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友好型坡地自平衡排水减压抗浮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排水减压抗浮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坡地自平衡排水减压抗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建筑用地资源日益紧张,位于坡地位置的建筑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如火如荼,对于地下水位高,抗浮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的地下结构要采取抗浮措施。对于地理位置处于坡地的建筑物来说,传统的减压抗浮措施虽然有效的降低了建筑地下室底板的水压力,但普通排水减压措施会使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水量减少会导致植被干旱缺水,同时也会造成地面固结沉降,不利于环境保护。
[0003]中国专利CN105569095A公开的一种截排减压抗浮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结构周围的止水帷幕,所述地下结构的底板下方设置有若干集水坑,所述集水坑内设置有潜水泵和水位感应开关,所述集水坑的底部设置有井孔,井孔内设置有减压井管,所述减压井管的四周设置有反滤层。但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在相对宽阔且平整的土层中,该技术方案如若用于地理位置处于坡地的建筑物,由于坡地的水流会自上而下流动至下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友好型坡地自平衡排水减压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疏水层(20)、回灌结构(10)、第二疏水层(30)和排水管(40);所述第一疏水层(20)设于坡地建筑物下方;所述回灌结构(10)位于坡地建筑物下方并与所述第一疏水层(20)相连通;所述第二疏水层(30)设于所述回灌结构(10)底部,所述回灌结构(10)包括溢流坎(11)、排水渠(12)和回灌渠(13),所述回灌渠(13)与所述第二疏水层(30)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渠(12)与所述排水管(40)相连接,所述排水渠(12)和所述回灌渠(13)通过位于所述溢流坎(11)上方的溢流通道(14)相连通,所述溢流通道(14)用于将溢出所述回灌渠(13)的水流入所述排水渠(12)并通过所述排水管(40)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坡地自平衡排水减压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结构(50)和导水盲管(60),所述集水结构(50)设于坡地建筑物下方并通过所述导水盲管(60)和所述回灌渠(1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坡地自平衡排水减压抗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盲管(60)位于所述第一疏水层(20)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