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36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包括:选择具有高差的地形,位于地形高处的多个上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位于地形低处的多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其中一个上水库的底部与一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发电设备设置于第三连通管的靠近底端位置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克服了因地形条件、敏感因素、占地范围大小对抽水蓄能电站布置的制约因素,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灵活性,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是一种更加便利适用性强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下水库布置方式。下水库布置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水蓄能
,具体涉及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及风能的瞬时性及不稳定性,将给电网带来巨大冲击,为保证电力供应及电网稳定,储能设施必将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必须采用的设施。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但由于电化学储能受制于电池技术研究水平,容量较小,无法大规模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成本目前尚不成熟,且装机容量仍较小,对于大型新能源基地无法实现大体量储能要求;抽水蓄能电站已发展多年,具备了高水头大容量电站设计施工水平,因此抽水蓄能电站可作为一种稳定安全的储能设施。但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需选择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首要目标为选择满足库容要求的上下水库布置地形条件,选择要求极为苛刻,同时为了满足单个水库的土石方自平衡要求,水库内部往往不能采用大开挖方式而增加库容,造成选址制约因素较大。
[0003]因此,如何提升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灵活性将直接拓宽抽水蓄能电站站址选择的应用范围。为此,本申请特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灵活性的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包括:
[0006]选择具有高差的地形,位于地形高处的多个上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位于地形低处的多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其中一个上水库的底部与一个下水库的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发电设备设置于第三连通管的靠近底端位置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拦污组件,所述拦污组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供水通过,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的端部分别位于拦污组件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拦污组件包括底板、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所述通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上;
[0009]所述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的一端搭接在一起构成半球,所述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底板上,并能够由内向外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将向外转动打开的第一弧罩和第二弧罩向内转动,使之复位闭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架高支座,用于抬高所述底板与各水库底部之
间的距离。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通管相应所述发电设备位置处的上方并联有支管,所述第三连通管通过所述支管与所述发电设备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通管与支管的两个连通节点之间,以及所述支管的入水口出分别设置有通断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连通管和所述支管在该位置处的通断。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克服了因地形条件、敏感因素、占地范围大小对抽水蓄能电站布置的制约因素,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灵活性,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是一种更加便利适用性强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布置结构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连通管与发电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拦污组件的结构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上水库,2

下水库,3

第一连通管,4

第二连通管,5

第三连通管,51

支管,52

通断阀,6

发电设备,7

拦污组件,71

通孔,72

底板,73

第一弧罩,74

第二弧罩,75

连接座,76

弹性件,77

架高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
[0022]参见图1至图3。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包括:
[0024]选择具有高差的地形,位于地形高处的多个上水库1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3连通;位于地形低处的多个下水库2的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4连通;其中一个上水库1的底部与一个下水库2的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5连通;发电设备6设置于第三连通管5的靠近底端位置处。
[0025]具体实施中,该发电设备6为现有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常件的可逆式水轮机组。通过第一连通管3将多个上水库1的底部连通、第二连通管4将多个下水库2的底部连通,扩大了总库容量。当抽水蓄能电站为抽水工况时,下水库2中的水体通过可逆式水轮机组进入上水库1,由于各下水库2的底部之间采用第二连通管4连通,各下水库2中的水位同步下降;由于各上水库1的底部之间采用第一连通管3连通,各上水库1中的水位同步上升;当抽水蓄能电站为发电工况时,各上水库1中的水位同步下降,下水库2中的水位同步上升。该布置方式可充分解决单个水库受边界条件影响而不能扩大库容的问题,可实现将大区域范围内满足布
置水库条件的洼地、冲沟及蓄水工程连接,充分利用区域内地形地质条件,提升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克服了因地形条件、敏感因素、占地范围大小对抽水蓄能电站布置的制约因素,提升了抽水蓄能电站的选址灵活性,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施工难度,是一种更加便利适用性强的上下水库布置方式。
[0027]当然,第三连通上还设置有用于阻止水体流动的开关阀,由于该开关阀的设置及其具体位置、结构等都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故此处不做赘述。
[0028]在一实施例中,为防止设置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被堵塞,故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9]该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拦污组件7,该拦污组件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1供水通过,各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分别位于拦污组件7内;
[0030]该拦污组件7包括底板72、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多个通孔71分别开设在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上,该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分别穿过对应的底板72,该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的一端搭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具有高差的地形,位于地形高处的多个上水库(1)的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3)连通;位于地形低处的多个下水库(2)的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4)连通;其中一个上水库(1)的底部与一个下水库(2)的底部通过第三连通管(5)连通;发电设备(6)设置于第三连通管(5)的靠近底端位置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拦污组件(7),所述拦污组件(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1)供水通过,各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第三连通管(5)的端部分别位于拦污组件(7)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布置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污组件(7)包括底板(72)、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所述通孔(71)分别开设在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上;所述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74)的一端搭接在一起构成半球,所述第一弧罩(73)和第二弧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李凤琼王政朱国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