2)连通的分段连接溜井(b)相通,所述顶部运输巷(a1)、第一分段运输巷(a2)、第二分段运输巷(a3)、第三分段运输巷(a4)、底部运输巷(a5)、统一运输巷(d)由上而下开设同时相邻两个巷道之间留有安全开采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裤衩型溜井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章张艾华杨羽慰罗道清陈金亮陈文通杨钰铭付皓鑫马如华金其忠林坚陈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