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84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它包括有一内至少置有通讯用线缆的塔体,一通过升降装置可在塔体上升降的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上通过平台固定装置可固定于塔体上;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主要由安置在塔体下部的动力传动装置、分线装置和缆绳构成;所述的缆绳和分线装置与塔体内的通讯用线缆之间隔置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线缆保护装置;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电机,一组蜗轮蜗杆或齿轮或链传动或带传动等传动机构;所述的塔体至少包括外套接式或内法兰式结构,其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的线缆保护装置由截面形状为圆形或U形或矩形或多边形筒状结构组成;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具备多功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具有高杆灯的照明、以及有升降功能的通讯塔,属于一种多 功能的通讯塔。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所见的通讯塔主要包括有内置有如通讯用线缆等通讯装置的塔体以及在塔 体上安装的避雷装置等,结构较为单调,这种通讯塔由于要满足人能自由上下的功能,所 以往往采用内爬式或外爬式结构;内爬式的塔体结构往往很大,因而它增加了制作和搬运 成本;而外爬式的结构整体上很不协调美观;无论是内爬式还是外爬式,人、物上下时劳 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很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 便,具有多功能的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一内至少置有通讯用线缆 的塔体, 一通过升降装置可在塔体上升降的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上通过平台固定装置可 固定于塔体上;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主要由安置在塔体下部的动力传动装置、分线装置和缆绳构成;所述 的缆绳和分线装置与塔体内的通讯用线缆之间隔置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线缆保护装置。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电机, 一组蜗轮蜗杆或齿轮或链传动或带传动等传动 机构;所述的塔体至少包括外套接式或内法兰式结构,其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 的线缆保护装置由截面形状为圆形或U形或矩形或多边形筒状结构组成。所述的升降平台下方设置有带照明装置的灯盘,上方设置有固定式或可拆卸式围栏。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两只吊环,而在塔体外壁上设置有与吊环相配合、且可 转动一定角度的挂钩;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限位杆,而在塔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与 限位杆配合的、可接通电机电源的限位开关。所述的升降平台上固定连接有一防坠装置,该防坠装置至少包括一通过直齿及拉簧与 塔体外壁紧贴的导轮,直齿上方安置有相配合的、连接有一弹簧的斜齿、且至少有两个上 述机构均布在升降平台的下方并构成所述的防坠装置。本技术是一种通讯与照明两种不同功能塔体的结合,同时又完全具备未整合前两 种不同产品设备各自完善独立功能,既很好地整合了对应客户的财力和场地资源,同时又 避免了因为通讯塔、灯塔等过多的塔体给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和谐的因素;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方便,具备多功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示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平台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内至少置有通讯用线缆1的塔体2, 一通过升降装置3可在塔体2上升降的升降平台4,该 升降平台4上通过平台固定装置5可固定于塔体2上;所述的升降平台4上设置有照明装 置6。所述的升降装置3主要由安置在塔体2下部的动力传动装置31、分线装置32和缆 绳33构成;所述的缆绳33和分线装置32与塔体2内的通讯用线缆1之间隔置有由刚性 材料制成的线缆保护装置7。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31至少包括一电机311, 一组蜗轮蜗杆或齿轮或链传动或带传动 等传动机构312,采用蜗轮蜗杆转动机构312可以起到自锁的作用,当突然停电时,因为 蜗轮蜗杆反向传动的阻力很大,因而具有自锁功能,从而达到因停电升降平台不至于下降。 所述的塔体2至少包括外套接式或内法兰式结构,其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的线 缆保护装置7由截面形状为圆形或U形或矩形或多边形筒状结构组成。所述的升降平台4下方设置有带照明装置6的灯盘,上方设置有固定式或可拆卸式围栏。平台固定装置5的应用是当升降平台4在外力作用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将其固定, 从而动力传动装置不再工作,不再承受任何载荷,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升降平台上人和物的 安全形。图4所示,所述的平台固定装置5包括升降平台4上设置的三只吊环41,而在塔 体2外壁上设置有与吊环41相配合、且可转动一定角度的挂钩42;所述的升降平台4上 还设置有限位杆43,而在塔体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杆43配合的、可接通电机电源 的限位开关44。本技术所述的升降平台4连同照明装置6在动力传动装置31的作用下,使平台 上的安装维修人员、物品、照明装置等一同上升;当平台与平台相连的吊环41上升一定 高度后,由于挂钩42的特殊形状,在吊环41的作用下,挂钩42开始转动一定的角度, 升降平台4继续上升,当升降平台4上的限位杆43和限位开关44接触后电机反向转动, 升降平台4下降直至挂钩42与吊环41完全啮合,此后整个升降平台4完全由三个挂钩42 支撑,动力传动装置31、缆绳33等不再承受任何载荷,这样避免了因为动力传动装置31、 缆绳33等因质量原因带来的安全隐患。升降平台4上升至一定高度后,通讯用线缆1则从塔体2内部直接到达地面,由于线 缆保护装置7将升降装置3与线缆1完全隔离开来,所以升降平台4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不 会磨损和伤害线缆,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在启动控制器上的下降按钮;此时限位开关44处于断路状态,升降平台4 上升一定距离后,升降平台4上的限位杆43和限位开关44接触,电机反向转动,升降平 台下降,吊环41和挂钩42分别经过转动分离,使挂钩42顺利脱钩,升降平台4继续下 降。图5所示,当缆绳突然断裂主要是依靠刹车防坠装置来实现安全保护的,它是在所述 的升降平台4上固定连接有一防坠装置8,该防坠装置8至少包括一通过直齿81及拉簧 82与塔体2外壁紧贴的导轮83,直齿81上方安置有相配合的、连接有一弹簧84的斜齿 85、且至少有两个上述机构均布在升降平台的下方并构成所述的防坠装置。本技术所述的防坠装置8与升降平台4固定连接,升降平台4升降正常工作时, 斜齿85与直齿81脱离,在拉簧82的作用下,导轮83与塔体2紧贴,由于一套升降平台 4上有三套防坠装置8,这样升降平台4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左右摆动。当钢绳突然断裂时,斜齿85与直齿81在拉簧82的作用下完全啮合,由于塔体2有 一定的斜度以及直齿81的齿距较小,这样升降平台4下降一个很小的距离(可以根据需 要设计, 一般50—150cm)后,导轮83与塔体2处于抱死状态,整个升降平台4不会继续 下坠,从而保护升降平台4上的人和物安全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内至少置有通讯用线缆的塔体,一通过升降装置可在塔体上升降的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上通过平台固定装置可固定于塔体上;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照明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 降装置主要由安置在塔体下部的动力传动装置、分线装置和缆绳构成;所述的缆绳和分线 装置与塔体内的通讯用线缆之间隔置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线缆保护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 力传动装置至少包括一电机, 一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的塔体至少包括外套接式或内 法兰式结构,其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的线缆保护装覽由截面形状为圆形或li形 或矩形或多边形筒状结构组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 降平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升降照明功能的通讯塔桅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内至少置有通讯用线缆的塔体,一通过升降装置可在塔体上升降的升降平台,该升降平台上通过平台固定装置可固定于塔体上;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才沈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