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64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包括:融合器件和囊袋件;融合器件的顶面上设有两个骨容纳槽;两个所述骨容纳槽之间具有间隔部;融合器件的插入端上设有端部插孔,间隔部中设有囊袋承接孔,囊袋承接孔与端部插孔连通,囊袋承接孔的孔壁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穿透孔;每个穿透孔沿着所述融合器件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穿透孔分别与骨容纳槽连通;囊袋件包括袋体和连接头,袋体具有中空内腔,连接头上设有接头部通孔;囊袋件通过端部插孔插入于囊袋承接孔中。该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能够控制骨填充物注入的容量,有效防止骨填充物渗漏;该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用于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理高度。于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理高度。于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理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部分脊柱手术中,为了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理高度,一般需要置入椎间融合器,而椎间隙中置入椎间融合器,有时无法与终板完全匹配,所以需要注射骨填充物进行填充操作。但注射骨填充物时,经常存在骨填充物注射过量,使得骨填充物渗漏等缺点,使患者负担了更多风险。广大医生患者急需一种更简便、安全的椎间融合器来改善这种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骨填充物注射过量,防止骨填充物渗漏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包括:融合器件和囊袋件;
[0005]所述融合器件的顶面上设有两个骨容纳槽,每个所述骨容纳槽贯通至所述融合器件的底面,每个骨容纳槽供人工骨置入;两个所述骨容纳槽之间具有间隔部;所述融合器件的其中一个端面为插入端,所述间隔部沿着所述融合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融合器件的插入端上设有端部插孔,所述间隔部中设有囊袋承接孔,所述囊袋承接孔与所述端部插孔连通,所述囊袋承接孔与所述端部插孔同轴设置,所述囊袋承接孔的轴向与所述融合器件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囊袋承接孔的孔壁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穿透孔;每个所述穿透孔沿着所述融合器件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穿透孔分别与所述骨容纳槽连通;
[0006]所述囊袋件,包括袋体和设置于所述袋体的一端上的连接头,所述袋体具有中空内腔,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接头部通孔;所述囊袋件可通过端部插孔插入于所述囊袋承接孔中。
[0007]优选地,所述囊袋承接孔的长度与所述间隔部的长度相等,所述囊袋承接孔的长度与所述穿透孔的长度相等。
[0008]优选地,所述袋体的另一端上的支撑头,所述囊袋承接孔的远离所述端部插孔的一端上设有支撑槽;当所述囊袋件插入于所述囊袋承接孔中时,所述支撑头插入于所述支撑槽中。
[0009]优选地,所述袋体为网状结构,所述袋体的网孔的宽度小于等于70μm,所述袋体的网孔的长度小于等于70μm。
[0010]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使用时,先在融合器件的骨容纳槽中置入人工骨;将置入人工骨的融合器件打入椎间隙后,再植入囊袋件;然后,将骨填充物打入囊袋件的袋体中,囊袋件的袋体膨胀后,膨胀后的袋体通过两个穿透孔分别进入两个骨容纳槽中,膨胀后的袋体将周围骨容纳槽中的人工骨顶向终板;
[0012]通过囊袋件顶起的人工骨能够与终板的充分接触,使得人工骨能更快地与终板融合,人工骨可自动填平凸凹不平的终板,即使得融合器件中的人工骨能够匹配终板;由于骨填充物是充入囊袋中,则该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能够控制骨填充物注入的容量,有效防止骨填充物渗漏;该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能够用于恢复病变椎体的生理高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中设置了人工骨且未设置囊袋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融合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融合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的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融合器件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连接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连接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安装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中设置了人工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袋体处于初始状态且融合器件中设置了人工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袋体处于膨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袋体处于膨胀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5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袋体处于膨胀状态且融合器件中设置了人工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6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未设置支撑头,且袋体处于初始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7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未设置支撑头,且袋体处于膨胀状态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19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的囊袋件的袋体上设置网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10
ꢀꢀꢀꢀꢀꢀꢀꢀꢀꢀꢀꢀꢀꢀꢀꢀꢀꢀꢀꢀꢀꢀ
人工骨
[0034]100
ꢀꢀꢀꢀꢀꢀꢀꢀꢀꢀꢀꢀꢀꢀꢀꢀꢀꢀꢀꢀꢀ
融合器件
[0035]110
ꢀꢀꢀꢀꢀꢀꢀꢀꢀꢀꢀꢀꢀꢀꢀꢀꢀꢀꢀꢀꢀ
骨容纳槽
[0036]120
ꢀꢀꢀꢀꢀꢀꢀꢀꢀꢀꢀꢀꢀꢀꢀꢀꢀꢀꢀꢀꢀ
间隔部
[0037]121
ꢀꢀꢀꢀꢀꢀꢀꢀꢀꢀꢀꢀꢀꢀꢀꢀꢀꢀꢀꢀꢀ
囊袋承接孔
[0038]122
ꢀꢀꢀꢀꢀꢀꢀꢀꢀꢀꢀꢀꢀꢀꢀꢀꢀꢀꢀꢀꢀ
穿透孔
[0039]123
ꢀꢀꢀꢀꢀꢀꢀꢀꢀꢀꢀꢀꢀꢀꢀꢀꢀꢀꢀꢀꢀ
支撑槽
[0040]130
ꢀꢀꢀꢀꢀꢀꢀꢀꢀꢀꢀꢀꢀꢀꢀꢀꢀꢀꢀꢀꢀ
端部插孔
[0041]200
ꢀꢀꢀꢀꢀꢀꢀꢀꢀꢀꢀꢀꢀꢀꢀꢀꢀꢀꢀꢀꢀ
囊袋件
[0042]210
ꢀꢀꢀꢀꢀꢀꢀꢀꢀꢀꢀꢀꢀꢀꢀꢀꢀꢀꢀꢀꢀ
袋体
[0043]211
ꢀꢀꢀꢀꢀꢀꢀꢀꢀꢀꢀꢀꢀꢀꢀꢀꢀꢀꢀꢀꢀ
中空内腔
[0044]212
ꢀꢀꢀꢀꢀꢀꢀꢀꢀꢀꢀꢀꢀꢀꢀꢀꢀꢀꢀꢀꢀ
网孔
[0045]2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隙匹配型组合式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器件(100)和囊袋件(200);所述融合器件(100)的顶面上设有两个骨容纳槽(110),每个所述骨容纳槽(110)贯通至所述融合器件(100)的底面,每个骨容纳槽(110)供人工骨(10)置入;两个所述骨容纳槽(110)之间具有间隔部(120);所述融合器件(100)的其中一个端面为插入端,所述间隔部(120)沿着所述融合器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融合器件(100)的插入端上设有端部插孔(130),所述间隔部(120)中设有囊袋承接孔(121),所述囊袋承接孔(121)与所述端部插孔(130)连通,所述囊袋承接孔(121)与所述端部插孔(130)同轴设置,所述囊袋承接孔(121)的轴向与所述融合器件(100)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囊袋承接孔(121)的孔壁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穿透孔(122);每个所述穿透孔(122)沿着所述融合器件(100)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穿透孔(122)分别与所述骨容纳槽(110)连通;所述囊袋件(200),包括袋体(210)和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昕李方财李浩刘明岩刘幸马宇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