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377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外侧面布设有性阵列分布的散热片组;地冷组件包括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出油阀门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油管,出油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油冷管,油冷管呈S形设置在分隔组件底面且浸入于冷却仓内,油冷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油管,回油管的输出端与进油阀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冷组件、地冷组件、散热片组和喷淋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多种不同的降温方式,实现快速降温。实现快速降温。实现快速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浸变压器是一种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优良的新型高性能变压器,其立体卷铁芯由于其三个芯柱是等边三角形的立体排列,其磁路中无空气隙,卷绕更紧密,三个磁路长度一致,且都最短,铁芯芯柱的横截面积更接近于圆形,因此性能进一步提高,损耗降低,噪声降低,三相平衡,减少三次谐波分量,该产品更适用于城乡、工矿企业电网改造,更适用于组合式变压器和预装式变电站用变压器。
[0003]目前,油浸变压器在长期工作时,其内部油液温度会过高,尤其在高温天气,因此油浸变压器外部需要布设散热结构进行散热,以保证变压器稳定工作;目前油浸变压器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散热翅片散热、风机散热、喷淋散热;但这些散热方式,均未改变油液的运动路径,油液的散热空间还是有限的,当变天气温度过高或变压器工作时间过长、变压器内部存在故障时,目前的三种散热方式还是无法满足使用需要,油浸变压器的散热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相互连通的储油箱;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安装在基坑的上部,所述基坑的内部设有多组支撑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立柱,基坑的内部中部设有分隔组件,分隔组件的上方填充有鹅卵石,分隔组件的下方为冷却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外侧面布设有性阵列分布的散热片组;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外侧间隔布设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散热片组相对分布;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底部滑动安装有风冷组件;还包括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油液相连通的地冷组件,所述地冷组件包括进油阀门、油冷管、出油阀门和循环泵,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所述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通过油冷管连通形成油液回路,所述循环泵一端连接出油阀门,另一端连接油冷管,所述油冷管呈S形设置在分隔组件底面且浸入于冷却仓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撑板和L型杆,所述支撑板的固定在四组立柱之间的区域,所述支撑板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U型架,所述U型架内腔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组连杆,两组连杆
呈V字形布设,每个连杆的外端均转动连接至风机盒,风机盒滑动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风机盒包括风机架,风机架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散热风机,风机架顶面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面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风机架的底面固设有多组推动杆,多组推动杆的内端均固定连接至限位杆,限位杆的中部与连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等间距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套,限位杆滑动贯穿矩形套;液压杆伸长以通过V字形的连杆推动两组风机盒向外运动,使风机盒运动至散热片组正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主散热片,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主散热片、副散热片、连接槽以及导热部件,所述主散热片外端安装有副散热片,所述副散热片内部且位于主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腔安装有导热部件,导热部件用以将主散热片的热量传导至副散热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副散热片的宽度与相邻主散热片的间距相同,副散热片通过转动杆连接主散热片,每个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翻转齿轮,各个翻转齿轮均啮合连接移动齿条,移动齿条的两端固定有弹性约束组件的活动端,弹性约束组件的固定端设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面;移动齿条的底面设有第二斜块;所述风机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第一斜块与第二斜块相互滑动接触;风机盒向外运动时,第二斜块推动第一斜块,使移动齿条平移并带动各个翻转齿轮转动,副散热片翻转90
°
与相邻的主散热片垂直贴合,以形成由相邻两组主散热片、副散热片、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围成封闭的导风通道;伸出的风机盒相对置于各个风机盒导风通道的下方,排出的风只可通过导风通道向上流出,以避免气流损失。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部件包括铜丝带,所述铜丝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铜接头和第二铜接头,所述第一铜接头与主散热片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铜接头一侧与摆连接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铜丝带整体呈S形折叠收纳在连接槽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约束组件包括连接片、阻尼杆以及移动片,连接片固设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面,连接片一侧固定连接有阻尼杆,阻尼杆的一端连接有移动片,移动片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框、第二支撑框和鹅卵石,所述基坑内腔壁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内腔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框宽度,且第二支撑框位于第一支撑框的上部,所述第一支撑框上端面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二支撑框的上端面放置有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套设在立柱的表面,所述基坑的内腔且位于第二滤板的上部铺设有鹅卵石。
