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8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底座、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滑块和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别在集水箱前后两侧下端各设置一组第二传动装置,同步带动底座内的齿轮进行旋转,使内侧设有滑条的滑块配合齿轮沿着底座内底部的方槽上下滑动,方便对万向轮进行收纳,方便在不影响渗漏排水效果的同时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还通过两组第二传动装置右侧设置第一传动装置,启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两组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二锥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对应的第三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二连接轴同步两组带动第二传动装置内的齿轮进行旋转。齿轮进行旋转。齿轮进行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水电是水利和水电的总称,水利包括农业灌溉、泵站、水库等,水电顾名思义就是水电站。
[0003]渗漏排水装置是指当水电站发生渗漏排水的时候,方便快速将渗漏出来的水排出,并进行警报提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
[0004]以往水电站发生渗漏排水时,大都是由看守的人员发现并进行排水,若是处处都需要人员看守,将提高人工成本,因此需要使用渗漏排水装置进行检测、排水并警报。
[0005]现有的渗漏排水装置为了方便排水,一般使水泵底部与地板尽量贴近,因此底部一般不会在底部设置方便渗漏排水装置移动的万向轮,导致需要配合其它移动装置将渗漏排水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较为繁琐且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顶部设有底座,所述集水箱顶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报警装置和控制板,所述集水箱左侧中部与排水管相通,所述集水箱下端中部设有底部为滤网的水位感应装置,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相通的大水泵,所述集水箱底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连接一组贯穿底座左右两侧的支座,两组所述支座底部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相通的小水泵,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滑块和万向轮,集水箱右侧下端设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集水箱前后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二传动装置,两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右侧分别与第一传动装置左侧前后两端相连接,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各嵌有一组底部连接万向轮的滑块。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箱,所述集水箱右侧下端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右侧中部连接内部设有电机的电机箱,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左侧中部和第一固定座右侧中部后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组第二锥齿轮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贯穿第一导向杆后的第一连接轴与一组第三锥齿轮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另一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座左侧前后两端分别与一组第二固定座相连接,两组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通过一组贯穿第二导向杆的第二连接轴与两组所述第二固定座内的第五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前端与第六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六锥齿轮背部左侧与第七锥齿轮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的另一端通过贯穿第二导向杆的第二连接轴与第八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八锥齿轮前端与第九锥
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六锥齿轮和第九锥齿轮前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底座内的一组齿轮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导向块,滑块外侧设有与底座底部的导向块相契合的导向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的大小型号一致,且相互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厚度一致,且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处在同一水平高度。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和第九锥齿轮大小型号一致,且相互啮合。
[0014]优选的,所述四组所述滑块内侧各设有一组滑条,且与对应的齿轮相啮合。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分别在集水箱前后两侧下端各设置一组第二传动装置,通过旋转第六锥齿轮和第九锥齿轮同步带动底座内的齿轮进行旋转,使内侧设有滑条的滑块在齿轮的作用下沿着底座内底部的方槽上下滑动,使需要移动位置时万向轮延伸出底座方槽外,当不使用时将万向轮收纳到底座内,方便在不影响渗漏排水效果的同时将本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
[0017]本技术通过两组第二传动装置右侧设置第一传动装置,启动电机通过第一锥齿轮同步带动两组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二锥齿轮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对应的第三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三锥齿轮带动与之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进行旋转,旋转第四锥齿轮通过第二连接轴同步带动两组第二传动装置内的齿轮进行旋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第一传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第二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集水箱

1、底座

2、控制板

3、报警装置

4、第一传动装置

5、第二传动装置

6、排水管

7、滑块

8、万向轮

9、水位感应装置

10、大水泵

11、支座

12、小水泵

13、电机箱

51、电机

52、第一固定座

53、第一锥齿轮

54、第二锥齿轮

55、第一连接轴

56、第一导向杆

57、第三锥齿轮

58、第四锥齿轮

59、第二固定座

61、第二连接轴

62、第五锥齿轮

63、第六锥齿轮

64、第七锥齿轮

65、第二导向杆

66、第八锥齿轮

67、第九锥齿轮

68、齿轮

6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5]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1,集水箱1顶部焊有底座2,底座2方便将本装置固定在地面,集水箱1顶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报
警装置4和控制板3,当检测到水电站渗水的时候报警装置4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维修,通过控制板3控制本装置停止,集水箱1左侧中部与排水管7相通,将集水箱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7排出,集水箱1下端中部设有底部为滤网的水位感应装置10,感应水电站是否渗水,水位感应装置10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1相通的大水泵11,当感应装置10感应到渗水严重的时候启动大水泵11将水吸附到集水箱1内,集水箱1底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连接一组贯穿底座2左右两侧的支座12,两组支座12底部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1相通的小水泵13,当感应装置10感应到渗水的时候立马启动两组小水泵13将渗漏的水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1),所述集水箱(1)顶部设有底座(2),所述集水箱(1)顶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设有报警装置(4)和控制板(3),所述集水箱(1)左侧中部与排水管(7)相通,所述集水箱(1)下端中部设有底部为滤网的水位感应装置(10),所述水位感应装置(10)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1)相通的大水泵(11),所述集水箱(1)底部左右两端中部分别连接一组贯穿底座(2)左右两侧的支座(12),两组所述支座(12)底部内下端设有与集水箱(1)相通的小水泵(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5)、第二传动装置(6)、滑块(8)和万向轮(9),集水箱(1)右侧下端设有第一传动装置(5),所述集水箱(1)前后两侧下端分别设有一组第二传动装置(6),两组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右侧分别与第一传动装置(5)左侧前后两端相连接,所述底座(2)底部四角各嵌有一组底部连接万向轮(9)的滑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5)包括电机箱(51)、电机(52)、第一固定座(53)、第一锥齿轮(54)、第二锥齿轮(55)、第一连接轴(56)、第一导向杆(57)、第三锥齿轮(58)和第四锥齿轮(59),所述集水箱(1)右侧下端设有第一固定座(53),所述第一固定座(53)右侧中部连接内部设有电机(52)的电机箱(51),所述电机(52)的输出轴贯穿电机箱(51)左侧中部和第一固定座(53)右侧中部后与第一锥齿轮(54)相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54)左侧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一组第二锥齿轮(55)的一端,两组所述第二锥齿轮(5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贯穿第一导向杆(57)后的第一连接轴(56)与一组第三锥齿轮(58)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三锥齿轮(58)的另一端与第四锥齿轮(5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电站用渗漏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投清水塘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