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68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IGBT,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道;冷却液,流通于所述冷却水道中;导热装置,置于所述冷却液中;所述导热装置包括:热传导接触面;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下方,用于增加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支脚,用于支撑所述热传导接触面;其中,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与所述IGBT底面相贴合,所述IGBT产生的热量先传导给所述热传导接触面,再经所述导热装置传递给所述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带走所述IGBT产生的热量。上述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通过引入高导热性的导热装置增大与冷却液的热传导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率。器的散热效率。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中,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承担着驱动汽车的重要作用,是整车唯一动力的控制主体,其性能及可靠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寿命、质量、安全性等。电机控制器中,主要的功率元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因其工作时会产生较高温度,进而影响其性能及可靠性,所以需要给IGBT进行散热。
[0003]一般地,业内主流的冷却方式有风冷和液冷。液冷方式普遍采用以下设计方法:在电机控制器壳体内设计冷却水道,接入冷却液,冷却液直接接触IGBT的底板位置,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走IGBT的热量,从而实现降温。但是,冷却液与IGBT的接触位置通常只有IGBT的底面,冷却液与IGBT的热传导接触面积较小,不能高效地将IGBT的热量带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通过引入导热装置增大与冷却液的热传导接触面积,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率。
[0005]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IGBT,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道;冷却液,流通于所述冷却水道中;导热装置,置于所述冷却液中;
[0006]所述导热装置包括:
[0007]热传导接触面;
[0008]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下方,用于增加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0009]支脚,用于支撑所述热传导接触面;
[0010]其中,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与所述IGBT底面相贴合,所述IGBT产生的热量先传导给所述热传导接触面,再经所述导热装置传递给所述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带走所述IGBT产生的热量。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装置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脚具有弹性,所述支脚产生的回弹力可以将所述热传导接触面贴紧在所述IGBT底面。
[0013]上述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通过引入高导热性的导热装置增大与冷却液的热传导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了冷却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20

IGBT,11

冷却水道,12

冷却液,13

导热装置,131

热传导接触面,132

散热鳍片,133

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10,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IGBT20,所述冷却系统10包括:冷却水道11;冷却液12,流通于所述冷却水道11中;导热装置13,置于所述冷却液12中。
[0020]所述导热装置13包括:
[0021]热传导接触面131;
[0022]散热鳍片132,位于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下方,与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相接触,用于增加所述导热装置13与所述冷却液12的接触面积;
[0023]支脚133,用于支撑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同时也起到了增大导热装置13与冷却液12接触面积的作用;
[0024]其中,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与所述IGBT20的底面相贴合,所述IGBT20产生的热量先传导给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再经所述导热装置13传递给所述冷却液12,所述冷却液12在流动过程中带走所述IGBT20产生的热量。
[0025]具体地,电机控制器工作时,IGBT20产生热量,由于导热装置13的热传导接触面131紧贴于IGBT20的底面,IGBT20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作用,进入导热装置13。导热装置13整体浸泡在冷却液12中,且冷却液12是时刻保持流动的,导热装置13的热量通过散热鳍片132和支脚133,传导入冷却液12中,被冷却液12带走,从而为IGBT20降温。
[0026]导热装置13的导热系数较高,有利于IGBT20热量的传入;导热装置13的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冷却液12对热量的导出。
[0027]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了冷却系统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系统10包括冷却水道11、冷却液12、导热装置13。所述冷却系统10还包括进水口及出水口,用于冷却液12的循环流通。
[0028]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装置13可以包括热传导接触面131、多个散热鳍片132、多个支脚133。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装置13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例如铜、金、银等。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脚133具有弹性,所述支脚133产生的回弹力可以将所述热传导接触面131贴紧在所述IGBT20的底面,防止热传导接触面131与IGBT20底面产生较大空隙,影响导热效果。
[0031]具体地,安装时仅需将导热装置13放入冷却水道11内,导热装置13即可自行保持稳定与有效,完全不影响控制器装配工序。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道;冷却液,流通于所述冷却水道中;导热装置,置于所述冷却液中;所述导热装置包括:热传导接触面;散热鳍片,位于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下方,用于增加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支脚,用于支撑所述热传导接触面;其中,所述热传导接触面与所述IGBT底面相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刘华赵水平任岩袁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济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