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8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推进系统用的发动机领域,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包括:隔热层,一面设置在舱壁内表面上;散热板,设置在所述隔热层另一面;PTC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PTC加热器结合散热板组成控温的加热器和散热器,结合隔热层阻隔外部低温环境影响,使得舱内环境和结构温度均在控制温度范围内,与传统的控温电器盒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PTC陶瓷片也是加热器,并配置隔热层,使得热控系统规模减小,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同时也提升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推进系统用的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各系统中,热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大部分系统中,推进剂、零部件等都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要求,超出范围会出现故障情况。而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热控方法也是越来越多,热控系统规模也根据实际情况,大小不一。
[0003]例如现有技术中采用控温电器盒控温的方案,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大量控制资源才能够实现,造成了热控系统规模大,涉及的器件多,经济成本高,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包括:
[0006]隔热层,一面设置在舱壁内表面上;
[0007]散热板,设置在所述隔热层另一面;
[0008]PTC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板上。
[0009]优选地,所述隔热层采用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所述隔热层的一面粘贴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所述隔热层的另一面为带胶表面,用于粘贴在所述舱壁内表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隔热层由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和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两种材料组成。
[0011]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柔性结构进而能够匹配不同形状的所述舱壁内表面。
[0012]优选地,所述散热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并能够被配置为一片或多片。
[0013]优选地,所述PTC加热器采用陶瓷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PTC加热器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所述散热板上。
[0015]优选地,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多个PTC加热器,多个所述PTC加热器并联布置。
[0016]优选地,外部电源通过两根引出导线为多个所述PTC加热器供电。
[0017]优选地,所述散热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PTC加热器结合散热板组成控温的加热器和散热器,结合隔热层阻隔外部低温环境影响,使得舱内环境和结构温度均在控制温度范围内,与传统的控温电器盒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PTC陶瓷片也是加热器,并配置隔热层,使得热控系统规模减小,操作简单,成本降低,同时也提升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正视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0023]图中示出:
[0024]1‑
隔热层
[0025]2‑
散热板
[0026]3‑
PTC加热器
[0027]4‑
舱壁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隔热层1、散热板2以及PTC加热器3,隔热层1的一面设置在舱壁内表面4上,隔热层1优选采用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隔热层1的一面粘贴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隔热层1的另一面为带胶表面,用于粘贴在舱壁内表面4上,以利于隔热层1的固定,隔热层1优选为柔性结构,可适应任意曲面,因而能够匹配不同形状的舱壁内表面4,因而隔热层1通用性好。散热板2设置在隔热层1另一面,散热板2优选为金属板,例如采用铝合金材质;PTC加热器3设置在散热板2上,PTC加热器3和散热板2的面积比优选为1:10,PTC加热器3可实现定温保持功能,优选安装在铝合金散热板2中央位置,实现加热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PTC加热器3、散热板2和隔热层1的组合结构,实现PTC加热器热量向周围环境和结构传递,PTC加热器1既是加热器也是加热回路感温控制器,通过选用不同居里温度的PTC加热器1,实现不同各组件相应的温度控制,结合隔热层1优异的保温性能,形成一种简单高效的热控装置,能够保证航天器舱内壁温度,通过保证各组件的环境温度,达到保证各组件结构温度的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和温度传感器,PTC加热器1能够实现自动控温模式加热,散热板(3)为PTC加热器本身控温,当温度达到PTC加热器的居里温度时,回路自动断开,实现温度的闭环自调节。当控制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数据高于居里温度时,PTC加热器1停止加热,当控制单元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数据低于居里温度时,PTC加热器1开始加热,使得整个航天器舱内壁温度和内部环境温度始终控制在居里温度的范围。
[0032]在实际应用中,散热板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

,例如散热板2的厚度为1

,再例如散热板2的厚度为0.6

等,根据实际需要,散热板2能够被配置为一片或多片,以满足控温保温的需求。
[0033]PTC加热器3采用陶瓷材料,PTC加热器3通过导热胶粘接在散热板2上,一块散热板2上设置有多个PTC加热器3,多个PTC加热器3并联布置,在实际应用中,外部电源通过两根引出导线为多个PTC加热器3供电。
[0034]PTC陶瓷是一种电阻随温度变化呈现正温度系数效应的半导体热敏陶瓷材料。当
温度达到PTC陶瓷材料的居里温度时,伴随铁电

顺电相变的发生,材料电阻呈跳跃式上升,电阻率可增大3~8个数量级,使回路形成断路态势。利用PTC热敏陶瓷材料独特的电阻

温度特性,可以制成智能恒温发热、控温的电子元件。作为一种智能加热控温技术,PTC陶瓷是一种无明火、控温的陶瓷材料,发热温度可根据PTC陶瓷材料的居里温度进行调节。与传统的加热控温方案相比,其无需控温传感器、无需额外温控装置,可有效减轻装备重量和系统复杂度。
[0035]实施例2:
[0036]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优选例。
[0037]本实施例中,隔热层1由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和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两种材料组成。
[0038]本实施例中,散热板2为铝合金材料,为矩形结构,PTC加热器3为陶瓷材料,为长方体结构,PTC加热器3和散热板2通过导热胶组合在一起,通过聚酰亚胺胶带固定在舱壁表面,对环境或结构起到了很好的加热作用。
[0039]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的加工工艺方法和使用方法如下:
[0040]1、隔热层1为先粘贴一侧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根据舱壁结构形状和尺寸裁制成形;
[0041]2、隔热层1另一侧带胶表面粘贴在舱壁表面;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层(1),一面设置在舱壁内表面(4)上;散热板(2),设置在所述隔热层(1)另一面;PTC加热器(3),设置在所述散热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采用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所述隔热层(1)的一面粘贴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所述隔热层(1)的另一面为带胶表面,用于粘贴在所述舱壁内表面(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由PUF聚氨脂双面带胶海绵和单面镀铝聚酰亚胺薄膜两种材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控温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为柔性结构进而能够匹配不同形状的所述舱壁内表面(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娃周勇刘晓韩恒超李世恭宁静李会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