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07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一种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属于线缆加工装置领域,包括穿线模组、固定主体、旋转主体、定位模组和剥线模组;固定主体和旋转主体均设置有穿线模组通孔;穿线模组的中心设置有穿线通孔;穿线模组贯穿设置于前述穿线模组通孔内;通过固定主体连接穿线模组和旋转主体,在旋转主体上设置相互垂直的定位模组和剥线模组,通过穿线模组实现对于待处理线缆的夹持固定,通过定位模组和穿线模组实现对于待处理线缆剥线距离的调节,同时通过旋转主体同步带动剥线模组实现对于待处理线缆的剥线处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剥线距离可调控,且便于携带,适于推广应用。于推广应用。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通信领域,涉及大量的针对于各种类型的线缆的剥线操作,在该
,常用的剥线方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机械式的剥线装置,另一种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剥线;采用机械式的剥线装置效率高,但是成本高,同时设备体积较大,需要在一定场地固定设置进行工作;采用传统人工剥线方式效率低,且容易损坏待剥线缆,甚至于使得操作人员产生工伤,对于待剥线缆的处理合格率完全取决于操作工人的熟练度,影响对于线缆的剥线处理进程。目前,在电子通信行业及产品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前提下,时常会有到故障现场处理线缆通讯问题的情况,需要对待修复线缆进行剥线处理,机械式的剥线装置因体积、成本因素无法考虑,但是人工剥线又存在效率低,且成品率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故障处理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便携、且操控简单的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
[0004]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包括穿线模组、固定主体、旋转主体、定位模组和剥线模组;
[0005]所述固定主体和旋转主体均设置有穿线模组通孔;
[0006]所述穿线模组的中心设置有穿线通孔;所述穿线模组贯穿设置于前述穿线模组通孔内;所述穿线模组、固定主体和旋转主体依次相连接;所述穿线模组与固定主体固定连接,可根据需要选择穿线通孔孔径与待处理线缆的线径相符合的穿线模组;所述固定主体与旋转主体的一端活动连接;
[0007]所述旋转主体可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所述穿线模组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旋转主体的穿线模组通孔外;所述旋转主体的侧壁上设置一刀具安装孔;所述剥线模组通过刀具安装孔与旋转主体相连接;
[0008]所述剥线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剥线刀具;所述剥线刀具可沿剥线模组的中心轴线前后移动;通过剥线刀具的前后移动调节刀具与待处理线缆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在成功剥线的同时不伤及线缆内部导线的目的。
[0009]所述定位模组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可沿定位模组的中心轴前后移动;所述定位杆与前述穿线模组同轴设置;同轴设置可以使得定位杆与穿过穿线通孔待处理的线缆位于同一位置,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限位;同时通过定位杆的前后移动,调节待处理线缆的剥线长度。
[0010]所述剥线刀具位于所述定位杆与穿线模组之间;所述剥线刀具的中心轴与所述穿线模组的中心轴相交设置,通过该设置可以使得剥线刀具的刀刃的中心与待处理线缆的中
间位置相接触并进行切割处理,从而实现对于待处理线缆剥线切口的平整度的可控。
[0011]本方案在进行待处理线缆剥线处理时,首先将剥线刀具和定位杆向后回退,按操作需求调节定位杆与穿线模组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即剥线距离),然后将待处理线缆通过穿线通孔穿至线缆前端与定位杆相接触;调节剥线刀具使得刀具与待处理线缆相接触并切割至预设深度,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主体至少一周,抽出待处理线缆,去掉线缆头部被切割后的线缆外皮,即手动完成对于待处理线缆的剥线操作。
[001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穿线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穿线固定段、固定锁止段和线缆夹头段;
[0013]所述穿线固定段与固定锁止段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锁止段与线缆夹头段活动连接;所述线缆夹头段可沿轴前后移动;所述线缆夹头段的前端设置为锥形;将线缆夹头段设置为可沿轴前后移动可以对剥线刀具的刀头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进行剥线刀具的调节时,当剥线刀具因操作失误正切于线缆夹头段的锥面时,在剥线刀具作用下线缆夹头段会向后回缩,从而避免对剥线刀具造成损伤;
[0014]所述固定锁止段的外壁上设置有锁止孔;
[0015]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锁止孔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内设置有锁止螺杆。通过设置锁止孔和锁止螺杆可以方便的实现穿线模组的拆卸更换,提高操作效率。
[0016]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穿线固定段的穿线通孔外围设置有软体护线块;通过设置软体护线块可以在线缆穿插过程中对线缆进行有效的固定及防护,避免造成损伤。
[0017]所述穿线固定段的顶部设置一夹紧通孔;所述夹紧通孔内设置有夹紧螺杆。通过夹紧螺杆旋进后对软体护线块挤压实现夹紧,进而加紧穿线通孔内的电缆,防止在剥线过程中出现电缆旋转进而导致剥线失误的情况发生。
