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4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该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包括定位柱、侧导本体、高度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定位柱竖直地固定于前悬臂上,侧导本体开设有定位孔,侧导本体安装在定位柱上,对中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均位于定位孔的周侧,对中机构包括对中组件,各对中组件与定位柱的周侧相抵接并从径向施加作用力给定位柱,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前悬臂上且穿过侧导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通过对中组件径向支撑定位柱,使得定位孔与定位柱之间保持同轴设置,在侧导本体被对中机构调平的情况下再调节侧导本体的高度,保证侧导本体与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保证了调节精度,避免了侧导装置擦碰前辊道的问题。避免了侧导装置擦碰前辊道的问题。避免了侧导装置擦碰前辊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材在出厂前一般需要将长条形的钢材卷曲成卷装或盘状,以方便运输及存储。卷曲机是对热轧或冷轧钢材进行卷曲的辅助设备。为了方便将长条形的钢材输送进卷曲机,在卷曲机的前辊道处一般需设置侧导装置,利用侧导装置对钢材的输送方向进行限制,以保证钢材顺利入料。
[0003]常见的侧导装置多为长条形板式结构,通过前悬臂式定位销将侧导装置固定在前辊道上方的两侧。侧导装置下方的耐磨板为平面时,而前辊道的外表面呈圆柱,平面与前辊道之间两者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导致钢材的带头插入前辊道和侧导装置的空隙中。因此,为解决此问题,会在侧导装置的底部耐磨板开设与前辊道结构相匹配的圆弧结构来提高两者的配合度。而如何控制侧导装置与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侧导装置的高度的调整一般通过在侧导装置下方增加和减少垫片,每换一次侧导都要重新校验一下高度,而这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侧导装置与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需要频繁调整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安装于卷曲机的前悬臂上且相对地位于前辊道的两侧,包括定位柱、侧导本体、高度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
[0008]所述定位柱竖直地固定于所述前悬臂上,所述侧导本体开设有贯穿于其上下两个表面的定位孔,所述侧导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孔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上且与所述前辊道间隔设置。
[0009]所述对中机构和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均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所述对中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周向分布于所述定位孔周侧的对中组件,各所述对中组件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相抵接,并从径向施加作用力给所述定位柱以使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同轴,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前悬臂上且穿过所述侧导本体用于调节所述侧导本体的高度进而调节所述侧导本体与所述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包括彼此连通的调高段和对中段,所述调高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对中段的直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垫板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前悬臂上且嵌设在所述调高段,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对中段内,所述垫板与所述侧导本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穿过所述垫板和所述侧导本体用于调节所述垫板和所述侧导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调节所述侧导本体的高度。
[0011]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多个,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定位螺钉和调节丝
杆,所述定位螺钉穿过所述垫板,所述调节丝杆从所述侧导本体的顶部穿过所述侧导本体与所述定位螺钉螺纹连接,转动所述调节丝杆以调节所述垫板和所述侧导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
[0012]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三个,三个所述调节组件呈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
[0013]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安装在各所述调节丝杆远离所述前悬臂一端的旋转轮以及将各所述旋转轮传动连接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带动各所述旋转轮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各所述调节丝杆同步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旋转轮为链轮,所述传动带为链条。
[0015]优选的,所述侧导本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周向分布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且与所述定位孔连通,各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嵌设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弹力支撑件和顶出件、以及盖设在所述弹力支撑件和所述顶出件上的压板,所述弹力支撑件径向支撑所述顶出件往所述定位柱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从多个方向挤压所述定位柱。
[0016]优选的,所述对中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对中组件分别呈圆周分布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
[0017]优选的,所述弹力支撑件为弹簧。
[0018]优选的,所述顶出件的横截面呈T型,所述顶出件包括底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顶板,所述顶板紧贴所述弹力支撑件,所述顶板伸出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定位柱接触。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通过设置的多个所述对中组件径向支撑所述定位柱,使得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之间保持同轴设置,所述侧导本体相对于底部的所述前悬臂来说,始终是保持水平设置的,这样,在所述侧导本体被所述对中机构调平的情况下再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机构来调节所述侧导本体的高度,使所述侧导本体与所述前悬臂之间的距离始终为垂直距离,从而能有效的保证侧导本体与所述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保证了调节精度,有效地避免了侧导装置会擦碰转动的前辊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3为图1所示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4为图1所示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0026]图5为图1所示的侧导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4所示的调节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1所示的高度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3所示的顶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安装于卷曲机的前悬臂上且相对地位于前辊道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侧导本体、高度调节机构和对中机构;所述定位柱竖直地固定于所述前悬臂上,所述侧导本体开设有贯穿于其上下两个表面的定位孔,所述侧导本体通过所述定位孔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上且与所述前辊道间隔设置;所述对中机构和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均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周侧,所述对中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周向分布于所述定位孔周侧的对中组件,各所述对中组件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相抵接,并从径向施加作用力给所述定位柱以使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同轴,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前悬臂上且穿过所述侧导本体用于调节所述侧导本体的高度进而调节所述侧导本体与所述前辊道之间的间隔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包括彼此连通的调高段和对中段,所述调高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对中段的直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垫板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垫板设置于所述前悬臂上且嵌设在所述调高段,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对中段内,所述垫板与所述侧导本体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穿过所述垫板和所述侧导本体用于调节所述垫板和所述侧导本体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调节所述侧导本体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曲机前辊道侧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为多个,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定位螺钉和调节丝杆,所述定位螺钉穿过所述垫板,所述调节丝杆从所述侧导本体的顶部穿过所述侧导本体与所述定位螺钉螺纹连接,转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霞林王慎德吕庆华向往谢森林吴成梁贺梦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