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及采用其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12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及采用其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依次进行萃取、陶瓷膜和卷膜进行浸取、过滤处理以及离心分离处理,能够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膜过滤、超滤以及层析的工艺方法相比,需要的设备以及操作工艺步骤更为简单,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及采用其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及采用其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茶叶的消费大国,每年我国茶叶国内销量达数百万吨。每年在生产茶多酚、茶饮料、速溶茶等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残渣,大量的废弃的茶渣仍然残留较多的营养成分。茶渣中残留较多的是茶蛋白,其含量可高达20%左右,主要是谷蛋白和醇溶性蛋白。茶蛋白在降血脂、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及预防辐射等具有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重视,对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茶蛋白纯化、茶蛋白的特性等进行了研究,也有一定的文献报道。
[0003]目前,对于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主要有碱法、酶解法以及复合提取法。碱法提取工艺相对较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但大量使用碱性物质,对茶蛋白会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不高,且造成环境的污染。酶解法提取后的茶蛋白能够保留多种活性生物活性肽,适用范围更广,但是该方法提取效率较低,且成本相对较高。复合法通常是将多种方法进行搭配使用,以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蛋白质提取率,但其工艺相较为复杂,工业化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0004]由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茶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劣势而言,目前需要有一种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及采用其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其中,所述沉淀装置包括一个稀释剂罐以及至少两个并联排列设置的沉淀罐;
[0008]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三个入口,中部设置有观察窗,沉淀罐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三阀门结构;
[0009]所述稀释剂罐底部设置有双阀门结构,所述稀释剂罐与沉淀罐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管线上设置有阀门、单向定量泵以及流量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沉淀罐顶部并排设置的三个入口分别用于向沉淀罐中注入第一截留液、稀释剂以及清洗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三阀门结构分别用于排放上清液、沉淀物以及剩余污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沉淀罐设置为三个,三个沉淀罐的高度为2300

2500mm,其中两个沉淀罐直径为400

600mm,另一个沉
淀罐的直径为600

800mm。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采用上述沉淀装置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包括以下的步骤:
[0015]步骤1:将红茶茶叶进行清洗水处理;
[0016]步骤2:将红茶茶叶放入提取罐中,注入蒸馏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浸泡处理,获得萃取液;
[0017]步骤3:采用陶瓷膜对获得的萃取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一次过滤液和截留液,截留液用于生产茶粉;
[0018]步骤4:采用卷膜对获得的一次过滤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第一截留液和二次过滤液,二次过滤液经废水排放通道排出;
[0019]步骤5:将第一截留液送入沉淀罐中进行稀释和沉淀处理,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沉淀物经离心分离处理后得到茶蛋白;
[0020]步骤6:采用卷膜对获得的上清液进行二次过滤处理,获得第二截留液,向第二截留液中加入糊精,喷雾干燥处理后得到茶源素颗粒。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陶瓷膜的孔径为50

80纳米,所述步骤4的卷膜的孔径为4000

7000道尔顿。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5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稀释剂快速注入沉淀罐中,注入时间不超过2分钟,注入后进行静置沉淀处理,沉淀时间为1

3小时。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优选方案,其中:将稀释剂注入沉淀罐后,第一截留液与稀释剂混合后的液体高度与沉淀罐的直径比至少为1.5。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离心分离处理的转速为1000

4000r/min。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稀释剂为醋酸、葡萄酸、苹果酸或柠檬酸的稀酸溶液,所述稀释剂中酸的质量浓度为2

5%,稀释剂的注入量与第一截留液的质量比为(0.7

1.0):1。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的红茶茶蛋白的加工制作工艺仅采用陶瓷膜和卷膜种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后得到的截留液经稀释、沉淀处理后得到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即可得到茶蛋白。与现有技术中的碱法、酶解法以及复合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茶蛋白加工制作方法既能保证生产效率以及提取产率,同时也不采用碱性物质,没有环境污染。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膜过滤、超滤以及层析的工艺方法相比,需要的设备以及操作工艺步骤更为简单,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0028]2、本专利技术的萃取过程以及稀释沉淀过程中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加工处理,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提高了食品安全等级。
[0029]3、本专利技术稀释沉淀过程中的稀释剂为食品级的葡萄酸、苹果酸、柠檬酸、醋酸等酸性溶剂材料,使茶源素的提取效率得到提高,提取出来的茶源素产品带有果香味,口感更佳,更容易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茶蛋白提取的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沉淀装置;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沉淀罐;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稀释罐。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1‑
1号沉淀罐,2

2号沉淀罐,3

3号沉淀罐,4

稀释罐,5

第一截留液入口,6

稀释剂入口,7

清洗水入口,8

流量计,9

单向定量泵。
[0037]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装置包括一个稀释剂罐以及至少两个并联排列设置的沉淀罐;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并排设置有三个入口,中部设置有观察窗,沉淀罐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三阀门结构;所述稀释剂罐底部设置有双阀门结构,所述稀释剂罐与沉淀罐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管线上设置有阀门、单向定量泵以及流量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顶部并排设置的三个入口分别用于向沉淀罐中注入第一截留液、稀释剂以及清洗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阀门结构分别用于排放上清液、沉淀物以及剩余污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茶蛋白的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罐设置为三个,三个沉淀罐的高度为2300

2500mm,其中两个沉淀罐直径为400

600mm,另一个沉淀罐的直径为600

800mm。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沉淀装置进行茶蛋白提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1:将红茶茶叶进行清洗水处理;步骤2:将红茶茶叶放入提取罐中,注入蒸馏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浸泡处理,获得萃取液;步骤3:采用陶瓷膜对获得的萃取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一次过滤液和截留液,截留液用于生产茶粉;步骤4:采用卷膜对获得的一次过滤液进行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荣富左正宏李健何承勇马珑廷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