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47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所述建筑光伏支架包括用以安装光伏组件的承载架、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下方并用以调整所述承载架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塞及连接至所述活塞并延伸超出所述调节腔的驱动杆。本申请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所述调节腔内既定载体如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出现膨胀或收缩,所述活塞带动驱动杆随之升高或降低,进而驱使所述承载架及架设在所述承载架上的光伏组件升高或降低,实现自动高度调节。当温度升高时,所述光伏组件与建筑顶层的间距自动增大,避免光伏组件出现超温现象;而当温度降低时,所述光伏组件的高度自动降低,减小风载,提高安全稳定性。提高安全稳定性。提高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也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据业界报道,截至2021年底,国内光伏并网装机容量就已突破3亿千瓦大关。普通光伏电站需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相较而言,建筑光伏具有节约土地、就近消耗、电力调峰等优势。可以预计,光伏与建筑相结合是未来光伏应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0003]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每升高1℃,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会下降0.5%,因而光伏组件的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安装在屋顶的光伏组件而言,影响光伏组件温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光伏组件的安装高度,即光伏组件距离屋顶表面的高度。显然地,不同地区的光伏组件需要设计不同的安装高度,以保证光伏组件的工作性能。IEC661326国际标准关于屋顶产品满足最高温度低于70℃的最低安装高度已做了相关规定,部分地区的最低安装高度需要设置达到150mm。安装高度的增加使得光伏组件与屋顶间隙增大,背面风载加大,影响结构稳定性。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洁,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主调整光伏组件的高度,既能避免光伏组件出现超温异常,同时保证光伏组件的安全稳定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光伏支架,包括用以安装光伏组件的承载架、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下方并用以调整所述承载架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塞及连接至所述活塞并延伸超出所述调节腔的驱动杆。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承载架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与所述承载架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枢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枢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承载架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架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以固定光伏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梁设置为
两根且两根所述支撑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连接在其一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连接在另一所述支撑梁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上方,所述第一腔室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腔室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积;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周壁相适配。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腔开设有内外贯穿的调节孔。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建筑光伏支架及安装在所述承载架上的光伏组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架上固定有至少两块光伏组件,同一所述承载架上的至少两块所述光伏组件相邻设置且沿所述光伏组件其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建筑光伏支架与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所述调节腔内既定载体如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出现膨胀或收缩,所述活塞随之带动驱动杆升高或降低,进而驱使所述承载架及架设在所述承载架上的光伏组件升高或降低,实现自动高度调节。当温度升高时,所述光伏组件与建筑顶层的间距自动增大,避免光伏组件出现超温现象;而当温度降低时,所述光伏组件的高度自动降低,减小风载,提高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100

建筑光伏支架;1

承载架;11

支撑梁;21

调节腔;211

第一腔室;212

第二腔室;22

活塞;23

驱动杆;241

第一支撑杆;242

第二支撑杆;25

扇形连接板;200

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建筑光伏支架100及安装在所述建筑光伏支架100上的光伏组件200。
[0023]所述建筑光伏支架100包括用以安装光伏组件200的承载架1、设置在所述承载架1下方并用以调整所述承载架1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21、设置在所述调节腔21内的活塞22及连接至所述活塞22并延伸超出所述调节腔21的驱动杆23。
[0024]所述调节腔21用以收容体积随温度变化较明显的既定载体,一般而言,气体的体积膨胀率最高,室温条件下的气体体积膨胀系数现可认为是1/273.15。此处,优选采用压缩
气体作为驱使所述活塞22移动的载体。
[0025]所述驱动杆23通常设置为向上延伸超出所述调节腔21;所述活塞2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驱动杆23的伸缩方向一致。容易理解地,前述“向上”既可指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也可以指垂直于既定建筑屋顶安装面的方向,具体取决于所述调节装置的摆放安装位置。
[0026]每一所述承载架1连接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调节装置,至少两个所述调节装置间隔分布在所述承载架1的下方。所述驱动杆2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承载架1上,所述驱动杆23可视作所述承载架1的支撑脚。
[0027]所述承载架1上固定有至少两块光伏组件200,同一所述承载架1上的至少两块所述光伏组件200相邻设置且沿所述光伏组件200其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示例地,所述光伏组件200具有长边与短边,至少两块所述光伏组件200可沿所述光伏组件200的短边方向依次排布。
[0028]当温度升高时,所述调节腔21内的气体发生膨胀,所述活塞22驱使所述驱动杆23向上移动,所述光伏组件200与建筑屋顶的间距增大,避免所述光伏组件200的温度过高,保证所述光伏组件200的输出功率,也降低所述光伏组件200异常受损的风险。当温度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光伏支架,包括用以安装光伏组件的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光伏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架下方并用以调整所述承载架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的活塞及连接至所述活塞并延伸超出所述调节腔的驱动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杆与承载架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相互交叉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与所述承载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枢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枢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可滑动连接在所述承载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以固定光伏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梁设置为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志尉元杰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