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685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41
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它包括第一斜梯、第二斜梯、过道、第三斜梯以及浮台,第一斜梯的上端与弧形门固定座铰接,第二斜梯上端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铰接,第二斜梯沿弧形门支臂铺设至弧形门处,过道安装在弧形门上,并位于第二斜梯下端的一侧,第三斜梯位于过道远离第二斜梯的一侧,第三斜梯沿弧形门回折的倾斜安装,第三斜梯上端与过道靠近,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浮台安装在第三斜梯上,浮台随水位的升降沿第三斜梯上下滑动。将整个行走过程从弧形门支臂上自带的表面转换成楼梯式踏步,保证人员行走的安全,浮台做到随水位上下浮动,保障人员上下船的安全,提高人员上下检修通道、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电站检修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检修通道主要以弧形门支臂上表面为主体,上下船需要通过固定斜梯来完成,然而弧形门支臂斜面倾角较大,弧形门支臂段为斜面,雨雪天气支臂斜面湿滑脚下极易打滑;弧形门梁格通行处空间狭小,转角行动受限,人员重心难以控制,人员在检修通道上下过程中存在较大滑跌、落水风险;受到斜梯的限制,上下船时工程船与斜梯之间还有较大缝隙,人员上下船的过程中存在较大落水风险。针对传统检修通道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提高人员上下检修通道、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通过该检修通道,提高人员上下检修通道、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的安装方法,实现检修通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斜梯、第二斜梯、过道、第三斜梯以及浮台,所述第一斜梯的上端与弧形门固定座铰接,第二斜梯上端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铰接,第二斜梯沿弧形门支臂铺设至弧形门处,过道安装在弧形门上,并位于第二斜梯下端的一侧,第三斜梯位于过道远离第二斜梯的一侧,第三斜梯沿弧形门回折的倾斜安装,第三斜梯上端与过道靠近,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浮台安装在第三斜梯上,浮台随水位的升降沿第三斜梯上下滑动。
[0006]所述第一斜梯的上侧两边分别固设有连接套,第一扶手下端插装在连接套内,第一斜梯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支座,支座与固设在弧形门固定座上的铰座铰接。
[0007]所述第二斜梯包括上连接梯段和多个中间连接梯段,多个中间连接梯段依次可拆卸的连接,最上端的一个中间连接梯段与上连接梯段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上连接梯段的上端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铰接。
[0008]还包括底部平台,底部平台安装在最下端一个所述中间连接梯段的下方,底部平台上的踏步宽度大于上连接梯段和中间连接梯段的踏步宽度,底部平台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卡扣,卡扣用于与弧形门支臂上的肋板卡接。
[0009]所述上连接梯段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上连接梯段的上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铰接,上连接梯段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套;所述中间连接梯段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挡板,中间连接梯段的上端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闩,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套。
[0010]所述过道包括底板,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扶手,底板位于第二扶手一端的下侧
安装有斜支撑杆,底板的下侧位于远离斜支撑杆的一端固设有挂板,过道通过挂板挂装在弧形门支撑肋板上端,斜支撑杆抵靠在弧形门支撑肋板上,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延伸板。
[0011]所述第三斜梯的上端设有挂钩,第三斜梯的底部设有多个支撑件,第三斜梯的上侧两边分别安装有滑道,滑道的上侧安装有第三扶手,所述浮台与两侧的滑道连接。
[0012]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三斜梯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固设有支撑座。
[0013]所述浮台包括浮动平台,浮动平台的一侧设有延伸部,延伸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架,滑动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滑轮,所述浮动平台底部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放置有漂浮板;所述滑轮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的安装有第一滚轮,底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底座平行设置,第二滚轮与底座垂直设置;所述滑道为槽型结构,两侧滑道的槽口相对,滑动架两侧滑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滑道内。
[0014]一种采用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第一斜梯;将第一斜梯上端的支座与固设在弧形门固定座上的铰座铰接,人员通过第一斜梯进入到弧形门支臂上,其中,第二斜梯的上连接梯段与第一斜梯的下端预先铰接安装好;S2.安装第二斜梯;从上连接梯段开始,依次往下铺设安装中间连接梯段,其中,最上端的一个中间连接梯段与上连接梯段插接,余下的中间连接梯段依次插接安装;S3.安装过道;第二斜梯向下铺装到弧形门处时,安装过道,将过道通过挂板挂装在弧形门支撑肋板上端,斜支撑杆抵靠在弧形门支撑肋板上;S4.安装第三斜梯;人员进入到安装过道安装第三斜梯,首先将第三斜梯通过挂钩钩挂在弧形门支撑肋板上端,再进入第三斜梯将支撑件与弧形门支撑肋板螺栓连接固定;S5. 安装浮台;将浮台吊起后,使浮动平台朝下,滑动架两侧的滑轮分别对正滑道的上端,再逐渐下放浮台,直至浮台漂浮在水面上;S6. 拆卸时,按照反向步骤依次进行拆卸。