[0018]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旋转主体的纵截面呈L型,由旋转主体竖直段和旋转主体水平段组成;该结构设置使得待处理线缆的切割部分在进行剥线处理的过程中可观察,便于对剥线刀具、定位杆进行调节,便于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0019]所述旋转主体竖直段通过一端与前述固定主体活动连接;可通过设置卡槽或滚珠或轴承等方式实现活动连接;
[0020]所述旋转主体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旋转主体水平段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1]前述刀具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水平段上。
[0022]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剥线模组包括伸缩刀杆和剥线刀具;
[0023]所述伸缩刀杆上设置有限位块;通过调节限位块与前述剥线刀具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于剥线刀具前后位移进程的限制。
[0024]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刀具安装孔设置为螺纹孔;所述伸缩刀杆上设置有螺纹;通过旋转伸缩刀杆,伸缩刀杆即可沿螺纹孔进行前后移动;
[0025]前述限位块通过螺纹设置于所述伸缩刀杆上;可以通过旋转限位块调节限位块在伸缩刀杆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限位距离的目的;
[0026]所述剥线刀具与伸缩刀杆之间通过刀具快拆组件相连接;刀具快拆组件可通过独
立的紧固螺钉实现剥线刀具的快速拆解更换。
[0027]所述剥线刀具采用精密旋转刀头。采用旋转刀头可以使得刀头在随着伸缩刀杆进行前后位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刀头与穿线模组通孔的前端面相静止的状态,避免刀头同步旋转对待处理线缆产生损伤。
[0028]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精密旋转刀头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状设置;
[0029]所述精密旋转刀头与刀刃相连接的一面在执行剥线操作时与前述穿线模组的前端面相贴合。因剥线刀具具有一定的厚度,采用锥形等其他形状的刀头时,会使得刀刃的切割面与穿线模组的前端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致定位杆与穿线模组的前端面之间所确定的剥线距离,与实际的刀刃在线缆上的切口至定位杆之间的距离误差较大,从而导致剥线操作失误。而采用本方案所述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刀头,使得直角边与穿线模组前端面相贴合,可以使得剥线刀具的刀刃与待处理线缆的切口位于穿线模组的前端面处,可有效提高剥线操作精度。
[0030]进一步,本技术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所述定位模组包括定位杆、伸缩螺杆和定位座;
[0031]所述定位座与前述旋转主体水平段的另一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线模组、固定主体、旋转主体、定位模组和剥线模组;所述固定主体和旋转主体均设置有穿线模组通孔;所述穿线模组的中心设置有穿线通孔;所述穿线模组贯穿设置于前述穿线模组通孔内;所述穿线模组、固定主体和旋转主体依次相连接;所述穿线模组与固定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主体与旋转主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旋转主体可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所述穿线模组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旋转主体的穿线模组通孔外;所述旋转主体的侧壁上设置一刀具安装孔;所述剥线模组通过刀具安装孔与旋转主体相连接;所述剥线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剥线刀具;所述剥线刀具可沿剥线模组的中心轴线前后移动;所述定位模组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的另一端;所述定位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可沿定位模组的中心轴前后移动;所述定位杆与前述穿线模组同轴设置;所述剥线刀具位于所述定位杆与穿线模组之间;所述剥线刀具的中心轴与所述穿线模组的中心轴相交设置;所述穿线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穿线固定段、固定锁止段和线缆夹头段;所述穿线固定段与固定锁止段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锁止段与线缆夹头段活动连接;所述线缆夹头段可沿轴前后移动;所述线缆夹头段的前端设置为锥形;所述固定锁止段的外壁上设置有锁止孔;所述固定主体与所述锁止孔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内设置有锁止螺杆;所述旋转主体的纵截面呈L型,由旋转主体竖直段和旋转主体水平段组成;所述旋转主体竖直段通过一端与前述固定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旋转主体竖直段的另一端与旋转主体水平段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述刀具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旋转主体水平段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手动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固定段的穿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洪涛宋聿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领克数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