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55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检测盒、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和警报器,所述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进油端均固定有抽油管,且三个抽油管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四通,所述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出油端均固定有排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控制器、检测盒、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警报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水泵油系统中油路压力和温度,通过控制器合理分配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工作可以调节油路压力,通过电加热板可以对油路内的油进行加热,实现水泵油压的自动控制。实现水泵油压的自动控制。实现水泵油压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泵油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给水泵汽轮机是指驱动给水泵的汽轮机,它有别于主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是电站热力循环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特别是在高参数大容量的超临界机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安全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站设备运行,因其在安全可靠性、自动化水平、负荷适应性等方面要求很高。
[0003]给水泵汽轮机设有电动油泵供油系统为给水泵汽轮机和汽动给水泵的轴承提供润滑油,同时为给水泵汽轮机供应安全油。但是现有的给水泵油系统不具有自动调节油压的功能,油压不够时会导致油路系统对给水泵轴承润滑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润滑油在油路系统流动时润滑油中的杂质会影响给水泵轴承润滑,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检测盒、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和警报器,所述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进油端均固定有抽油管,且三个抽油管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四通,所述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出油端均固定有排油管,且三个排油管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四通,所述第二四通另一端固定有主出油管,所述检测盒 一端固定有第一油管,所述主出油管与第一油管之间连接有过滤筒,且过滤筒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结构,所述过滤筒内部固定有滤网,所述检测盒内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四通远离抽油管一端固定有主进油管,所述检测盒远离第一油管一侧固定有第二油管,所述主进油管与第二油管接入给水泵油系统中。因此可以通过该整个控制结构控制给水泵油路系统中的油压。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过滤筒固定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过滤筒一端固定有挡板,且连接管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主出油管与第一油管表面均设有与内螺纹套连接的外螺纹。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将过滤筒连接到油路系统中,利用过滤网可以对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油路系统中的油压,并且油压数据会传递到控制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油管中部均固定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阀的打开或关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
时监测油路系统中润滑油的温度,并将温度反馈到控制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警报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控制器、检测盒、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警报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水泵油系统中油路压力和温度,通过控制器合理分配第一交流油泵、第二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工作可以调节油路压力,通过电加热板可以对油路内的油进行加热,实现水泵油压的自动控制。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过滤筒,油路系统的润滑油经过过滤筒时,可以通过滤网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筒通过连接结构快速连接到油路系统的管道中,当过滤效果变差时,可以通过连接结构快速拆卸过滤筒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检测盒立体图;
[0017]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控制器;2、检测盒;3、第一交流油泵;4、第二交流油泵;5、直流油泵;6、过滤筒;7、滤网;8、连接结构;81、连接管;82、挡板;83、内螺纹套;9、抽油管;10、第一四通;11、主进油管;12、排油管;13、第二四通;14、主出油管;15、电磁阀;16、第一油管;17、第二油管;18、压力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20、电加热器;21、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图4所示,涉及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1、检测盒2、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直流油泵5和警报器21,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和直流油泵5进油端均固定有抽油管9,且三个抽油管9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四通10,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和直流油泵5出油端均固定有排油管12,且三个排油管12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四通13,第二四通13另一端固定有主出油管14,检测盒 2一端固定有第一油管16,主出油管14与第一油管16之间连接有过滤筒6,且过滤筒6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结构8,过滤筒6内部固定有滤网7,检测盒2内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电加热器20。
[0022]如图1所示,第一四通10远离抽油管9一端固定有主进油管11,检测盒2远离第一油管16一侧固定有第二油管17,主进油管11与第二油管17接入给水泵油系统中。因此该控制结构可以在给水泵油路系统中起到调节油压的作用。
[0023]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8包括与过滤筒6固定连接的连接管81,连接管81远离过滤筒6一端固定有挡板82,且连接管81表面滑动连接有内螺纹套83,主出油管14与第一油管16表面均设有与内螺纹套83连接的外螺纹。内螺纹套83可以拧接到主出油管14和第一油管16表面的外螺纹上,由此实现过滤筒6的固定安装。通过过滤筒6内部的过滤网7可以过滤经过的润滑油中的杂质。当需要更换过滤筒6时,可以通过拧掉内螺纹套83快速拆卸过滤筒
6并更换过滤筒6。
[0024]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直流油泵5和压力传感器18均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18可以实时监测给水泵油路系统的油压,并且该油压可以反馈到控制器1。再由控制器1分配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直流油泵5工作。警报器21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当油压出现异常时,控制器1会控制警报器21发出警报。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排油管12中部均固定有电磁阀15,且电磁阀15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控制器1可以控制对应排油管12的电磁阀15打开或关闭。
[0026]如图1和图4所示,温度传感器19和电加热器20均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9可以实时监测给水泵油路系统的油温,并反馈到控制器1,再由控制器1控制电加热器20工作。
[0027]使用时:当温度传感器19监测到给水泵油路系统油温低于15℃,控制器1会控制电加热器20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当油温高于30℃,电加热器20停止加热。正常情况下,仅第一交流油泵3工作,若压力传感器18监测到油压低于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检测盒(2)、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直流油泵(5)和警报器(21),所述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和直流油泵(5)进油端均固定有抽油管(9),且三个抽油管(9)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四通(10),所述第一交流油泵(3)、第二交流油泵(4)和直流油泵(5)出油端均固定有排油管(12),且三个排油管(12)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四通(13),所述第二四通(13)另一端固定有主出油管(14),所述检测盒 (2)一端固定有第一油管(16),所述主出油管(14)与第一油管(16)之间连接有过滤筒(6),且过滤筒(6)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结构(8),所述过滤筒(6)内部固定有滤网(7),所述检测盒(2)内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和电加热器(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油压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10)远离抽油管(9)一端固定有主进油管(11),所述检测盒(2)远离第一油管(16)一侧固定有第二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龚成崔金榜王猛王礼华朱伽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