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26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帽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帽体的上端中间安装有治疗组件,所述帽体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帽体佩戴在患者头部,患者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从左耳孔和右耳孔露出,在进行固定和调整位置,使帽体的内侧纬度线与鼻根点至枕外隆突的连线重合,纬度线与双侧耳前连线重合,并尽量避免纬度线出现弯折,使多条纬度线之间距离均匀,顶端的U形夹和定位销与治疗仪进行连接,而弧形支撑片和固定杆可与帽体连接稳定,然后再由治疗组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使得患者头部不能随意动,以保证治疗效果。以保证治疗效果。以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治疗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经颅磁治疗仪应运而生。经颅磁治疗仪是通过自身配置的刺激器作用在人体的头部,医务人员握住刺激器的手柄处对治疗者头部相应的多个磁刺激点进行理疗。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在使用中,在整个刺激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不动,但是由于线圈的外壳与头发之间非常滑,头部与线圈间的位置易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
[0005]2、现有的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在使用中,操作复杂不易使用,且佩戴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帽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帽体的上端中间安装有治疗组件,所述帽体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U形夹,所述U形夹的下端与帽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U形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所述U形夹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支撑片,所述弧形支撑片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帽体的内衬设置有纬度线,所述帽体的下端两侧内边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安装有右耳孔,所述右耳孔的左侧设置有左耳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与帽体的下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的底端安装有魔术贴。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U形夹的左侧与定位销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弧形支撑片与帽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块的底端与右耳孔和左耳孔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底端与绑带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绑带的底端与魔术贴的后端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帽体的上端中间与治疗组件的底端
嵌合活动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通过U形夹、定位销、支撑杆、弧形支撑片、固定杆、纬度线、安装块、右耳孔、左耳孔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当整个刺激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不动时,头部与线圈间的位置也不易改变,从而不会影响治疗效果,通过U形夹设置在帽体的上方,在使用时,将帽体佩戴在患者头部,患者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从左耳孔和右耳孔露出,在进行固定和调整位置,使帽体的内侧纬度线与鼻根点至枕外隆突的连线重合,纬度线与双侧耳前连线重合,并尽量避免纬度线出现弯折,使多条纬度线之间距离均匀,顶端的U形夹和定位销与治疗仪进行连接,而弧形支撑片和固定杆可与帽体连接稳定,然后再由治疗组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使得患者头部不能随意动,以保证治疗效果。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绑带、魔术贴的共同作用下,改进后帽体的操作简单易使用,且佩戴快捷方便,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安装在帽体的下侧两端,在使用时,当帽体佩戴在患者头部后,将两组绑带向中间进行拉扯,再将绑带上的魔术贴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固定,达到快速佩戴的功效,将两组魔术贴撕开后,从而达到分离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细节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主体;2、帽体;3、调节机构;4、治疗组件;5、固定机构;31、U形夹;32、定位销;33、支撑杆;34、弧形支撑片;35、固定杆;311、纬度线;312、安装块;313、右耳孔;314、左耳孔;51、第一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53、绑带;54、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帽体2,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3,帽体2的上端中间安装有治疗组件4,帽体2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5,帽体2的上端中间与治疗组件4的底端嵌合活动连接。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3包括U形夹31,U形夹31的下端与帽体2的上方活动连接,U形夹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32,U形夹3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杆33,支撑杆33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支撑片34,弧形支撑片34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固定杆35,帽体2的内衬设置有纬度线311,帽体2的下端两侧内边安装有安装块312,安装块312的下端安装有右耳孔313,右耳孔313的左侧设置有左耳孔314,U形夹
31的左侧与定位销32的底端贯穿活动连接,固定杆35贯穿弧形支撑片34与帽体2的两端固定连接,安装块312的底端与右耳孔313和左耳孔314的上端固定连接。
[0026]在本实施例中,改进后当整个刺激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头部保持不动时,头部与线圈间的位置也不易改变,从而不会影响治疗效果,通过U形夹31设置在帽体2的上方,在使用时,将帽体2佩戴在患者头部,患者的左耳和右耳分别从左耳孔314和右耳孔313露出,在进行固定和调整位置,使帽体2的内侧纬度线311与鼻根点至枕外隆突的连线重合,纬度线311与双侧耳前连线重合,并尽量避免纬度线311出现弯折,使多条纬度线311之间距离均匀,顶端的U形夹31和定位销32与治疗仪进行连接,而弧形支撑片34和固定杆35可与帽体2连接稳定,然后再由治疗组件4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治疗,使得患者头部不能随意动,以保证治疗效果。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块51,第一连接块51的上端与帽体2的下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5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52,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的下端安装有绑带53,绑带53的底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经颅磁治疗仪刺激器的固定帽,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帽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端安装有调节机构(3),所述帽体(2)的上端中间安装有治疗组件(4),所述帽体(2)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U形夹(31),所述U形夹(31)的下端与帽体(2)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U形夹(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销(32),所述U形夹(3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支撑片(34),所述弧形支撑片(34)的底端两侧设置有固定杆(35),所述帽体(2)的内衬设置有纬度线(311),所述帽体(2)的下端两侧内边安装有安装块(312),所述安装块(312)的下端安装有右耳孔(313),所述右耳孔(313)的左侧设置有左耳孔(314);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块(51),所述第一连接块(51)的上端与帽体(2)的下端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5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52),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婷李娜勾梦壮陈闻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