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61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景区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包括分流执行模块、检测模块以及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分别与检测模块和分流执行模块相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和第二判定单元用以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并将判定需对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确定采取的分流措施及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以实现分流,通过电子指示牌有序引导游客,在游客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客流量分流,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提高了分流效果。同时提高了分流效果。同时提高了分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景区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出游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伴随景区经营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的很多问题。尤其是旅游高峰时节,景区游客旺盛,做好游客分流,是保障游客安全和景区持续运营的重要措施。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9409623B公开了一种智慧景区游客分流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有用户终端和景区管理服务器,该用户终端与景区管理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景区管理服务器分别与景点管理系统和景区入口管理系统双向连接,该景区入口管理系统设置有景区入口终端,该景区入口终端与信息采集系统双向连接,景区入口终端还与若干个自主服务终端双向连接;景点管理系统设置有若干个景点入口管理系统,所有的景点入口管理系统分别与景区管理服务器双向连接。该专利技术能对游客进行分流,避免游客扎堆游览。
[0004]目前,通过采用预约制对景区的单日游客总量进行限制,可进一步采用时间段预约的方式对各时间段的人流量进行限制。然而,景区的热门景点依然存在人流量大、人群扎堆游览的现象,在游客进入景区后,对于单个景区进行有效分流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景区的热门景点依然存在人流量大、人群扎堆游览的现象,在游客进入景区后,无法对单个景区进行有效分流的问题。<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包括:
[0007]分流执行模块,包括若干电子指示牌,所述电子指示牌用以根据设定的指令为游客提供指示路线以执行分流措施;
[0008]检测模块,包括若干客流量采集器,所述客流量采集器用以统计任一景点在单位时间内入口客流量Nr和出口客流量Nc;
[0009]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分流执行模块相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0010]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以在任一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任一景点的总人数以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并将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0011]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各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的景点的总人数拟合成景点人数变化曲线,并基于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的端点坐标和端点斜率预测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该景点的总人数,第二判定单元根据预测结果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并将判定
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将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0012]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的端点斜率确定采取的分流措施及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并控制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执行分流措施,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判定单元输送的判定结果实时调整分流措施和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定单元设有景区接纳总量Q,景区内设有若干景点,任一景点均设有最大容纳量Zmax,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在任一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任一景点的总人数Zi,设定:
[0014][0015]其中,Nr i为第i个单位时间内景点入口客流量,Nr i为第i个单位时间内景点出口客流量,n为从景区营业时间起经过的预设时间的数量。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定单元计算任一终点时刻景点的总人数Zi与该景点的最大容纳量Zmax的人数差值ΔZ,设定ΔZ=Zmax

Zi,第一判定单元根据人数差值ΔZ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17]若ΔZ≤0,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18]若ΔZ>0,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初步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在ΔZ>0的条件下将各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的景点的总人数拟合成景点人数变化曲线,获取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坐标(Ti,Zi)并计算端点斜率k,其中Ti为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的x坐标,Zi为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的y坐标,第二判定单元根据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斜率k和端点坐标(Ti,Zi)预测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该景点的总人数Za,设定Za=k+Zi。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的总人数Za与该景点的最大容纳量Zmax进行比对以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21]若为第一比对结果,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22]若为第二比对结果,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初步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
[0023]其中,第一比对结果为Za≥Zmax,第二比对结果为Za<Zmax。
[002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中设有对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的调节方式;
[0025]第一辐射范围调节方式为,将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调节至第一辐射范围;
[0026]第二辐射范围调节方式为,将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调节至第二辐射范围;
[0027]第三辐射范围调节方式为,将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调节至第三辐射范围;
[0028]其中,所述第一辐射范围小于第二辐射范围小于第三辐射范围。
[002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中设有第一预设斜率k1和第二预设斜率k2,0<k1<k2,控制单元将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的端点斜率k分别与k1和k2进行比对以判定斜率k的斜率水平,控制单元根据斜率水平确定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
[0030]若处于第一斜率水平,所述控制单元将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确定为第一辐射范围;
[0031]若处于第二斜率水平,所述控制单元将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确定为第二辐射
范围;
[0032]若处于第三斜率水平,所述控制单元将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确定为第三辐射范围;
[0033]其中,所述第一斜率水平满足0<k<k1,所述第二斜率水平满足k1≤k<k2,所述第三斜率水平满足k≥k2。
[003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中设有在确定的辐射范围内的分流措施;
[0035]第一分流措施为,所述控制单元调节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使电子指示牌指示的游览路线至少经过一个景点后到达该采取分流措施的景点;
[0036]第二分流措施为,所述控制单元调节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使电子指示牌指示的游览路线至少经过两个景点后到达该采取分流措施的景点;
[0037]第三分流措施为,所述控制单元调节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使电子指示牌指示的游览路线至少经过三个景点后到达该采取分流措施的景点;
[0038]其中,所述第一分流措施满足k<k1,所述第二分流措施满足k1≤k<k2,所述第三分流措施满足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执行模块,包括若干电子指示牌,所述电子指示牌用以根据设定的指令为游客提供指示路线以执行分流措施;检测模块,包括若干客流量采集器,所述客流量采集器用以统计任一景点在单位时间内入口客流量Nr和出口客流量Nc;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分流执行模块相连,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判定单元、第二判定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判定单元用以在任一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任一景点的总人数以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并将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各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的景点的总人数拟合成景点人数变化曲线,并基于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的端点坐标和端点斜率预测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该景点的总人数,第二判定单元根据预测结果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并将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返回至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将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的判定结果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的端点斜率确定采取的分流措施及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并控制辐射范围内的电子指示牌执行分流措施,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和所述第二判定单元输送的判定结果实时调整分流措施和采取分流措施的辐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定单元设有景区接纳总量Q,景区内设有若干景点,任一景点均设有最大容纳量Zmax,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在任一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任一景点的总人数Zi,设定:其中,Nri为第i个单位时间内景点入口客流量,Nri为第i个单位时间内景点出口客流量,n为从景区营业时间起经过的预设时间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定单元计算任一终点时刻景点的总人数Zi与该景点的最大容纳量Zmax的人数差值ΔZ,设定ΔZ=Zmax

Zi,第一判定单元根据人数差值ΔZ判定是否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若ΔZ≤0,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判定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若ΔZ>0,所述第一判定单元初步判定无需对该景点采取分流措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在ΔZ>0的条件下将各单位时间的终点时刻计算的景点的总人数拟合成景点人数变化曲线,获取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坐标(Ti,Zi)并计算端点斜率k,其中Ti为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的x坐标,Zi为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的y坐标,第二判定单元根据景点人数变化曲线端点斜率k和端点坐标(Ti,Zi)预测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该景点的总人数Za,设定Za=k+Zi。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理位置智能分析的客流量分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定单元将下一单位时间终点时刻的总人数Za与该景点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潘锡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圈量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