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志文专利>正文

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54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属于防撞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的问题,包括:缓冲箱主体,所述缓冲箱主体前方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后方设有辅助背板;所述缓冲箱主体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四处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齿轮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传动,能够使第二限位杆沿着限位通槽向前滑动,配合第二压缩弹簧支撑于辅助背板和缓冲箱主体之间,增加缓冲强度,并且在施加压力泄压后缓冲挡板能够快速复位,保证缓冲效果。保证缓冲效果。保证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


[0001]本技术属于防撞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机车维修的无电作业中,经常要将机车编组分解,来进行机车转向架及空气弹簧更换等维修作业。在调机车对铁路机车车厢进行推行作业,使检修机车停放在指定检修位置,而机车防溜措施处理不当,在机车联挂时经常会对车厢造成冲撞,险情时有发生,因此一般需要用到防撞设备来避免维修时出现事故。
[0003]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此外缓冲箱通常利用销钉进行固定,其安装固定方式比较麻烦,装配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不便于对铁轮机车检修时快速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以解决现有的防撞压力缓冲箱在使用时,由于缓冲箱缺少合理的支撑点,致使其缓冲强度较低,而且当受到撞击施加的压力过大后,会影响缓冲挡板的复位速度,影响二次撞击的缓冲效果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防撞压力缓冲箱,包括:缓冲箱主体(1),所述缓冲箱主体(1)前方设有缓冲挡板(2);所述缓冲箱主体(1)后方设有辅助背板(3);所述缓冲箱主体(1)底部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有四处夹持组件(5),且每两处夹持组件(5)为一组,并且每组的夹持组件(5)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每组所述夹持组件(5)之间设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上设有两处转动杆(7),且两处转动杆(7)呈对称方式分布;所述缓冲箱主体(1)下方设有机车铁轨(8),且夹持组件(5)与机车铁轨(8)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主体(1)为矩形框架结构,且缓冲箱主体(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警示灯(101),缓冲箱主体(1)前后侧壁均设有两处限位通槽(102),缓冲箱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侧板(103),且两处侧板(103)呈对称方式分布,两处侧板(10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杆(104),转动轴杆(104)上设有两处齿轮(105),且两处齿轮(105)呈对称方式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挡板(2)后部设有四处第一压缩弹簧(201),且四处第一压缩弹簧(201)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一压缩弹簧(201)支撑于缓冲挡板(2)和缓冲箱主体(1)之间,缓冲挡板(2)后部设有两处第一限位杆(202),且两处第一限位杆(202)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缓冲挡板(2)通过第一限位杆(202)与缓冲箱主体(1)的前侧限位通槽(102)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202)顶部设有第一齿板(203),且第一齿板(203)与齿轮(105)啮合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压力缓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背板(3)前侧设有四处第二压缩弹簧(301),且四处第二压缩弹簧(301)呈矩形阵列方式分布,并且第二压缩弹簧(301)支撑于辅助背板(3)和缓冲箱主体(1)之间,辅助背板(3)前侧设有两处第二限位杆(302),且两处第二限位杆(302)呈对称方式分布,并且辅助背板(3)通过第二限位杆(302)与缓冲箱主体(1)的后侧限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文闫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赵志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