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00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多个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均包括母模和公模,所述母模和公模对置的一侧设置有模芯,并通过模芯构成对流体进行定型的腔室,所述公模在母模的下方进行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下方注入流体,流体会受到一个重力作用,这样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体不会提前进入到进料道内,只会随着流体的上升,因为进料道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所以上升的流体同时分流,再同时注入到腔室内,从而使每个腔室内的流体能够保持同步的冷却的时间,以及使流体均匀的填充到多个腔室内,进而保证一批次生产出的成型结构具有一致性,提高成型结构的成型质量。高成型结构的成型质量。高成型结构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用于生产注塑制品的工具。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模具基础和模具芯。模具基础是一种定位和支撑模具芯的结构,而模具芯则是制品的形态。模具芯一般由钢铁或铝合金制成,并通过加工过程来精确地维持所需制品的形态。
[0003]常见的注塑模具都只具有一个注塑通道,注塑通道连接一个腔室,通过挤压使塑料流体由注塑通道流入该腔室内,这样的效率会比较低,为此在现有技术中又出现了多腔室的注塑模具,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8019833U公开了一种多腔室的按键注塑模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下端中部安装有顶起装置,所述支撑座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座上端中部安装有下模具,所述支撑座右端中部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支撑座上端后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前部安装有注塑装置。通过注塑装置上的固定板对上模具进行限位,防止其下压时会产生偏移,而且多个成型槽的设计,也提高了模具的注塑效率,通过冷却装置上的水冷管道能够带走热塑料及下模具内的热量,进而使热塑料能够快速成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效率,通过顶起装置不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方便将多个产品同时顶出。
[0004]但是,多个成型槽(即腔室)是通过上方进行进料的,这就导致流体因为距离的原因先后进入到不同的腔室内,这样就不能控制每个腔室内冷却的时间保持同步,而且也不能保证流体均匀的填充到多个腔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以解决如何让流体同步进入到进行分流的进料道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多个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均包括母模和公模,所述母模和公模对置的一侧设置有模芯,并通过模芯构成对流体进行定型的腔室,所述公模在母模的下方进行活动;所述公模模芯的底部设置有进料道,且所有进料道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流体在下方通过所述进料道分流后,注入到各自对应的腔室内。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具有夹层,所述夹层用于搭载模具本体。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和底板将多个模具本体以平铺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多个所述模具本体组成一个一体式模具;一体式模具具有一个一体式的母模和一个一体式的公模。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同步槽,所述进料道与同步槽
连接,以实现所有进料道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顶部与外界注入流体的管道连接,所述注料管底部与同步槽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顶板口,一体式的母模上开设有母模口,一体式的公模上开设有公模口,顶板口、母模口以及公模口沟通构成容置通道,所述注料管设置在容置通道内。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模内位于其模芯外围设置有降温道,并使所述降温道绕过进料道,且降温道在公模上设置有进入口和排出口。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道内在流体注入的同时进入低温气体。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道内设置有一个锥形的内部管道,所述内部管道上设置有致密的微孔;所述微孔只有空气分子才能通过微孔,而塑料分子无法通过。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道的顶部向外扩张,内部管道的顶部与扩张部分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中,多个腔室的存在可以实现多个相同/不同的产品同时注入,因此生产效率高于普通注塑模具,而且下方注入流体,流体会受到一个重力作用,这样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体不会提前进入到进料道内,只会随着流体的上升,因为进料道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所以上升的流体同时分流,再同时注入到腔室内,从而使每个腔室内的流体能够保持同步的冷却的时间,以及使流体均匀的填充到多个腔室内,进而保证一批次生产出的成型结构具有一致性,提高成型结构的成型质量。
[0017]2、该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中,下方流体注入的过程中,腔室内的流体在不断挤入的流体作用下保持流动,避免流体在腔室内不流动后凝固,而保持流动的流体可以提高自身的活度,延缓凝固时间,这样能够在腔室填满后进行挤压,防止流体之前出现气泡,提高得到成型结构的致密性,而且借助温度的控制可以减少产品变形、缩水等情况的发生。
[0018]3、该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中,降温道内在塑料流体注入的同时就已经有低温气体流动了,其目的是让腔室内与进料道内提前产生一个温度差,一方面是因为腔室内的塑料流体在没填满前,是保持一个流动状态的,所以提前降温也不会让塑料流体出现凝固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让进料道内的塑料流体和腔室内的塑料流体有一个状态上的差异,使成型后的杆状件与成型结构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连接状态,这样板状件更容易使杆状件与成型结构脱离,而且脱离后的表面会更加平整,以便于后续的一个处理。
[0019]4、该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中,塑料流体进入腔室后,因为内部管道内被塑料流体占满,所以腔室内的空气只能通过扩张的部分进入到内部管道的外部空间,随着内部管道外部空间的堆积就会在内部管道外部形成一个高温高压的保温层,通过保温层对内部管道内流入的塑料流体进行保温,从而保证内部管道内塑料流体的流动性,并且进一步增大进料道内的塑料流体和腔室内的塑料流体状态上的差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板、底板以及模具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公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同步槽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降温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内部管道的进料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0、模具本体;200、顶板;300、底板;400、成型结构;110、母模;120、公模;121、内部管道;130、注料管;100A、降温道;200A、顶板口;300A、同步槽;110A、母模口;120A、公模口;120B、进料道。
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多个模具本体(100),所述模具本体(100)均包括母模(110)和公模(120),所述母模(110)和公模(120)对置的一侧设置有模芯,并通过模芯构成对流体进行定型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120)在母模(110)的下方进行活动;所述公模(120)模芯的底部设置有进料道(120B),且所有进料道(120B)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流体在下方通过所述进料道(120B)分流后,注入到各自对应的腔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顶板(200)和底板(300),所述顶板(200)和底板(300)之间具有夹层,所述夹层用于搭载模具本体(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0)和底板(300)将多个模具本体(100)以平铺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其中:多个所述模具本体(100)组成一个一体式模具;一体式模具具有一个一体式的母模(110)和一个一体式的公模(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0)上设置有同步槽(300A),所述进料道(120B)与同步槽(300A)连接,以实现所有进料道(120B)在同一高度上进行交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室分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执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宇峰塑料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