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内排水需求,在区间隧道最低点通常设置“外挂式”泵房。“外挂式”泵房通常采用“冷冻法”施工,风险系数高、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因此,多个城市尝试取消“外挂式”泵房,改为在轨道结构内部设置“内置式”泵房。
[0003]内置式泵房在道床结构内设置潜水泵,需要在道床中部开槽,水泵附带的各种管线需要在道床中开槽和打孔,这些措施均对道床结构造成了削弱,影响着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及耐久性,并且若环境振动预测超标量较大,也在保证道床结构安全的原则下采用减振扣件整体道床,存在不能满足减振需求的问题,因此现需要一种既能够保证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及耐久性,又能满足减振需求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混凝土(2),所述基底混凝土(2)设置在隧道(1)底部;浮置板(3),所述浮置板(3)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所述浮置板(3)均设置在所述基底混凝土(2)正上方,每组所述浮置板(3)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7);隔振器(4),所述隔振器(4)设置有至少两个,每个所述隔振器(4)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7)内,所述隔振器(4)的底部与所述基底混凝土(2)固定相连;以及轨道(5),所述轨道(5)通过扣件(6)固定设置在所述浮置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混凝土(2)内设置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置有横隔墙(17),所述横隔墙(17)设置有至少两道,每道所述横隔墙(17)相互平行设置,所有所述横隔墙(17)均与隧道(1)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横隔墙(17)与所述基底混凝土(2)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墙(17)与所述隧道(1)底部之间设置有防水涂层(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1)内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房地段减振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天昊,裴爱华,李俊玺,叶军,刘雪锋,李敏,陈文,谷呈朋,杨松,丁静波,禹雷,郭骁,黄慧超,吴凯伟,刘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