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27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包括反射板、若干辐射单元以及一对馈电微带线,每个辐射单元包括绝缘支撑件和连接于绝缘支撑件上的振子,振子的背面设有两个馈电引脚,馈电微带线上设有馈电针并从馈电针延伸而出的多个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绝缘支撑件将振子和馈电微带线连接于反射板上并且具有若干限位槽和若干振子支撑面,每个馈电引脚压住一个焊盘,馈电引脚由振子的表面局部打穿并下弯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振子的下部有一段高度可以设置馈电微带线,馈电微带线的阻抗很容易通过改变长度和宽度来改变,所以这种空气微带线布局更灵活。以这种空气微带线布局更灵活。以这种空气微带线布局更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由4G向5G时代演进,基站天线的形式已由传统多频天线向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亦称为Large Scale MIMO)方向转变,同时天线频段向更高的sub

6GHz扩展。
[0003]然而当前5G基站天线系统面临着高损耗、高成本、高设计复杂度的问题,使得5G基站的布网速度放缓。存在如下原因:
[0004]1、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对角四点馈电模式,比如中国专利CN 208908255U披露的一种基于共享对称阵子臂的双极化基站天线。通常要将微带线制作在介质板(PCB板)上,微带线有比较复杂的立体设计结构,不方便制造;
[0005]2、市面上大多数空气微带线的微带线是以PCB板作为载体的,比如中国专利CN218586354U公开的一种基于空气微带线的天线馈电网络组件,PCB板需要通过反复的网印、显影、蚀刻、电镀才能得到,制造时间比较长,使用的试剂多,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产生很多需要特殊处理的废料;
[0006]3、中国专利CN206619686U公开了一种宽频空气微带阵列天线,这种微带线将振子板与微带线设计在同一个平面内,布线不够灵活,因为振子板与微带线是一体式结构,一旦制造出来,所有线路的阻抗被固定,如果要改变设计模具必须重新制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天线结构来节省成本和提高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设计简单,复杂程度低,制造方便,成本节省,且布局灵活,损耗小。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包括槽形的反射板以及沿着X向等距设置于所述反射板正面的若干辐射单元以及一对馈电微带线,每个辐射单元包括绝缘支撑件和连接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振子,所述振子的背面设有两个馈电引脚,所述馈电微带线上设有馈电针并从所述馈电针延伸而出的多个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所述绝缘支撑件将振子和馈电微带线连接于反射板上并且具有托放所述馈电微带线的若干限位槽和托放所述振子的若干振子支撑面,每个馈电引脚压住一个焊盘,所述馈电引脚由所述振子的表面局部打穿并下弯形成。
[0009]具体的,两个馈电微带线结构对称。
[0010]具体的,所述反射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槽底和两个侧墙,两个侧墙位于所述槽底Y向相对两边,所述槽底设有两个馈电过孔,所述馈电针穿过所述馈电过孔且不与其孔壁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槽底设有若干Y向卡接口和若干X向卡接口,所述绝缘支撑件为镜像对称结构,包括主体和两个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设有Y向下卡勾,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
两个X向下卡勾,所述Y向下卡勾卡接所述Y向卡接口,所述X向下卡勾卡接所述X向卡接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支包括J形的第一分支、L形的第二分支和几字形的第三分支,所述馈电针连接一个宽度宽于所述分支的条形导电部,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从所述条形导电部的末端分出;所述限位槽包括位于所述X向下卡勾上部的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前部的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侧后部的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后部的第四限位槽以及位于所述臂部上的第五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槽和所述第五限位槽的托承面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分支被托承于第一个绝缘支撑件的第一限位槽上,所述第二分支被托承于第二个绝缘支撑架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上,所述第三分支被托承于第三个绝缘支撑架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上,所述条形导电部被托承于第二个绝缘支撑架的第五限位槽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槽底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臂部的下部设有匹配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0014]进一步的,所述槽底上对称设有一对加强凸筋,所述加强凸筋沿着X向延伸。
[0015]进一步的,所述侧墙上对应每个辐射单元的位置设有缺口,每个振子的板面四周均设有下翻边,Y向两侧的所述下翻边与所述缺口的位置相对。
[0016]具体的,所述绝缘支撑件上呈品字形分布有三个振子支撑柱和一个位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中间的卡接柱,三个振子支撑柱和所述卡接柱具有等高的振子支撑面,每个振子支撑柱在高于所述振子支撑面的位置设有一对背向设置的Y向上卡勾,所述振子上设有三个与Y向上卡勾配合的X向卡接缝,所述振子的中部还设有若干Y向卡接缝,所述卡接柱高于所述振子支撑面的部分卡入其一Y向卡接缝中,两个馈电引脚呈
±
45
°
的八字形斜向设置。
[0017]具体的,所述馈电微带线为具有高低平面的多折弯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振子的下部有一段高度可以设置馈电微带线,馈电微带线的阻抗很容易通过改变长度和宽度来改变,所以这种空气微带线布局更灵活;
[0020]2、反射板、馈电微带线、振子都能通过导电金属片进行冲压和折弯制造,绝缘支撑件可以采用塑胶注塑的方式制造,相比于PCB板的制造方式成本节省40%,制造方便;
[0021]3、绝缘支撑件用来将反射板、馈电微带线与振子连接为一个整体并且三者的高度相互错开,微带线布局灵活,三者之间都以空气为介质,空气的介电常数比PCB基片材料小,所以相比PCB微带线损耗更小;
[0022]4、只有两点馈电,复杂程度低,两个馈电微带线结构对称,绝缘支撑件结构相同,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的立体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的爆炸图;
[0025]图3为反射板的立体图;
[0026]图4为两个馈电微带线与三个绝缘支撑件的连接关系图;
[0027]图5为振子的立体图;
[0028]图6为绝缘支撑件的立体图;
[0029]图7为绝缘支撑件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30]图8为实施例2两个馈电微带线的立体图。
[0031]图中数字表示:
[0032]1‑
反射板,11