[0015]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检修通道为组合式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不同情况的弧形门支臂,将整个行走过程从弧形门支臂上自带的表面转换成楼梯式踏步,保证人员行走的安全,浮台做到随水位上下浮动,保障人员上下船的安全,提高人员上下检修通道、通过检修通道上下船的安全性。
[0016]2、通过组合式的拆装结构,实现检修通道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到弧形门上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斜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连接梯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间连接梯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底部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过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斜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三斜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浮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弧形门固定座101,弧形门支臂102,弧形门103,弧形门支撑肋板104;第一斜梯1,连接套11,第一扶手12,支座13;第二斜梯2,上连接梯段21,第一挡板211,连接板212,第一连接套213;中间连接梯段22,第二挡板221,第一插闩222,第二连接套223,底部平台23,卡扣231;过道3,底板31,延伸板311,挂板32,斜支撑杆33,第二扶手34;第三斜梯4,挂钩41,支撑件42,连接杆421,支撑座422,滑道43,第三扶手44;浮台5,浮动平台51,延伸部52,滑轮53,底座531第一滚轮532,第二滚轮533,放置槽54,漂浮板55,滑动架5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0]实施例一:参见图1

11,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斜梯1、第二斜梯2、过道3、第三斜梯4以及浮台5,所述第一斜梯1的上端与弧形门固定座101铰接,第二斜梯2上端与第一斜梯1的下端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斜梯(1)、第二斜梯(2)、过道(3)、第三斜梯(4)以及浮台(5),所述第一斜梯(1)的上端与弧形门固定座(101)铰接,第二斜梯(2)上端与第一斜梯(1)的下端铰接,第二斜梯(2)沿弧形门支臂(102)铺设至弧形门(103)处,过道(3)安装在弧形门(103)上,并位于第二斜梯(2)下端的一侧,第三斜梯(4)位于过道(3)远离第二斜梯(2)的一侧,第三斜梯(4)沿弧形门(103)回折的倾斜安装,第三斜梯(4)上端与过道(3)靠近,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浮台(5)安装在第三斜梯(4)上,浮台(5)随水位的升降沿第三斜梯(4)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梯(1)的上侧两边分别固设有连接套(11),第一扶手(12)下端插装在连接套(11)内,第一斜梯(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支座(13),支座(13)与固设在弧形门固定座(101)上的铰座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梯(2)包括上连接梯段(21)和多个中间连接梯段(22),多个中间连接梯段(22)依次可拆卸的连接,最上端的一个中间连接梯段(22)与上连接梯段(21)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上连接梯段(21)的上端与第一斜梯(1)的下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平台(23),底部平台(23)安装在最下端一个所述中间连接梯段(22)的下方,底部平台(23)上的踏步宽度大于上连接梯段(21)和中间连接梯段(22)的踏步宽度,底部平台(23)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卡扣(231),卡扣(231)用于与弧形门支臂(102)上的肋板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梯段(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211),上连接梯段(21)的上端设有连接板(212),连接板(212)与第一斜梯(1)的下端铰接,上连接梯段(2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套(213);所述中间连接梯段(2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挡板(221),中间连接梯段(22)的上端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闩(222),下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套(2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水面检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3)包括底板(31),底板(3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扶手(34),底板(31)位于第二扶手(34)一端的下侧安装有斜支撑杆(33),底板(31)的下侧位于远离斜支撑杆(33)的一端固设有挂板(32),过道(3)通过挂板(32)挂装在弧形门支撑肋板(104)上端,斜支撑杆(33)抵靠在弧形门支撑肋板(104)上,所述底板(31)的一侧设有延伸板(311)。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毓杨林振李俊杰蓝鹏欧阳儒贤万刚朱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