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367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包括S100、放置试验件,启动测试设备;S200、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一件夹持组件朝向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分别与试验件接触为止;S300、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朝向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分别与试验件接触为止;S400、对试验件施加预载荷,通过压力微调器调节试验件所受压力的均匀性,固定试验件;S500、对试验件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加载;S600、输出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轴压缩蠕变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室温长期承压状态下产生的蠕变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金属材料在机械结构中受力状态复杂,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所得数据已不能支撑机械结构的安全设计,所以有必要开展双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更多的金属材料蠕变性能数据,为机械结构安全设计提供保障。
[0003]目前用于金属材料的压缩蠕变测试装置大多数为单轴的,例如,公开号为CN1136549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蠕变测试技术,尤其涉及高温薄壁压力容器双轴蠕变测试系统与方法:包括充压泵、拉伸压缩系统、试件,充压泵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依次串联储压罐、压力调节阀、试件,所述的试件为上下端密闭的压力容器或管道,其外侧设置有电加热炉,且上、下端连接拉伸压缩系统,电加热炉设置有透明窗口,用于激光测径仪、激光引伸计照射到试件上,实现对试件进行内压、内压与外载荷两种条件下的双轴蠕变测试。该专利所述的双轴蠕变测试指的是对试件的内压、内压和外载荷两种条件下的测试,而测试方向仅为上下方向,实际仍然为单轴蠕变测试。无法真实地反应试件的机械性能,在加载载荷时,无法保证试件的稳定,很容易使得试件因载荷不均匀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先对试验件施加预载荷,通过设置压力微调器调节试验件所受压力的均匀性,固定试验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轴方向施加载荷,解决了试验件受力不均匀,无法真实地反应试件的机械性能,在加载载荷时,无法保证试验件的稳定性,很容易使得试验件因载荷不均匀而脱落等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通过双轴压缩蠕变测试设备对试验件进行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的压缩蠕变测试,所述测试设备包括:
[0006]第一方向加载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
[0007]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的第一夹持组件;
[0008]第二方向加载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和第四夹持机构;
[0009]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通过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的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第四夹持机构包括通过第四驱动组件驱动移动的第四夹持组件;
[0010]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中的三个夹持机构中均分别设有压力微调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0012]S100、将试验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之间,启动测试设备;
[0013]S200、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使得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件夹持组件朝向所述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件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试验件接触为止;
[0014]S300、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三夹持组件,通过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四夹持组件,使得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朝向所述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件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试验件接触为止;
[0015]S400、对试验件施加预载荷,通过所述压力微调器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对试验件压力的均匀性,并固定试验件;
[0016]S500、根据试验要求对所述试验件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加载;
[0017]S600、接收所述试验件的受力信息和位移信息,输出出力

位移/应力

应变曲线;
[0018]S700、卸载载荷,保存数据,取下试验件;
[0019]S800、实验数据处理,第一方向压缩蠕变为第一方向规定时间的总应变减去第一方向加载结束时的应变,第二方向压缩蠕变为第二方向规定时间的总应变减去第二方向加载结束时的应变。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0021]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试验件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位于所述试验件的下方。
[0022]进一步的,在步骤S100中,将所述试验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端部。
[0023]进一步的,在步骤S200中,包括:
[0024]S21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移动到预设位置;
[0025]S220、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直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试验件接触为止。
[0026]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0027]完成步骤S300后,调整所述试验件的位置,使得所述试验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的中间位置。
[002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微调器采用推力关节轴承。
[002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上分别设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
[0030]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设备还包括:
[0031]控制装置,接收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发送的受力信息和位移信息,输出所述输出出力

位移/应力

应变曲线。
[003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和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均采用电动缸驱动组件。
[00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34]本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对试验件施加预载荷,通过设置压力微调器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对试验件压力的均匀
性,并固定试验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轴方向施加载荷,保证试验件的稳定性,避免试验件因载荷不均匀而脱落,更真实地反应试件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压缩蠕变测试设备的主视剖面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压缩蠕变测试设备的立体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00

第一方向加载装置,110

第一夹持机构,111

第一夹持组件,112

第一驱动组件,120

第二夹持机构,121

第二夹持组件,122

第二驱动组件,200

第二方向加载装置,210

第三夹持机构,2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双轴压缩蠕变测试设备对试验件进行相互垂直的两个轴向的压缩蠕变测试,所述测试设备包括:第一方向加载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二夹持机构(120)和第一夹持机构(11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0)包括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12)驱动移动的第一夹持组件(111),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20)包括通过第二驱动组件(122)驱动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121);第二方向加载装置(200),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第三夹持机构(210)和第四夹持机构(220);所述第三夹持机构(210)包括通过第三驱动组件(212)驱动移动的第三夹持组件(211),所述第四夹持机构(220)包括通过第四驱动组件(222)驱动移动的第四夹持组件(221);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20)、所述第三夹持机构(210)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220)中的三个夹持机构中均分别设有压力微调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压缩蠕变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包括:S100、将试验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1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120)、所述第三夹持机构(210)和所述第四夹持机构(220)之间,启动测试设备;S20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12)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1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22)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21),使得所述第一件夹持组件(111)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21)朝向所述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所述第一件夹持组件(111)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21)分别与所述试验件接触为止;S300、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12)驱动所述第三夹持组件(211),通过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22)驱动所述第四夹持组件(221),使得所述第三夹持组件(211)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221)朝向所述试验件方向相对移动,直到所述第三夹持组件(211)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221)分别与所述试验件接触为止;S400、对试验件施加预载荷,通过所述压力微调器调节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11)、所述第二夹持组件(121)、所述第三夹持组件(211)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221)对试验件压力的均匀性,并固定试验件;S500、根据试验要求对所述试验件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加载;S600、接收所述试验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玲玉孙志杰王洋晏阳阳李冲许亚利卢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