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12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充电枪、供气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收放卷组件,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枪插入的插槽,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充电线存放室,所述收放卷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所述充电线一端延伸至所述缆线存放室内部并与所述收放卷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所述充电线存放室与所述插槽之间通过气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将过长的充电线收纳至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存放,从而避免了暴露在外的长度过长,降低了充电线被人为绊扯进而拉拽充电枪使得充电枪掉落摔坏的风险,提高了充电枪的防护性以及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以节能减排、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使得其逐渐取代传统的汽车被广泛使用。而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其充电桩作为配套使用的装置,也不断的被在停车场、服务区等地点建。
[0003]现有的充电桩与充电枪之间通过充电线连接,充电时将充电枪从充电桩侧壁上取下并插入至汽车的充电口中,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枪从汽车充电口中拔出并重新挂载于充电桩侧壁上,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停放时与充电桩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充电线需要具备一定的长度,当充电枪挂载于充电桩侧壁上时,充电线由于长度较长容易遭受人为绊扯,当充电线遭受人为绊扯时容易拉拽充电枪使得充电枪从充电桩侧壁上掉落摔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充电枪、供气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收放卷组件,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枪插入的插槽,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充电线存放室,所述收放卷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所述充电线一端延伸至所述缆线存放室内部并与所述收放卷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所述充电线存放室与所述插槽之间通过气道连通,所述供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插槽内部,所述传动组件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道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当所述充电枪插入至所述插槽内部时,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气道内部供入空气,以推动所述传动组件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收放卷组件转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卷轮,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外部,所述充电线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并与所述卷轮相连。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塞杆、齿条以及齿轮,所述活塞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道内部并与所述气道活动配合,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的杆体侧壁上,所述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部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活动设置
在所述插槽内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活塞板一侧还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插槽内壁相连,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活塞板提供弹性支撑,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的一端还通过第三弹性件与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底部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活塞杆提供弹性支撑。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还包括限位组件,当所述充电枪插入至所述插槽内部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充电枪进行限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齿、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限位齿,所述第一限位齿一端与所述插槽内壁铰接相连,另一端向所述插槽深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插槽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齿相连,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齿提供弹性支撑,所述第二限位齿设有若干组,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齿设置在所述充电枪侧壁上并沿所述充电枪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可将充电枪插入至汽车的充电口中,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枪从汽车充电口中拔出,然后插入至充电桩本体一侧的插槽内部,此时供气组件向起到内部供入空气,空气进入起到内部后可推动传动组件向充电线存放室内部移动,进而带动收放卷组件转动,收放卷组件转动时可对充电线进行收卷,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将过长的充电线收纳至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存放,从而避免了暴露在外的长度过长,降低了充电线被人为绊扯进而拉拽充电枪使得充电枪掉落摔坏的风险,提高了充电枪的防护性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图中:10

充电桩本体、101

插槽、102

气道、103

充电线存放室、20

充电线、30

充电枪、40

限位组件、401

第一限位齿、402

第一弹性件、403

第二限位齿、50

供气组件、501

活塞板、502

第二弹性件、60

传动组件、601

活塞杆、602

齿条、603

齿轮、604

第三弹性件、70

收放卷组件、701

转轴、702

卷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
本体10、充电线20、充电枪30、供气组件50、传动组件60以及收放卷组件70,所述充电桩本体10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枪30插入的插槽101,所述充电桩本体10内部设置有充电线存放室103,所述收放卷组件70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存放室103内部,所述充电线20一端延伸至所述缆线存放室103内部并与所述收放卷组件7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30相连,所述充电线存放室103与所述插槽101之间通过气道102连通,所述供气组件50设置在所述插槽101内部,所述传动组件60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道102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103内部,当所述充电枪30插入至所述插槽101内部时,所述供气组件50用于向所述气道102内部供入空气,以推动所述传动组件60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收放卷组件70转动。
[0017]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可将充电枪30插入至汽车的充电口中,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枪30从汽车充电口中拔出,然后插入至充电桩本体10一侧的插槽101内部,此时供气组件50向起到102内部供入空气,空气进入起到102内部后可推动传动组件60向充电线存放室103内部移动,进而带动收放卷组件70转动,收放卷组件70转动时可对充电线20进行收卷,以将过长的充电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线、充电枪、供气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收放卷组件,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充电枪插入的插槽,所述充电桩本体内部设置有充电线存放室,所述收放卷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所述充电线一端延伸至所述缆线存放室内部并与所述收放卷组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枪相连,所述充电线存放室与所述插槽之间通过气道连通,所述供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插槽内部,所述传动组件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道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当所述充电枪插入至所述插槽内部时,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气道内部供入空气,以推动所述传动组件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收放卷组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卷轮,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外部,所述充电线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并与所述卷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活塞杆、齿条以及齿轮,所述活塞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气道内部并与所述气道活动配合,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充电线存放室内部,所述齿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充电线存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存川李浩王桂芝朱顺利胡凡达窦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