槽底,111a

Y向卡接口,111b

X向卡接口,112

定位孔,113

馈电过孔,114

加强凸筋,12

侧墙,121

缺口;
[0033]2‑
馈电微带线,21

馈电针,22

分支,22a

第一分支,22b

第二分支,22c

第三分支,23

焊盘,24

条形导电部;
[0034]3‑
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槽形的反射板以及沿着X向等距设置于所述反射板正面的若干辐射单元以及一对馈电微带线,每个辐射单元包括绝缘支撑件和连接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的振子,所述振子的背面设有两个馈电引脚,所述馈电微带线上设有馈电针并从所述馈电针延伸而出的多个分支,每个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所述绝缘支撑件将振子和馈电微带线连接于反射板上并且具有托放所述馈电微带线的若干限位槽和托放所述振子的若干振子支撑面,每个馈电引脚压住一个焊盘,所述馈电引脚由所述振子的表面局部打穿并下弯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馈电微带线结构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一体成型的槽底和两个侧墙,两个侧墙位于所述槽底Y向相对两边,所述槽底设有两个馈电过孔,所述馈电针穿过所述馈电过孔且不与其孔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设有若干Y向卡接口和若干X向卡接口,所述绝缘支撑件为镜像对称结构,包括主体和两个臂部,所述臂部的末端设有Y向下卡勾,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两个X向下卡勾,所述Y向下卡勾卡接所述Y向卡接口,所述X向下卡勾卡接所述X向卡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灵活结构的空气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包括J形的第一分支、L形的第二分支和几字形的第三分支,所述馈电针连接一个宽度宽于所述分支的条形导电部,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从所述条形导电部的末端分出;所述限位槽包括位于所述X向下卡勾上部的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前部的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侧后部的第三限位槽、位于所述主体后部的第四限位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陈晓敏徐建凯李惠楠周诗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全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