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84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所有原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氯化镁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扬尘治理中化学抑尘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扬尘是我国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大量研究表明扬尘会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生产活动等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扬尘污染也在不断加剧,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研究出高效、经济、环保的抑尘措施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
[0003]现阶段,扬尘防治方法主要有洒水抑尘、挡风墙抑尘、封闭结构抑尘、防尘网抑尘和化学抑尘等。洒水抑尘是指在露天环境用洒水车喷水,将颗粒冲到路边的同时增加颗粒物的聚合,从而减少颗粒的再悬浮。挡风墙抑尘是指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置不同版型的挡风板疏导控制风向,形成上、下干扰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测无风的效果。封闭结构抑尘是指将局部尘源所产生的扬尘抑制再尽可能小的密闭空间之内,尽可能的减少粉尘影响的范围和空间。防尘网抑尘是指在裸露的土壤上覆盖绿网,防治尘土被风吹起。化学抑尘是指通过添加物理、化学抑尘剂将扬尘颗粒胶结成团或表面结壳,从而抑尘粉尘飞扬。大量实践表明这些传统方法均可以对扬尘起到防治作用,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包括:(1)洒水抑尘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且夏季持续时间较短,冬季易结冰,适用于温度在零度以上的路面、裸露土壤和堆料等。(2)挡风墙抑尘建设成本高,作业区不断有新扬尘出现,抑尘能力有限,不适用于长距离、大面积环境。(3)封闭结构抑尘属于被动式抑尘,现实中很难达到绝对密闭,且无法捕获空气中的扬尘,只适用于小范围作业环境。(4)防尘网抑尘使用期限较短,长时间内无法自然降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大颗粒抑制效果明显,对细小微粒效果微小,只适用于不进行施工作业的裸露土壤、堆料等,无法捕获空气中的尘粒。(5)化学抑尘效果显著,但功能单一、价格昂贵。
[0004]因此,为了弥补上述传统抑尘方式的不足,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抑尘剂,不仅能削减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在作业区具有良好的抗风蚀性能,达到抑制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抑尘剂有效抑尘期长,对空气颗粒物削减能力强,应用成本较低廉,综合抑尘效果理想。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包括以下原料,分别为氯化镁、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有原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氯化镁1.5

4份、三乙醇胺2

3.5份、聚丙烯酰胺2.5

3.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2.25份以及水100

200份;
[0009]根据所述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S1:在容器中装入少量水,加入的水覆没容器底部;
[0011]步骤S2: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各个组份,其中氯化镁1.5

4份、三乙醇胺2

3.5份、聚丙烯酰胺2.5

3.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2.25份;
[0012]步骤S3:将步骤S2中称取的组份倒入步骤S1中的容器内,接着在容器内注入质量份数为100

200份的水进行稀释;
[0013]步骤S4:搅拌经过水稀释的抑尘剂,直至容器内溶液无沉淀,获得抑尘剂成品;
[0014]步骤S5:将步骤S4获得的抑尘剂成品通过喷洒设备按照预设时间喷洒在指定施工区域内,实现抑尘操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4中,将经过水稀释的抑尘剂注入在设置内循环泵的洒水车内,在洒水车起动内循环,实现搅拌;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4中经过水稀释的抑尘剂搅拌3

5分钟;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S5中,喷洒设备进行喷洒的单次喷洒量为1

3L/m2。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原材料类型多样,喷洒后空气中PM2.5、PM10颗粒浓度显著降低,喷洒本专利技术抑尘剂溶液的土体抗风蚀性能优异,其风蚀量明显低于纯洒水抑尘;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价格低廉,与现有技术中关于抑尘的措施相比,经济效益优良;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不仅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中的裸露土壤、路面、堆料,亦可对具有相似环境条件下的扬尘进行防治,应用场景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基于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该抑尘剂有效抑尘期长,对空气颗粒物削减能力强,应用成本较低廉。本申请提供的抑尘剂中,包含了吸湿性无机盐、保湿剂、高分子有机粘结剂以及表面活性剂,从原理出发,表面活性剂起到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粉尘颗粒被吸引进入抑尘剂溶液并产生湿润作用。为了加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吸湿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再通过保湿剂使充满水分的尘粒长时间保持湿润,以延长抑尘剂的有效作用期。粘结剂通过系列反应将粉尘颗粒进行粘结,改变土的颗粒级配,增加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削减空气中颗粒物,同时在尘粒表面形成网状骨架,防止尘粒二次飘散,达到固尘效果。
[0023]具体的本申请的抑尘剂包括以下原料,分别为氯化镁、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水。所有原料的质量份数如表1所示分别为:氯化镁1.5

4份、三乙醇胺2

3.5份、聚丙烯酰胺2.5

3.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2.25份以及水100

200份。
[0024]表1抑尘剂原材料
[0025][0026]上述所有的组份共同协同,包含湿润、粘结、凝聚作用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溶液形式存在时,在空气

溶液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层,面对空气的疏水基吸引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捕获扬尘。氯化镁和三乙醇胺的作用分别为吸湿和保湿,其中,氯化镁是一种吸湿性无机盐,化学式为MgCl2,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吸湿效果良好,且能够降低抑尘剂溶液的冰点,在寒冷天气正常应用。同时,卤化物中的盐离子能与土体中的粒子交换,形成结晶或水化胶结物,在土颗粒间产生胶结力,还可在尘粒表面形成一层网状的骨架,防止尘粒飘散,通过固尘的方式达到抑尘。三乙醇胺属于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5NO3,外观呈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湿效果显著,有助于表面活性剂发挥。减缓溶液中水分挥发,使施工段长时间保持湿润;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分别为氯化镁、三乙醇胺、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其特征在于:所有原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氯化镁1.5

4份、三乙醇胺2

3.5份、聚丙烯酰胺2.5

3.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2.25份以及水100

20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抑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容器中装入少量水,加入的水覆没容器底部;步骤S2:按照质量份数称取各个组份,其中氯化镁1.5

4份、三乙醇胺2

3.5份、聚丙烯酰胺2.5

3.7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定文张艺张伟锋朱宝广王宇钱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