[0012]进一步的,所述地冷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所述出油管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一保护套,所述回油管的外表面包裹有第二保护套。
[0013]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潜水泵、支撑杆、储水盒、喷头以及送水管,所述基坑的顶面且位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盒,所述储水盒一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基坑内腔底面固定连接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通过送水管与储水盒底面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组件还包括连接柱和挡水板,所述储水盒的顶面等间距固定
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
[0015]进一步的,一种变压器温控散热系统,包括外设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控制器;固设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储油箱出口处与储油箱出口处固定连接的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出端与进油阀门、出油阀门、电磁阀、循环泵、风冷组件和潜水泵电性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油液温度≤第一温度限值”时,控制器不动作,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的油液仅通过散热片组散热;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一温度限值<油液温度<第二温度限值”时,控制器控制风冷组件运行进行风力降温,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的油液通过散热片组和风冷组件散热;当控制器检测到“第二温度限值<油液温度<第三温度限值”时,控制器控制潜水泵运行进行喷淋降温,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的油液通过散热片组和喷淋组件散热;当控制器检测到“油液温度>第四温度限值”时,控制器控制循环泵运行进行冷却降温,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的油液通过散热片组和地冷组件散热。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温控散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相互连通的储油箱;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安装在基坑的上部,所述基坑的内部设有多组支撑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立柱,基坑的内部中部设有分隔组件,分隔组件的上方填充有鹅卵石,分隔组件的下方为冷却仓;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外侧面布设有性阵列分布的散热片组;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外侧间隔布设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散热片组相对分布;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底部滑动安装有风冷组件;还包括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油液相连通的地冷组件,所述地冷组件包括进油阀门、油冷管、出油阀门和循环泵,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所述进油阀门和出油阀门通过油冷管连通形成油液回路,所述循环泵一端连接出油阀门,另一端连接油冷管,所述油冷管呈S形设置在分隔组件底面且浸入于冷却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包括支撑板和L型杆,所述支撑板的固定在四组立柱之间的区域,所述支撑板顶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U型架,所述U型架内腔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组连杆,两组连杆呈V字形布设,每个连杆的外端均转动连接至风机盒,风机盒滑动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风机盒包括风机架,风机架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散热风机,风机架顶面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面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风机架的底面固设有多组推动杆,多组推动杆的内端均固定连接至限位杆,限位杆的中部与连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等间距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套,限位杆滑动贯穿矩形套;液压杆伸长以通过V字形的连杆推动两组风机盒向外运动,使风机盒运动至散热片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包括主散热片、副散热片、连接槽以及导热部件,所述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主散热片,所述主散热片外端安装有副散热片,所述副散热片内部且位于主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腔安装有导热部件,导热部件用以将主散热片的热量传导至副散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效油液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散热片的宽度与相邻主散热片的间距相同,副散热片通过转动杆连接主散热片,每个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翻转齿轮,各个翻转齿轮均啮合连接移动齿条,移动齿条的两端固定有弹性约束组件的活动端,弹性约束组件的固定端设于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面;移动齿条的底面设有第二斜块;风机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块,第一斜块与第二斜块相互滑动接触;风机盒向外运动时,第二斜块推动第一斜块,使移动齿条平移并带动各个翻转齿轮转动,副散热片翻转90
°
与相邻的主散热片垂直贴合,以形成由相邻两组主散热片、副散热片、油浸式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王长江汪启旺孙磊朱晨飞宋浩杰吴鸿胡博文汪洁宇吴文涛黄锦余骞方许昕梁增胡仲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休宁县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