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91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数据采集单元、生产管理单元和信息输出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其次生产制造过程中人员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不同生产区域内的生产人员进行分析,从而来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分配,其次让老员工进行教导,一方面能够避免新入职人员的不合规操作造成生产安全危险,另一方面能够加快新入职人员的岗位熟悉度,接着针对生产效率低的区域来进行生产人员的合理分配,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其次针对设备进行监控,保证智能设备的正常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实时制造系统是根据制造企业信息化经验研发的制造现场管理软件系统,专注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全面管控,其具有结构先进、运行稳定、应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满足多行业生产现场管控以及生产过程实时管控的需求。
[0003]现有的部分工厂在智能制造系统的过程中,虽然智能化逐渐取代人工化,但是也存在一些岗位也会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同时工作人员也有新入职人员和老员工,针对这些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分配管理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来进行分配,导致分配不合理,其次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同生产区域的智能设备配合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不能合理的进行人员分配,导致生产效率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了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其次生产制造过程中人员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包括:
[0006]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目标对象基础信息进行采集,目标对象包括智能设备和生产人员,生产人员的基础信息包括入职时间和所属区域,智能设备的基础信息包括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定义为一个小时内生产的量与时间的比值,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中的智能设备基础信息传输到效率计算单元,将生产人员的基础信息传输到人员验证单元;
[0007]人员验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生产人员入职时间对不同生产区域内生产人员进行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划分,并整合生成人员划分信息,接着将人员划分信息传输到人员管理单元;
[0008]员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人员划分信息,并结合不同生产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对入职人员进行分配,得到入职人员分配信息,并将入职人员分配信息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
[0009]设备调整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对不同区域设备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设备调整信息和待分析区域人员调度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
[0010]生产管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待调区域信息对待分析区域人员调度信息进行分析,对应生成调度结果并将调度结果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同时根据获取到的设备调整
信息生成对应的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传输到设备监测单元;
[0011]调整结果获取到设备调整信息,并将其显示给对应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并生成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传输到设备监测单元;
[0012]设备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调整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到对应设备的监测信息,同时将监测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人员验证单元对生产人员具体的划分方式为:
[0014]获取到任意一个生产区域内所有生产人员的入职时间,将入职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生产人员标记为新员工,入职时间超过三个月及以上的生产人员标记为老员工,并获取到该生产区域内所有生产人员人数并记作SC,老员工人数并记作K,新员工人数并记作X;
[0015]同理对所有生产区域内的生产人员进行划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人员管理单元对入职人员具体的分配方式如下:
[0017]S1:将不同生产区域标记为i,接着计算所有生产区域内新员工与老员工人数比值并将人数比值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同时获取到所有生产区域的受伤人数记作M i,此处受伤人数表示为因工作原因导致暂时不能进行生产的人数,且相同生产人员受伤一次及以上均记作一人;
[0018]S2:将人数比值SC i和M i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所有生产区域的分配值F i,并选取分配值Fi最小的生产区域i,此处默认生产区域只存在一个;
[0019]S3:将入职人员划分到分配值F i最小的生产区域i,同时获取到分配值F i最小区域内对应入职年限最长的生产人员并记作教导人员,接着将入职人员与教导人员进行匹配,同时生成对应的匹配信息,并将匹配信息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设备调整单元生成分析结果的具体方式如下:
[0021]W1:获取到不同区域内的工作效率Qi,并将其与平均值Qp进行比较,若Qi<Qp,系统将对应区域标记为待分析区域,若Qi≥Qp,系统将对应区域标记为正常区域;
[0022]W2:获取到待分析区域内智能设备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同时获取到存储单元存储的正常工作参数,并将其与正常工作参数比较:
[0023]W21:若智能设备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均不属于正常工作参数,系统生成设备调整信息,此处任意一组数据不满足正常工作参数,系统均会生成设备调整信息,然后操作人员根据正常工作参数来对设备进行调整,
[0024]W22:若智能设备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均属于正常工作参数,同时系统生成待分析区域人员调度信息;
[0025]W3:获取到所有正常区域的工作效率Qi,同时筛选出Qi

Qp≥20%Qp的区域,并标记为待调区域,接着将待调区域信息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生产管理单元对调度结果的具体生成方式如下:
[0027]M1:计算待调区域所有的Qi

Qp值并按照从大到小排序,接着计算出排序后所有待调区域内工作效率KD i最大的老员工并标记为待调老员工,同时将待调老员工的工作效率KD i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此处工作效率表示为一天内的工作效率,且通过平均值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0028]M2:接着获取到所有待分析区域的剩余量,此处剩余量表示为待分析区域按照正常工作效率完成的量与平均工作量之间的差值为剩余量,剩余量的计算方式为计算该区域内所有人员的平均工作效率来计算剩余量,并将剩余量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获取到待调老员工工作效率KD i最大值计算完成量,将完成量与剩余量最大值进行比较:
[0029]若完成量小于剩余量最大值,则按照待调老员工工作效率KD i从大到小进行分配,直至完成量大于剩余量最大值;
[0030]若完成量大于剩余量最大值,则不需要进行后续分配;
[0031]以此类推对所有待分析区域进行人员分配并生成调度结果,此处默认待调老员工的数量大于整体调度结果的数量;
[0032]调整结果的具体生成方式如下:获取到设备调整信息,并将其显示给对应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并生成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传输到设备监测单元。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设备监测单元获取得到监测信息的具体分析方式为:获取调整后设备的实时工作参数,并将实时工作参数与正常工作参数比较,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目标对象基础信息进行采集,目标对象包括智能设备和生产人员,生产人员的基础信息包括入职时间和所属区域,智能设备的基础信息包括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并将目标对象基础信息中的智能设备基础信息传输到效率计算单元,将生产人员的基础信息传输到人员验证单元;人员验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生产人员入职时间对不同生产区域内生产人员进行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划分,并整合生成人员划分信息,接着将人员划分信息传输到人员管理单元;人员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人员划分信息,并结合不同生产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对入职人员进行分配,得到入职人员分配信息,并将入职人员分配信息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设备调整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时长和单位时间生产速度对不同区域设备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设备调整信息和待分析区域人员调度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生产管理单元;生产管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待调区域信息对待分析区域人员调度信息进行分析,对应生成调度结果并将调度结果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同时根据获取到的设备调整信息生成对应的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传输到设备监测单元,且将调整结果直接显示给对应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并生成调整结果,并将调整结果传输到设备监测单元;设备监测单元,用于获取到传输的调整结果并进行分析,得到对应设备的监测信息,同时将监测信息传输到信息输出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员验证单元对生产人员具体的划分方式为:根据任意一个生产区域内所有生产人员的入职时间,将入职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生产人员标记为新员工,入职时间超过三个月及以上的生产人员标记为老员工,并获取到该生产区域内所有生产人员人数并记作SC,老员工人数并记作K,新员工人数并记作X;同理对所有生产区域内的生产人员进行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移动终端交互的智能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人员管理单元对入职人员具体的分配方式如下:S1:将不同生产区域标记为i,接着计算所有生产区域内新员工与老员工人数比值并将人数比值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到所有生产区域的受伤人数记作M i;S2:将人数比值SC i和M i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所有生产区域的分配值F i,并选取分配值F i最小的生产区域i;S3:将入职人员划分到分配值F i最小的生产区域i,同时获取到分配值F i最小区域内对应入职年限最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榕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领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