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39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包括有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中的软式排水管,软式排水管的两端经PVC排水管与其下方的主排水廊道连通,主排水廊道亦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主排水廊道经排水隧洞与库外的集水井连通,集水井中设置有水泵和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本新型装置结构新颖独特、施工便捷,安全性、稳定性好,可以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库岸、库底防渗体安全,实现库水循环利用目的,同时具备紧急预警排险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属于水利水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新能源领域中,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兴建抽水蓄能电站成为主流趋势。抽水蓄能电站一般由上库、下库、输水系统、发电厂房等组成,通常在合适的位置通过挖填形成上库,用于存储水量,但上库由于所处高程较高,通常无水源补给或者补给很少,抽上去的水来之不易,水量的渗漏损失意味着电量损失,并且渗漏还会影响周边建筑物基础、岸坡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管理。虽然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做好防渗工作,但一般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盆日渗漏量仍为库容的1/2000左右,所以如何将渗漏水及时排走,并有效收集起来再利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抽水蓄能电站通常是在上库库底开挖区设置排水廊道,将渗水通过廊道汇集到排水隧洞,最终排到集水井内,通过水泵抽排到下库。但目前这种方式一不能有效降低坝坡内积水,二不能对整个库底进行全方位排水,三不能实现自动抽排集水井内的渗漏水,四不能在水泵失效工况时通过临时渠道进行抢险排水,五不能实现险情预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本技术采用一种库底排水系统,将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收集并及时排出,然后再重新抽入上库,实现库水再利用,同时在集水井处设置自动拍门及暗渠,当自动抽排系统出现故障时,水通过暗渠最终排到下库,排水过程中并发出预警信号。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包括有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中的软式排水管,软式排水管的两端经PVC排水管与其下方的主排水廊道连通,主排水廊道亦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主排水廊道经排水隧洞与库外的集水井连通,集水井中设置有水泵和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
[0006]前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中,所述上库的库岸防渗体下埋设有软式排水管,该软式排水管经PVC排水管与主排水廊道连通。
[0007]前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中,所述集水井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暗渠,暗渠与下库连通,暗渠的侧壁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经导线与地面的雷达传感器系统电性连接。
[0008]前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中,所述暗渠与集水井连接的端头处设置有拍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抽水蓄能上库库底设置主排水廊道,在主排水廊道之间采用软式排水管连通,共同在库底形成排水系统;同时在库岸防渗体下埋设软式排水管,与库底主排水廊道连接,形成库岸排水系统;两个排水系统将
收集的渗漏水通过排水隧洞最终排到集水井内,集水井内设置1台自动抽水泵,当水位达到某一高程,触发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从而启动水泵开关,水泵进行抽水,通过输水管线将集水井内的水重新抽入上库,实现库水循环利用。同时在集水井一侧设置暗渠,通往沟槽,当泵站失效,累积起来的渗水通过暗渠排入沟槽,沿着沟槽进入抽水蓄能下库,同样保证了库水循环利用。
[0010]本新型装置结构新颖独特、施工便捷,安全性、稳定性好,可以保证抽水蓄能电站库岸、库底防渗体安全,实现库水循环利用目的,同时具备紧急预警排险的功能,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主排水廊道典型断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集水井典型断面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暗渠典型断面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

主排水廊道,2

PVC排水管,3

软式排水管,4

排水隧洞,5

集水井,6

泵房,7

水泵,8

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9

拍门,10

暗渠,11

水位传感器,12

电缆,13

雷达传感器系统,14

业主营地。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如图1

4所示,本结构装置为:
[0018](1)在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库底四周设置主排水廊道1,尺寸为2
×
2.5m,在主排水廊道1之间上方的库底设置φ50的软式排水管3,间距2
×
2m,形成网状结构,共同组成库底排水体,软式排水管3的两端通过经PVC排水管2与其下方的主排水廊道1连通。
[0019](2)在库岸防渗体下埋设有φ50的软式排水管3,间距2
×
2m,软式排水管3末端与主排水廊道1连接,共同组成库岸排水体。在库岸防渗体下埋设有=软式排水管3,可以更好地收集上库的渗透水。
[0020](3)库底和库岸渗水通过主排水廊道1排到排水隧洞4,最终到达库外集水井5,集水井5总容积为(V为上库总库容),当水位升到一定高程,通过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8触动水泵7的开关,水泵7进行自动抽水,水泵7抽水流量为(保证抽水流量大于渗漏量,可以及时将集水井5内水抽空),通过水泵将水通过输水管道输入上库,当水位降低到某一高程后,通过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8关闭水泵开关,停止抽水。水泵7安装在泵房6中。
[0021](4)在集水井5一侧设置暗渠10,尺寸1.5
×
1.5m,暗渠10首部设置φ2m拍门9,当集水井5内水位升高,而水泵7和/或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8出现故障,导致无法通过水泵7及时将集水井5内的水及时抽出时,集水井5内升高产生的水压将拍门9打开,拍门9平时起到防
护作用,避免小动物由暗渠10进入到集水井5中,拍门9打开使得积水及时从暗渠10排除。排出的水流触发暗渠10的侧壁上设置有的水位传感器11,触发信号经导线12传输给地面的雷达传感器系统13,雷达传感器系统13再将信号传输给业主营地14,发出报警信号,使得业主营地14的工作人员知道水泵7和/或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8出现了故障,以便及时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中的软式排水管(3),软式排水管(3)的两端经PVC排水管(2)与其下方的主排水廊道(1)连通,主排水廊道(1)亦纵横交错设置在上库库底,主排水廊道(1)经排水隧洞(4)与库外的集水井(5)连通,集水井(5)中设置有水泵(7)和浮子式液位计传感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渗漏水自动抽排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库的库岸防渗体下埋设有软式排水管(3),该软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君徐林张合作张光成孙卫唐腾飞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